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檔案史料中,詳細描述了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細節,稱其視錢財如無物,與歷來官員不同。
他大刀闊斧幹成此事,先是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汙吏之名單,再限定這些人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寫一封保證書,如若以後再夾帶售賣,按照律法處理,絕不容情。
作為近代禁菸祖師爺,林則徐採用海水浸化法消滅大煙,讓罌粟花花敗於我國國土。
但他一人之力難免微弱,大煙屢禁不止,荼毒百姓,又囂張了大半個世紀才消停下來。
而禁菸有功者,就是崛起的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時期,各地紅軍開展轟轟烈烈的禁菸運動。
林老若泉下有知,估計都得誇紅軍一句:後生可畏,禁菸,你比我更牛。
清政府垮臺後,中國政治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先後由孫中山的臨時政府、北洋軍閥和南京國民政府把控局勢。
他們都曾運用各種手段禁菸,取得的效果卻微乎其微。
1912年1月,國父孫中山為根除百年之毒,下髮禁煙令,通告各省都督加強鴉片的打擊力度,拉一把已經陷進去的人。
廣東、安徽、江西支持孫中山的決策,積極貫徹執行,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禁菸從根上抓起,規定民眾不可以私自種罌粟,不能存在鴉片的貿易流通,軍中的官兵更得以身作則,碰都不能去碰這種東西。
在嚴格的管控之下,廣東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就肅清了煙毒。
如此成績,無異於是一種鼓勵,其他地區也充滿幹勁,就等著徹底與大煙說拜拜的那天。
但好景不長,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孫中山被迫下臺後,頒布的各種法令自然也被廢止,禁菸令胎死腹中,如同霧靄般消散,中國進入了北洋政府時代。
袁世凱這個人呢,雞賊得很,想要權利,又想要好名聲,這不就得響應一下歷史的潮流,順應民眾的心意,表達一下自己也有禁菸之心。
但「學霸」優秀的作業在前,他連抄都抄不好,新實施的法令就是一紙空文,禁菸的舉措形同虛設。
等到他一頭撅了過去後,各地的軍閥又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這一夥軍閥分裂割據,擁兵自重,說是會堅持禁菸,轉身就用販賣煙土的買賣斂財。
今天,他們搜刮民脂民膏時,發現了一戶人家私藏了大煙,便以禁菸的名義把煙收了去,明天,就把大煙賣給大富大貴的人家,零成本,高收入。
禁菸?不存在的,禁了煙他們的軍餉從哪裡來?禁菸只是個幌子罷了。
到了蔣介石執政時期,不乏有識之士認識到了鴉片的厲害,提出把禁菸列入最重要的綱紀裡的意見,老蔣同意了。
禁菸機構、禁菸法條、禁菸運動,全國抵制鴉片的熱情空前高漲,大家還把虎門銷煙的6月3日定為全國禁菸日。
可是,蔣介石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說吧,禁菸就好好禁,可他倒好,想借禁菸這步棋,截斷軍閥的來錢渠道。
沒有錢了,軍閥無法繼續招兵買馬,他的威脅就可以小一點,有利於管理。
老蔣這麼做也沒毛病,畢竟古代帝王的帝王之道就是如此,近代政客可以借鑑效仿。
但他錯就錯在,他自己也想靠著禁菸來獲取不菲收入。
對,不允許各地軍閥私自買賣了,但官方可以買賣,這叫啥,叫壟斷。
民族危亡之際,不把這嚯嚯人的玩意兒趕緊處理掉,任由它在國內「興風作浪」,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目光太短淺,也難怪禁菸會失敗。
但不用著急,中華民族總能在黑暗中尋求到一抹光亮,然後柳暗花明。
這抹光就是紅軍。紅軍禁菸是偶然與必然的結合。
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後,共產黨被迫退出了大革命,開始隱蔽起來做事。
蔣介石貼告示抓捕共產黨員,四處製造白色恐怖,黨組織就慢慢退出城市,轉到鄉村開展宣傳工作。
工農武裝怎麼才能壯大呢?必須依仗擴紅。
就拿川陝蘇區舉例。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撤出鄂豫皖蘇區之後,轉移到川東北和陝南邊界地區,準備發展黨的組織,建立和鞏固川陝革命根據地。
無奈當地鴉片帶來的影響太大,很多吸菸者身體素質不行,要麼少氣無力,要麼面黃肌瘦,萎靡不振,擴紅工作面臨巨大阻力。
這樣的人自己生存都有問題,招到部隊裡來還得了,得帶壞整個隊伍的風氣。
況且,健康都沒辦法保障,瘦成一根竹竿,還能有精力去和敵人拼刺刀?指不定上了戰場,跑了幾步就喘上了。
就是這樣的社會背景,讓上級的將領認識到,要想擴紅,得先禁菸,不禁菸後患無窮。
怎麼做呢?對症下藥。當地的人種鴉片,吸鴉片,還迷信鴉片。
種鴉片是因為市場大,賣了能夠換取生活開支,紅軍便強行禁止種植鴉片。
你不是要來錢嗎,種別的,我允許你種有益於身體的穀類。
同時,禁止販運、倒賣鴉片,抓到了輕則罰款,重則接受法律審判。
這兩項就從源頭上解決了鴉片的再生和流通。
但是,已經在市面上出現的鴉片怎麼解決?
紅軍決定,分層次銷毀,把土豪劣紳的煙沒收,窮苦人家的煙收購,進行統一的銷毀,統統燒掉。
做完以上三點,再來推行禁食鴉片,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
之前有些人對鴉片已經產生了依賴,沒關係,紅軍把煙館關閉,讓那些吸菸者只能忍著,紅軍再研製戒菸的藥,發放給當地的民眾使用,戒菸和治病兩手抓,妙哉妙哉。
如果這樣還不頂用,那就送去特設的戒菸所、戒菸訓練班、戒菸院或休養所,集中學習,集體反思,統一治療。
農民朋友怎麼不會牴觸紅軍的此等舉動呢?
因為紅軍平易近人,真正為老百姓的身體和收入著想,採用了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比如唱歌謠、畫漫畫、貼標語,組織禁菸的文體活動,建立家庭招待站等以每家每戶家屬為代表的聯繫點,叮囑大家捨棄惡習,不要浪費錢去抽大煙。
通過這些執行效果近乎滿分的措施,川陝蘇區禁菸運動宣告成功。
起初,鴉片在川陝泛濫,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一書中追憶:「人們說川北連老鼠都想抽大煙。」
張國燾稱,當地成年男子百分之九十以上吸食鴉片,壯丁幾乎找不出沒有菸癮的……
紅軍開展了禁菸運動後,以前種鴉片的田開始湧動著金色的稻浪,小孩、婦女都不再去碰大煙了,國民黨報紙《國聞周報》忍不住感慨:「在通南巴赤區內,我們走進這些地方,簡直看不到一根煙苗。」
川陝蘇區僅存兩年零四個月,這段期間就是蘇區人民綜合素質最好的時候。
長徵中,四支紅軍部隊走的都是偏僻山路,經過的地方十分落後,再次遇到了抽食鴉片的人。
紅軍一般不收菸鬼,但是能夠治療的,還是會吸納他們入伍,再讓軍醫給他們講課,幫他們戒掉菸癮。
狀況比較輕的,一般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改掉以往不好的習慣。
紅軍禁菸,相比於之前的臨時政府、北洋軍閥和南京國民政府來說,具有了持續性,無私性的特點。
紅軍將領、紅軍戰士,禁菸不是為了謀財,而是為民眾謀福祉,出發點不同,取得的結果自然不同。
紅軍,有文化,愛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歷史記載的每一個方面,都可體現出來。
林老若泉下有知,估計都得誇紅軍一句:後生可畏,禁菸,你比我更牛。
本文由劉明生說長徵【劉尚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