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郭莉萍 劉俊科
" 參觀完後很震驚,原來石家莊有這麼豐富的歷史。"11 月 11 日中午,李淑敏老姐倆在打卡完石家莊城市館後,意猶未盡地說。
石家莊城市館位於正定新區隆興路與安業街交口東南角,開館以來,這座兼具本土特徵和現代氣息風格、訴說著城市故事的綜合性展館,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了解莊裡歷史的好去處
"1947 年 12 月 26 日,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幾個月後,這片神奇的土地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轉變,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 隨著手指輕輕觸擊,城市館智慧展廳的照片牆上彈出介紹,跟隨著館內工作人員的引導,李淑敏不斷地划動和點擊照片牆上一張張滾動的老照片,仔細閱讀照片介紹," 以前對這座城市了解太少了。"
李淑敏 1989 年來石家莊工作後在此定居,雖然在這座城市生活了 30 多年,但對這座城市了解得並不多。幾個月前,她從網上看到石家莊城市館的介紹,這裡有石家莊從 " 過去現在未來 " 為脈絡的城市歷史展覽,這一點深深吸引了她。於是她和老姐妹預約後來館參觀,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從展館一層的城垣變遷、世紀城事、智慧大廳等板塊漫步到二層的縣(市、區)規劃、中央商務區等板塊,看到石家莊從始創於元代,一個佔地僅 0.1 平方公裡的村莊,經過一個世紀的變遷發展,變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既震撼又自豪。
上世紀 80 年代她來石家莊工作時,如今知名的地標性建築燕春飯店、尖嶺等地還都沒有開發,有的地方還種著地,如今省會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參觀完城市館後,對城市的變化更加感同身受。" 看著這些歷史資料和前景規劃,我對石家莊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李淑敏說,未來她希望在城市館能看到更多關於教育的內容。
年輕一族從這裡讀懂城市
" 又酷又有料,這次打卡來得太值了!" 在城市館二層恢弘的沙盤模型前,23 歲的馬笑寒邊自拍邊發出聲聲讚嘆。作為追求新奇感的年輕一族,她早就向往來好評如潮的城市館打卡,當天終於如願以償。馬笑寒是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可說起自己的家鄉,她也知之不多," 這次來城市館,才對莊裡各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後再介紹起家鄉,我就有話說了!" 馬笑寒說,更難得的是,城市館從建築外形到展館陳設,巧妙融合了現代和歷史,看點多長知識,還能滿足年輕人的休閒娛樂需求。" 隨手拍都是大片,這樣才能提高城市知名度!"
和馬笑寒一同前來的還有兩個同伴,三人都是調休趁機來打卡。其中一名同伴介紹,現在城市節奏快,有時會感覺生活壓力很大,她最喜歡城市館二層的閱讀角,坐在視野開闊的落地窗前,翻翻書,感覺非常放鬆。" 這裡讓我慢慢讀懂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相信幾年以後,石家莊將變得更美、更強大!"
智能科技親身體會城市美景
" 爸爸,快看我搭的高樓!" 在城市館二層的小小規劃師互動展區,三歲半的施若菲舉起搭好的積木,向坐在一旁的父親施俊輝開心炫耀道。城市館的二層,為小朋友們和家長準備了很多互動項目。親子間可以通過遊戲,認知垃圾分類,了解石家莊美食,還可以參與 AI 大作戰。" 孩子雖然小,但是多帶她走走看看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次來城市館收穫很大,這裡真是遛娃好去處!"
" 黃隊加油!" 在能量單車的區域前,市民趙先生和女婿正各蹬著一輛單車,在滹沱河畔騎行。腳下飛快地踩著單車,眼睛應接不暇地領略著河畔兩側的美景,互動感十足的體驗仿佛真正置身於美景中。
石家莊城市館的二層更像一個科技體驗館,在 " 城市賽道 " 裡,可以坐上 " 賽車 ",開車模擬行駛在井陘天路,在 " 艇進石家莊 " 裡,可以坐上 " 快艇 ",在滹沱河裡暢遊 …… 科技感與參與感結合互動,帶來新鮮又豐富的體驗感。
編輯:贊贊
責編:楊帆
【來源:ZAKER石家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