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RCEP東風,青島迎來了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新風口,市北區迅速抓住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全新機遇,躋身青島新一臺階開放創新的嶄新起點。
按照市北區發布的《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行動方案》,創新試驗基地將重點建設「五中心一所一平臺」。
其中「五中心」中的國際航運金融中心,將圍繞航運貿易繁榮金融,重點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保險、金融科技、創投風投。這為市北發力新金融賽場指明了方向,點亮了賽道。
館陶路這條「青島華爾街」曾在20世紀30年代作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不少老青島人知道,這條曾經充滿「外企」「洋行」「取引所」的金融重地,還曾承擔著糧食倉儲的職能。館陶路34號是青島第一糧庫舊址,2020年,這座約2萬平方米的糧倉修繕一新,原來「青島第一糧庫」招牌光榮退休,「青島新金融產業園」招牌閃亮登場。11月28日,青島新金融中心啟動儀式暨新金融產業高峰論壇在這裡舉行,一座新一流、高標準的新金融產業集聚地正式涅槃重生。
原青島第一糧庫煥然新生為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的同時,在市北區的內陸腹地,青島中央商務區金融產業園同步開園。市北區打造「青島新金融中心」雙核+的空間布局初步顯現。大港片區和中央商務區將作為新金融中心的雙核,引領、輻射和驅動新金融在全域集聚發展,在建設RCEP國際航運金融中心的藍圖上,一個雙核驅動、全域集聚的新金融賽場清晰浮現。
在供應鏈金融賽道上,市北區已經全面提速,搶抓供應鏈金融藍海市場。「金融活則經濟活。」立足市北金融,助力青島經濟。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郭健表示:「青島市是全國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雙試點城市,應該聚焦打造全國供應鏈創新示範區和供應鏈產業新高地。」未來,市北區的供應鏈金融將持續迎來體系化、高水平發展。到2022年,供應鏈金融賽道力爭新增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企業10家,基本形成市場機制完善、支持實體精準、科技特色突出、發展環境優良、風險防控有力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在金融科技賽道上,青島市首個數字普惠金融研究院——青島東方數字普惠金融研究院已於近日在市北區中聯自由港灣落地揭牌。市北區區長張永國在青島東方數字普惠金融研究院揭牌儀式上表示,市北區抓住RCEP籤署重大歷史機遇,率先啟動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打造,「這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大量的機會和應用場景。」根據規劃,金融科技賽道將重點培育引進一批研發應用金融科技的金融機構和核心項目,打造一批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通過資本匯集、人才集聚、產業導入、場景應用,構建金融、科技、實業有機統一、互動發展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助推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
在創新保險賽道上,青島中央商務區即將成長為保險創新高地。船東互保協會、安誠保險青島分公司等創新保險項目已經在市北區落子,融光保險、京東安聯財險公司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市北區將圍繞《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行動方案》「五中心」中的國際航運金融中心建設,以創新保險服務航運貿易發展,重點培育引進開展涉海、航運業務的專業保險機構,進一步建設保險全產業鏈。推進保險產業創新,鼓勵保險機構深化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開展航運保險、貨物保險、大型船舶財產保險等業務,構建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市北模式」。
在創投風投賽道上,規模10億元的新金融產業基金正式運營,總投資規模20.1億元的融匯-啟信金融科技創投基金、融匯銀河百洋大健康新動能創投基金正式籤約。RCEP的正式籤署,在擴大貿易往來的同時,也為市北區工業網際網路、高端製造、「三新」產業等方向創業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創業公司的發展會進一步吸引創投風投基金的集聚,進而為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提供強大金融支撐。到2022年,市北區將力爭基金管理人達到20支,基金30支。依託平臺專業服務及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創投資源,打造立足市北、覆蓋青島、面向全國的創投生態圈。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媛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