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農村的集市上,一位穿著時尚的年輕女子,她走到一個賣鴨子的攤位前,問那個賣鴨子的老大爺鴨子要多少錢一斤。老大爺說12元/斤, 她又問一隻有多重,老大爺指著地下籠子的鴨子說:大的有六斤半,小的有五斤七八兩。
停了一會,那個女子說:「你這鴨子合六七十塊錢一隻,烤鴨店裡的烤鴨才賣18塊錢一隻,而且還是殺好做熟當時就可以吃的。你這鴨子是毛鴨殺死後還會掉秤,賣的也太貴了。」「那你去把他的烤鴨拿來和我的鴨子比一下啊,他們的烤鴨只有2斤左右,我的鴨子有多重心裡沒有數啊。」老大爺對那個年輕女子說道。
不光是那個年輕女子有疑惑,相信很多人都會納悶:做熟的烤鴨才賣18~20元/只,而農村集市上賣的鴨子,算算斤數和價錢合60多塊錢一隻。也就是說農民餵的鴨子一隻可以買3隻烤鴨,那麼,賣烤鴨的是不是在賠錢賺吆喝呢。
賣烤鴨的肯定是不賠錢的,我們來看一下烤鴨原品的生產環節和流程。先來追溯一下賣烤鴨的上遊,鴨肉的經銷商,再來看一下經銷商的上遊,鴨禽屠宰場,最後再看一下烤鴨的初級產業鴨子的養殖場。烤鴨既然是論只賣,而且賣的又那麼便宜,它肯定也有論只賣的商業竅門。
有一點可以肯定賣18元/只的烤鴨,它製作烤鴨的原鴨是一種體重較小的鴨子,而且也是一種生長較快的鴨子。如果飼養周期過長,它就會消耗掉更多的飼料,養殖戶就賺不到什麼錢。因此,他們飼養的就是那種生長快的鴨子品種,從雛鴨到出欄只有幾十天的時間。他們的營銷策略就是薄利多銷,一隻鴨子能賺三二塊錢,他們的量大也可以多賺一些利潤。
有人懷疑那些鴨子是餵了激素才生長很快的,自從今年禁抗以後對家禽的檢測也比較嚴格。養殖場和經銷商都是籤過合同的,在出售鴨子的時候會經過激素檢測,如果藥物殘留超標鴨子收購商是不要的。
一般來說用於生產烤鴨的品種,就是那種英國用我們的北京鴨與他們本國鴨子繁殖的櫻桃谷鴨。它為白色羽毛,生長速度快,飼料的轉化率高。飼養管理好的話40天左右就可以生長到4、5斤。我們發現烤鴨店的烤鴨一般都是2斤左右的鴨子,它的活鴨也只是在2.5~3斤左右。因此,達到這個重量的活鴨飼養30~35天是可以生長那麼重的。
批發過鴨子的人都知道,一箱的冷凍肉鴨在90元左右,裡面含有10隻鴨子,一隻鴨子在2斤左右,折合4.5元/斤。這樣低廉的價格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但實事上人家賣的烤鴨確是18元/只,而且還在賺錢。
我們買的烤鴨是只空鴨,裡面的內臟也就是鴨雜都被屠宰場摘下去分類處理了,而它們的價錢也較貴。特別是它的鴨毛,鴨毛是製作羽絨服的高檔材料。一隻鴨子可以產出1兩左右的羽毛,也可以賣15元左右。這也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這不賺錢,那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