載人飛行汽車已上天,打「飛的」不再是夢想?

2020-12-18 騰訊網

預計2023年正式商業化。

無人駕駛尚未實現,載人飛行汽車已率先「上天」。

日本愛知縣豐田市,佔地1萬平方米(約2.5英畝)的豐田試驗場上,一輛載有一名乘客的載人飛行汽車在空中飛行了4分鐘。這輛載人飛行汽車長約4米,寬4米,高2米,在一個停車場中需要佔據兩輛中型汽車的空間,且只能運送一個人。

這是日本初創公司SkyDrive旗下新型SD-03飛行汽車模型的首次公開演示飛行。該飛行汽車由一名飛行員駕駛,使用計算機輔助系統輔助確保飛行穩定性與安全性,地面也有技術人員在飛行過程中時刻關注飛機的狀態和性能。

來源:skydrive

這是一架電動飛行汽車,電動機驅動部署在四個位置的轉子裡,每個位置容納兩個分別沿反方向旋轉的轉子,共有八個轉子,即使出現電機故障,也可以幫助其安全飛行。單座具有兩對螺旋槳,它們在汽車起飛時向上移動,類似於小型垂直起降(eVTOL)飛機。

據官方透露,電池的大小、空中交通管制和其他基礎設施問題仍在研究中。目前,SkyDrive的飛行汽車仍處於載人飛行測試階段,預計2023年量產,並進行商業化運用。該公司沒有公布SkyDrive SD-03可以在一次飛行中覆蓋的距離。他們的模型仍在進行進一步測試,以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安全要求。

國際投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預測,到2030年,飛行汽車行業將創造3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最初會轉化部分地面交通、飛機和公共運輸的市場份額,伴隨技術發展最終會開啟多個全新的商業領域,2040年可發展至1.5萬億美元市場。

來源:Morgan Stanley官網

在這場萬億規模市場的爭奪中,既有航空公司、飛行器研發公司等飛行領域的老玩家,也有從地面向天空進發的新玩家,包括網際網路出行公司、傳統車企和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等。

公開資料整理,未來汽車日報製圖

作者 | 程瀟熠

編輯 | 週遊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如需轉載請私信未來汽車日報。

相關焦點

  • 汽車在天上飛已不再是夢!
    小時候讓我們暢想未來,很多人可能都說過未來汽車可以在天上飛!如今這個夢想越來越接近現實了。美國的一位名叫沃尼克的發明家在一家直升機製造公司從事飛機垂直升降的研製工作已35年。他的空中轎車採用了短機翼的設計,這樣既解決拆卸機翼的麻煩,還能集飛行和地面行駛於一體,而且無需對飛行進行事先的準備。
  • 讓汽車上天,載人飛行器商業化還需要多久?
    未來的汽車有可能是自動駕駛的,也有可能是在天上飛的。因為現在很多汽車廠商一方面是把自動駕駛作為研發方向,而另一方面則是想拓展更寬的邊界,於是飛行汽車,是很多廠商現在開發的重點領域。當然汽車在路上和在天上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飛行汽車的開發也比普通汽車難的多。
  • 汽車飛上天,哈利波特笑了
    ,如此神奇,每當我趕時間的時候,就恨不得自己能夠擁有一輛會飛的汽車,如今,因為吉利,我的夢想成真了。自從有了汽車,就有了汽車文明。如果每個家庭一輛車,中國十四億家庭得有多少輛車,畢竟人口基數大,自然就出現了交通擁堵的問題,如果放在美國,這種情況是少見的。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時期,堵車現象就更加嚴重,那時候我們就像如果汽車能上天,那該有多好。這不,吉利的飛行汽車橫空出世了。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飛機。
  • 小鵬第二代飛行汽車曝光:將於明年Q4開放試飛試駕
    作為國內三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之一,小鵬已與蔚來、理想形成三角競爭之勢。但小鵬創始人何小鵬的夢想顯然不僅局限於「地面」,還要飛到「天上」。今日,何小鵬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些小鵬匯天第二代飛行汽車之前的設計草圖。部分方向不錯但是因技術不成熟而放棄。
  • 日本載人飛行汽車SkyDrive試飛視頻曝光:八旋翼設計,垂直起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29日,有外媒曝光了一則日本載人飛行汽車企業CARTIVATOR公開試飛旗下「載人飛行汽車SkyDrive」的視頻。在這則視頻中,該公司的「飛行汽車」在距離地面1-2米的高度下連續飛行了四分鐘。
  • 載人「龍」飛船上天
    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約3分鐘後,火箭一二級確認分離。發射約9分鐘後,一級火箭成功著陸,經過檢查後,它將用於明年的再次發射任務。按計劃,載人「龍」飛船預計飛行27.5小時,於美國東部時間16日23時和國際空間站完成自動對接。
  • 這些飛行汽車公司,誰能從夢想走進現實?
    確實如此,對於「飛行汽車,人們期待已久,從福特時代開始,讓汽車飛向天空,脫離地面束縛的夢想就一直沒斷過。在彼得 戴曼迪斯新書《未來比想像來的更快》中,他提到2019年,至少有25個飛行汽車公司進行了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有十幾款飛行汽車正在測試,還有源源不斷的新產品正處於從PPT走進行實驗室。
  • 飛行背包、飛行滑板、飛行摩託:人類的夢想不僅僅是飛行汽車這麼...
    研究表明,杜拜將從2022年開始運行飛行計程車業務。到2024年,該城市飛行計程車數量將超過43萬輛,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6%。在油氣汽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的傳統出行市場裡,飛行計程車這一看起來十分夢幻的出行方式已經成了下一個增長搏殺點。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載人龍飛船首次正式載人飛行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Crew-1)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3位NASA航天員——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和香農·沃克將與日本航天員野口聰一共同參加這次飛行。本次太空任務預計持續180天,這意味著飛船將在2021年6月才返回地球,然後經過檢修後,將繼續用於未來的載人任務。
  • 日本一人座的「飛行汽車」SkyDrive,試飛成功
    文丨學術頭條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世界的模樣,憧憬著未來世界的交通方式,汽車在空中飛馳,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樣簡單。汽車能夠飛起來這種事情,雖然一直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但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憧憬可能不再那麼虛幻了。近日,日本一家創業公司首次展示了一款電池驅動的飛行汽車 SkyDrive,並希望能在 2023 年投入使用。
  • 吉利科技無人機與飛行汽車戰略並進,沃飛長空...
    9月15日,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勢」)宣布加入吉利科技集團麾下,和早前加入主打飛行汽車的太力飛車,組合更名為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飛長空」),並於當天同步發售新款傲勢X-Chimera25
  • 一款飛行器與一臺臺貨真價實的汽車擺在一起,究竟有何意義?
    To B產品主要面向空中觀光場景(作為直升機、熱氣球的平價替代品)、醫療急救、物流、消防、鑽井平臺等[3],有從業者告訴放大燈團隊,目前海外低空飛行器公司有意通過空中出租(air taxis)嘗試公共運輸服務[4],EASA(歐盟航空安全局)和FAA(美國聯邦航空局)均已開始與製造商接觸,確定相關標準與法規。To C類型產品則直接瞄準平民出行——這正是何小鵬想講的故事。
  • 張柏楠:中國已獨立自主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   中國已自主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次試驗船成功著陸有何意義?它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有何聯繫?
  • 全球輕型載人飛行器大噴發,美國卻越來越落後
    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這是大部分人的夢想,也是現實的需要——當城市交通越來越擁擠,地下通道也無法滿足需求,人類只有向天空發展。
  • 2023年就能打「飛的」了!
    【新智元導讀】近日,日本SkyDrive公司成功試飛了新款飛行汽車SD-03,在眾人關注下,實現了長達4分鐘的空中表演,扭頭、平移、側方一氣呵成,打「飛的」的日子不遠了。現在,日本的飛行汽車行業似乎由Cartivator公司領頭,Cartivator是由豐田出資4000萬日元(約合35.4萬美元)組建的,開始主要搞空中計程車,後來分拆出了SkyDrive。 SkyDrive去年12月,就開始了載人飛行測試,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
  • 冒險島進入飛行時代 實現你的遨遊夢想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時候只是因為一個小小夢想,想要和鳥兒一樣翱翔在天際,於是在今天人們終於可以隨心所欲的在雲端裡俯瞰這個世界。關於速度和冒險的夢想,在新冒險島裡同樣是很多人的願望。在戰士們可以騎著豬騎著狼追趕法師瞬移的步伐後,新一輪的速度大挑戰也要開啟了!不再只是陸地飛奔,這一回我們追逐的賽場來到了天空!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
    終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次正式載人飛行任務拉開大幕!美東時間 2020 年 11 月 15 日 19 時 27 分(北京時間 16 日 8 時 27 分),佛羅裡達州 NASA 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搭載著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升空。
  • 安全環保 特飛所SZ300載人觀光系留氣球帶你「空中漫步」
    航空工業帶來全國首款SZ300雲中漫步載人觀光系留氣球。「想上天」又沒那麼愛冒(dan)險(xiao)的人啦~~~SZ300載人觀光系留氣球是一款無動力類大型遊樂設施,由航空工業特飛所依託30餘年浮空器研製的豐富經驗,僅用20個月時間完成了方案設計、工程研製和取證等系列工作。
  • 馬斯克要送真人上天!載人龍飛船首秀要載誰?飛多久?
    載人龍飛船有兩位任務指揮官。雖然載人龍飛船被設計成自動完成對接,但赫爾利將在交會期間對飛船進行手動操控,以測試飛船的飛行系統。整個任務時間有多長?在脫離空間站當天,載人龍飛船將緩慢飛出一個所謂的「隔離區」,也就是環繞國際空間站的安全區。載人空飛船將在脫離後的第二天返回地球。在返回地球之前,飛船將拋掉包含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系統的服務艙,放下隔熱板以便穿過地球大氣層。返航過程中,載人龍飛船將展開四個降落傘減緩下降速度。
  • 專家揭秘:時隔九年再上天的美國載人飛船
    答:「載人龍」飛船又叫第2代「龍」飛船,它具有可重複使用、乘員運輸能力強、內部空間大和操作友好等特點,能夠執行低成本、業務化的低地球軌道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它和「龍」貨運飛船一樣,也用獵鷹9號火箭發射,都採用兩艙式設計,只不過「載人龍」是由乘員艙和非密封艙兩部分組成的,內部增加了生命保障系統、座椅和控制面板等;而「龍」貨運飛船是由貨運艙和非密封艙兩部分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