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春天的腳步,電影圈一年一度的頒獎季又來了。
前有《寄生蟲》六提四中,笑傲奧斯卡金像獎,為東亞電影長了一把臉;後有《少年的你》以12項提名的佳績,領跑榜單,成為香港金像獎奪冠熱門。
再過幾天,歐洲三大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也將開獎,勢必將引發另一波關於獲獎電影的討論。
佳作組團來襲,應接不暇之際,我卻被一部新晉更新的爛片迷的七葷八素。
更讓人震驚的是,上線一天,它就奪下了愛奇藝電影熱度榜TOP1。
佳作該獎,爛片該罵,但面對它,理智全然失去了作用。
唯有一句史詩級爛片,以表我對它的無上敬意。
《鯊捲風6》
2013年7月,熱浪來襲,整個北半球都被高溫籠罩之際,一陣名為「鯊捲風」的風暴從北美颳起,把全球影迷澆了個透心涼。
超級鯊魚+超級旋風的超級設定,搭配小於等於5毛錢的低劣特效,再加上幾個神經兮兮毫無演技的主演。
如此劣質的電影,卻憑藉劣質強勢走紅,爛番茄新鮮度一度超過80%。
全球影迷爭先恐後,懷著朝聖的心情一睹它的芳容。
如果停止於此,它大概只能成為在特定時期產生重要影響的爛片,與史詩決然產生不了聯繫。
導演安東尼C費蘭特與主創們自然不會就此收手。
此後數年,這個業餘劇組再接再厲,推陳出新,發散思維,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更新續集,續寫著「鯊捲風」的傳奇。
第二部數千巨鯊毀滅紐約,第三部加州電鋸大戰鯊魚,第四部人鯊大戰都城拉斯維加斯,第五部鯊捲風走出北美,走向全球。
新晉登陸愛奇藝的第六部又更進一步,將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拉長。
從史前恐龍,到美國成立,再到70年代的沙灘美女、未來戰士,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鯊捲風」,主角們不斷穿越時空,與鯊魚展開全面決戰。
穿梭時空,在不同時空內,通過各式各樣的道具擊敗鯊魚,如此酸爽的設定,好萊塢影人還沒拍,這個草臺班子卻先拍了出來。
很大程度上,《鯊捲風》等邪典電影的走紅正是得益於這樣的草臺班子。
低廉的成本讓他們不用擔心電影是否賣座,不用害怕影評人苛刻的審美。
十八線明星主演讓他們有了更大自主性,不用擔心明星的人設問題。
爛片屬性讓他們少了多餘的掙扎,只要有趣,有意思,導演喜歡,就能拍。
從創作之初,他們的作品就站在了佳作的對立面,主動成為影評人的攻擊目標,憑一己之力挑戰著學院派導演,探索著觀眾的底線,對抗著權威的標準。
他們不被市場標準承認,卻在這個市場走紅,並且以自我毀滅地方式嘲諷著這個市場,曲線推動著電影行業的進步。
其產生的積極意義並不比所謂的「最佳電影」小。
《定義邪典電影》一書中,代表精英審美的英國影評人們就承認了邪典爛片的作用。
「儘管邪典電影觀眾總是表現出反學術化和反市場化的姿態,但實際上邪典電影粉絲圈的出現及發展始終在與學術化和市場化這兩者暗通款曲。」
爛到極致,便成了邪典,爛出水平,爛出情懷,便能夠修成史詩。
願畢導、王導、郭導們加油,早日推出華語史詩級爛片,奪下《鯊捲風》的寶座。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