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不負一江碧水

2021-01-17 南報網

鐵腕治理,不留死角;綠色發展,不遺餘力。

三橋、大勝關鐵路橋橫跨長江,凸顯南京濱江風光。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三橋、大勝關鐵路橋橫跨長江,凸顯南京濱江風光。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行走長江南京段兩岸,昔日的生產碼頭正變身濱江公園,「對水質極其敏感」的江豚活動明顯增多……大江舊貌換新顏,綠色發展正在南京擁江發展中激蕩澎湃新動能。

從「生產鏽帶」到「生態繡帶」,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堅決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追根溯源、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推動長江南京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經濟社會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不斷增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2021年南京「兩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焦點。

【報告原聲】

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其將自然生態環境與周圍人居環境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董家訓攝

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其將自然生態環境與周圍人居環境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董家訓攝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展現美麗古都更高顏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系統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深入實施『4+1』環境汙染治理工程,確保28條入江支流水質穩定達標。推進『百項提升工程』和沿江特色示範工程,高質量打造綠博園、上元門、三橋溼地公園等城市客廳。堅決貫徹長江『十年禁漁』部署,實施『拯救江豚行動』,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持續開展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

【代表委員熱議】

強化法治保障,推進全流域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寫入法律。該法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

風光秀美的南京江北新區長江段。南報融媒體記者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風光秀美的南京江北新區長江段。南報融媒體記者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法治是「大保護」的有力武器。2018年,南京已出臺《南京市長江岸線保護辦法》,這是全國首部長江岸線保護的地方政府規章。在此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執法信息平臺,配強聯合執法隊伍,切實把水上和水下、岸上和島上各方面環境資源管起來、護到位。在江北新區建設法治園區,支持推動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庭、南京海事法院、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南京環境資源法院「兩庭三院」入駐,配套建設法律服務園區,開展環境普法和公益訴訟,營造共抓大保護的法治環境。

「十裡造船帶」地塊復綠後恢復生機,草木蔥鬱。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十裡造船帶」地塊復綠後恢復生機,草木蔥鬱。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長江保護工作涉及面廣、任務艱巨,是全市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共同事業,需要全社會齊抓共治。」市人大代表王慧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長江的保護,適時啟動制定《南京市長江保護條例》,以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承接和落實好長江保護法。

王慧認為,《南京市長江保護條例》應結合有關要求和南京具體情況,從規劃布局、綠色發展戰略、資源開發利用、資源保護、汙染防治、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補償、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等方面系統性設計,統籌協調、科學推進南京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

推動低碳發展,不斷加快南京「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現象在水裡,根子在岸上。代表委員在熱議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時,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萬景園綠意盎然,沿江生態環境優美。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萬景園綠意盎然,沿江生態環境優美。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馮芃 董家訓攝

市政協委員徐震中建議,加快南京低碳發展,助推美麗古都建設。他說,綠色低碳發展,是針對傳統發展取向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瓶頸與環境容量而提出的新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下,加快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也是南京推進「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的必由之路、必然選擇。

徐震中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組織編制南京市「十四五」低碳發展規劃,規劃形成用地集約、功能混合的空間布局,高效低碳、循環再生的資源能源利用體系,通暢便捷的綠色交通體系,布局均衡的綠色基礎設施以及生態宜居的綠色建築與社區。

金陵石化公司6號至7號沿江碼頭變身綠色生態風光帶。通訊員 徐捷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同時,深化路徑研究,確定目標願景,細分2025年、2035年、2060年三個不同時間節點,量身打造南京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和年度行動計劃;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示範引領,推動工業、能源、建築、交通、環保等專業領域低碳試點,推動全市各類產業低碳化;倡導低碳生活,樹牢低碳理念,通過線上線下植樹公益活動、健康體檢、積分兌換等多種激勵形式,促進市民轉變出行方式、增強節能環保意識。

【部門回應】

「全市生態環保戰線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過硬的工作作風、更昂揚的奮鬥姿態,歸零再出發,全力投入生態文明建設中。」

長江六合龍袍段水清岸綠。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長江六合龍袍段水清岸綠。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列席代表、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錢鋒介紹,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他們將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科學制定並落實減碳規劃和方案,實施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政策,推動傳統行業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等技術改造,加快推動南京提前實現碳達峰。

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推進「一江兩岸」入江支流整治,鞏固入江支流水質提升的成效;深入開展長江岸線排口實施規範化整治,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安全,加強沿江溼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打造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南京樣板」。

位於棲霞區燕子磯長江畔的市民廣場煥然一新。這裡曾是化工廠的碼頭,而眼下卻轉變為一座以休閒娛樂和濱江溼地觀光為主的綜合性開放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位於棲霞區燕子磯長江畔的市民廣場煥然一新。這裡曾是化工廠的碼頭,而眼下卻轉變為一座以休閒娛樂和濱江溼地觀光為主的綜合性開放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與此同時,深入開展治氣攻堅,加強PM2.5與臭氧汙染的協同治理,加快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深度治理和VOCs專項治理;壓實工地揚塵汙染管控,持續淘汰老舊高汙染車輛,強化餐飲油煙、汽修、秸杆焚燒等其它面源汙染管控,讓老百姓感受到更多藍天幸福感。

全面鞏固治水成效,做好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的「三水」統籌,深入實施外秦淮河、北十裡長溝東支等重點流域斷面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強化工業汙染集中排放和深度處理,提升工業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完善城市生態補水和流域補償,守住水環境質量全省最優的位置,讓群眾身邊的水環境越來越好。

【百姓期盼】

陳龍:讓長江更好走進城市、走近市民

傍晚時分,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流光溢彩的索塔與橋面交相輝映,如彩色長龍橫臥江面,與城市夜景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徐琦攝

傍晚時分,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流光溢彩的索塔與橋面交相輝映,如彩色長龍橫臥江面,與城市夜景融為一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徐琦攝

來南京上學並留在江北發展的陳龍,最喜歡拍攝大橋,從大橋、二橋,到最近剛剛通車的五橋,他帶著相機拍了個遍。

他說,橋在變化,橋下的江水、江岸的風景也在變。江水變得越來越清,兩岸變得越來越美。「以前拍一次大橋,得兜很大的圈子,靠江但沒有辦法近江,現在無論是江南還是江北,都修建了濱江步道,可以散步也可以騎行,拍照變得很享受,我越來越喜歡這條江、這座城了。」陳龍說。

陳龍希望,未來能夠在切實做好大保護的前提下,增加一些「遊覽長江」的項目,增加從江中觀城、觀橋的視覺維度,讓長江真正走進城市、走近市民和遊客。


相關焦點

  • 讓「一江碧水」永葆生機
    歡悅的戲水畫面、激動的分享瞬間、熱烈的網友討論……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在長江邊已然舒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策智慧已然證實、守得「一江碧水」永葆生機已成共識。 「一江碧水」照見人民至上。一條覆蓋沿江11省市的長江經濟帶舞動出區域發展新樣板。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南京:錢袋鼓、糧倉足、村容美...
    糧食豐收,農民收入增長,上半年南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923.7元,同比增長3.7%,增幅排名全省第二。今年以來,南京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落實「六穩」「六保」做出有力貢獻。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座跨江大橋,見證奇蹟點燃新希望
    無論荷載,還是運營速度,這座大橋的數據都遠超世界同類橋梁,並且首次實現鐵路橋梁一跨越過長江天塹。地處長江和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十字交匯處」,鎮江自古就是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從無到有,從有到「最」,這是一座完完全全屬於鎮江的世界級跨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大江滾滾起長虹。這座「橫空出世」的大橋將中國高鐵帶入「懸索新時代」,讓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記錄寫上了「中國」的名字。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東部新未來畫卷這樣展開
    4月1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備受矚目的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活動已評出優勝方案。東南大學王建國院士及其團隊將具體承擔紫東核心區城市設計工作。紫東地區核心區會建成什麼樣?隨著優勝方案的揭曉,一張令人振奮的南京東部新未來的藍圖徐徐展開。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 南京32座鄉鎮...
    林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劇場將作為影院。今年遇上「超長待機」的黃梅天,就連續好幾天不適合放映。冬天來了,氣溫驟降,露天放映也不再進行。而且,坐在廣場上看電影,和坐在硬體設施完善的影院裡看電影,獲得的觀影體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家門口舒舒服服看電影,明年南京將建成32座鄉鎮影院 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江寧:以首屆和平精英高校賽為抓手...
    》,明確指出要提升南京城市電競品牌影響力。為努力將南京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電競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不久前南京出臺的「刺激新消費」的政策,提出將電子競技產業作為資助行業之一來給予大力扶持,江寧高新區切合時機,積極響應,讓電競之風吹拂,讓產業發展展翅翱翔。  江寧高新區攜手騰訊電競,可謂強強聯合。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舉旗定向 謀篇布局 改革全面發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舉旗定向 謀篇布局 改革全面發力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9年10月28日 20:14 A-A+
  • 開啟南京擁江發展新時代
    昨天下午2點,在圍觀市民翹首以盼中,第一輛車駛上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城市交通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從這一刻起,南京繞城「快速一環」形成閉合,江北新區與河西新城兩大增長極親密牽手,創新名城真正實現「雙主城」框架格局,美麗古都正式跨入「揚子江時代」。 這座橋,對南京城市交通意義重大。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保「藍」 2020-12-14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助推「智造」轉型升級 南京「鏈式發展...
    今年,市委市政府聚焦軟體和信息服務、新醫藥與生命健康、智能製造裝備等八大產業鏈,實施強鏈補鏈專項行動,全面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目前,南京鏈式發展模式已走在前列。  構建龍頭企業多方協作的「新生態」  據市投促局數據,今年1至9月,全市八大產業鏈項目累計籤約投資額已達7000多億元,其中,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近200個,累計籤約投資額5000多億元。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智慧醫療 動動手指實現「精準就醫」
    南京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潘濤告訴記者,讓看病更便捷,讓看病更智慧一直是他們醫院的追求。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們的預約門診細化到「按時段預約」,這些年來,「預約就診」「精準就醫」成了現代人就醫新習慣新模式,更是南京人新生活的代名詞。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記者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 韓慶祥:從三個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第二個論斷,是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論實踐中,要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第三卷有十九個專題、九十二篇文章。這十九個專題可以稱之為「綱」,九十二篇文章可以稱之為「目」。每一個專題下面那些目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編排的。
  • 瀏陽河八論|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聚焦的主題是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南的重大使命之一。>「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南的重大使命之一。
  • 【時政】奮力譜寫「英雄城市」新時代新篇章
    70年前,百萬志願軍將士從鴨綠江畔出發,保家衛國,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70年後,鴨綠江畔的「英雄城市」丹東,雄赳赳、氣昂昂,踏上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徵程,譜寫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新時代新篇章。
  • 一江碧水潤山城
    一江碧水潤山城 發布日期:2020-07-20 09:3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丨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基層見聞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從法治汲取力量——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基層見聞新華社記者近期在內蒙古、廣東、山東等地採訪看到,針對基層執法和行政中存在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改善執法手段,營造清新行政環境,依法劃定決策權力紅線,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獲得感,為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匯聚力量。
  • 人民日報: 一江碧水出新安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轉千回下錢塘發源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為杭州的重要水源地千島湖提供了60%以上的入湖水量。2012年,財政部、原環保部等有關部委在新安江流域啟動實施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設置補償基金每年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3億元、皖浙兩省各出資1億元。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牢記囑託再出發——寫在習近平總書記...
    今天,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和兩個「五年規劃」連接點上,全市上下正把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努力在新時代的壯闊徵程上以奮發有為、一往無前的昂揚姿態,駛向繁花似錦的又一個春天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工業重鎮華麗轉身!長江燕子磯段生態岸線...
    燕子磯,一向是南京觀賞長江景色的最佳去處。 但過去,長江燕子磯段卻密密麻麻、星羅棋布著110多家碼頭、砂場;燕子磯片區更是作為「工業重鎮」,有化工生產等各類企業404家,工業汙水沿北十裡長溝等支流排入長江,對長江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國家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以來,南京市、棲霞區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守護好長江「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