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57毫米炮大顯神威,攻擊火力兇猛,實力堪比埋頭彈

2021-01-20 科技八一扒

眾所周知,面對不斷發展的戰場環境,西方多國聚焦步兵戰車關鍵設備,研製了以埋頭炮為代表的先進裝備,藉以提升自身陸上打擊實力。不過,俄羅斯方面卻另走捷徑,搞出了車載57毫米炮這類新式火炮。通過持續性技術改進,俄軍方已對該火炮進行了深入檢驗,並將最終完成裝備。

從整體實力上看,這款新式火炮在戰力上不亞於歐美的埋頭彈,因為其可以搭載於包括步兵戰車、戰機等在內的眾多平臺上,滿足全方位實戰需求。據了解,57毫米炮擁有-5到+75度的廣泛打擊射角,其火力可以覆蓋上至戰機,下至戰車等多種目標,功能較為強大。值得注意的是,該火炮具備120發/分鐘的有效射速,藉助配置彈藥的先進技術優勢,能夠在較遠距離內摧毀鋼質裝甲,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據悉,與埋頭炮對比,我們會發現57毫米炮具有更大的性價比優勢,比如其並未創新技術,而只是對原有技術進行升級;不用再度研發新式彈藥等裝備,而是繼續使用庫存部件。雖然如此,但這款火炮整體實力卻有了進一步提升,用以頂替埋頭炮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樣看來,該火炮對於俄軍來說確實是一款實用性裝備,即使其存在彈藥尺寸長等不足,但並未因此造成太大直接影響。

仔細分析的話,我們會發現57毫米炮原來是被定位為高射炮的,不過最終卻以車載炮形象示人,確實屬於跨界發展了。此前,外界並不看好它的發展前景,不過經過後期測試和檢驗,俄軍對其卻是另眼相看了。

雖然埋頭炮在初射速度上優勢較大,但卻在多用途領域不如57毫米炮,而目前後者主要出現於地面戰場環境之中。綜上,這兩類炮可謂各有優勢,反應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在武器研製方面的不同思路。

相關焦點

  • 中國40毫米突擊炮配神奇「易拉罐」,火力炸裂,能擊毀主戰坦克!
    埋頭彈看上去像個「易拉罐」,把彈丸裝在了藥筒內部,體積要小30%,重量也輕30%,但是火力卻提高了30%。該火炮雖然只有40毫米口徑,但是能輕鬆究透150毫米的勻質鋼板,也就是可以從側面輕鬆打爆第三代主戰坦克。CS/AA5配備的埋頭彈與傳統彈藥相比差距有多大呢?
  • 中國:5.8mm彈夠用了,美國的6.8mm埋頭彈,對中國參考價值多大?
    而就在最近,美國德事隆公司則拿出了最新的6.8毫米埋頭彈競標美軍下一代班組武器合同。國外對新槍同樣也很關注那麼,美國德事隆公司的6.8毫米埋頭彈究竟是什麼東西,中國目前的5.8毫米子彈是否能夠滿足中國陸軍的使用需要?
  • 火力炸裂!中國新突擊炮配「易拉罐」,40MM炮能擊毀主戰坦克
    近日,CCTV7節目首次公開了中國CS/AA5型40毫米多功能突擊炮的細節,該出口型突擊炮主要特點是使用了一種革命性彈藥—「埋頭彈」。這種彈藥從外觀上看與傳統炮彈明顯不同,原理更是獨樹一幟。埋頭彈看上去像個「易拉罐」,把彈丸裝在了藥筒內部,體積要小30%,重量也輕30%,但是火力卻提高了30%。
  • 俄新車全員57炮,誓要打穿西方「粽子」
    在五雷看來,如果攻擊敵方步兵和輕型車輛,事實上即使只用「庫爾幹人25」原來的30毫米機炮也綽綽有餘。那麼,俄羅斯為何要大動幹戈換炮呢?還要換兩種炮?五雷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由於現在各國普遍為自己武裝人員配備防彈衣和防彈頭盔,再加上遠距離作戰的需求,小口徑步槍、機槍確實難以有效擊倒對手,這導致在輕武器領域近年來興起了一股中口徑潮流,各國又重新開始逐步7.62毫米口徑的步槍、機槍,連我國都新研製了7.62X51的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在五雷看來,俄羅斯這次換炮也有這個因素。
  • 現有步戰火力不足,美軍測試新型50毫米主炮,中國該跟進嗎?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步兵戰車的主炮是口徑30毫米和30毫米以下的速射炮。比如美國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是25毫米速射炮;俄羅斯的BMP-3步兵戰車與我國的04/04A型步兵戰車採用雙主炮設計,包括一門30毫米速射炮和一門100毫米低膛壓火炮。這門100毫米火炮主要用於發射榴彈和炮射反坦克飛彈,而30毫米主炮則能夠發射穿甲彈。
  • 中國為何不用埋頭彈?國產埋頭彈突擊炮如果真的強,自己咋不用?
    軍事實力的增強就是一個綜合國力的提高,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軍事實力意味著一個最根本的安全利益,如果沒有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所以,全球很多國家致力於軍事發展,都是為了謀求國家的安定發展,一個沒有任何話語權的國家只是任人欺辱和擺布的傀儡。
  • 小口徑神話破滅:研發新彈或回歸7.62毫米彈,步兵淘汰衝鋒鎗
    衝鋒鎗,誕生於一戰的塹壕戰,以德軍裝備的MP-18為典型代表,卻在二戰時期得以發揚光大,在步兵普遍以手動步槍為主的年代,火力兇猛的衝鋒鎗,就成了步兵手中的近戰武器。
  • 美國M50「昂圖斯」反坦克炮,六管無後坐力炮看似兇猛實則戰五渣
    ,炮口初速也是小的可憐,註定不能發射動能穿甲彈,只能發射空心裝藥破甲彈和碎甲彈以及普通榴彈。 ▲一款方便夜戰安裝了探照燈的M50「昂圖斯」自行反坦克炮,紅框內是106毫米無後坐力炮的試射機槍,採用12.7毫米槍彈,只能單發,在開炮前可以用該槍試射校正是否瞄準了目標,可避免提前暴露
  • 3種大殺器震撼齊射,055大驅火力全開秀戰力,實力足以獨步全球
    近日人民海軍展示了055大驅海上訓練的畫面,主炮、近防炮、多任務火箭發射器這三款「大殺器」進行了齊射,十足的秀了把戰力。055大驅主炮是H/PJ45A型單管130艦炮,這可以說是國產最大艦炮,能夠發射榴彈、爆破彈、炮射飛彈等。這款炮一開始就是為055大驅準備的,052D神盾艦之所以採用這款炮,據說是單管100毫米主艦炮在性能上還不是很穩定。
  • 中美俄近防炮對比:中國1130系統射速1萬發穿甲彈攔截超音速飛彈
    美軍密集陣系統為6管20毫米加特林機炮,射速4500發/分鐘,系統反應時間3.7秒。多次參加實戰,密集陣系統一共裝備1000多套。密集陣系統沒有敵我識別系統,是獨立的全自動接戰系統,就是為了增加反應速度。
  • 俄軍為何對57毫米榴彈發射器如此看重?強大實戰性能是關鍵因素
    畢竟,步戰車並不承擔重火力打擊任務,裝備中、大口徑火炮的也只有坦克及一些自行火炮。不過,戰鬥民族俄羅斯卻對中口徑機炮情有獨鍾。早在二戰時期,蘇聯陸軍就裝備了可以採用輪式拖拽的57毫米反坦克炮,甚至還將其安裝到了T-34坦克之上作為副武器。到了冷戰時期,蘇軍更是將57毫米機炮系列繼續發揚光大,包括ZSU-57-257毫米防空炮在內,幾乎各類裝甲載具都被安裝上了57毫米機炮。
  • 055艦炮看上去其貌不揚,火力卻兇猛強悍,堪比一個陸軍炮兵營
    在海戰時期,艦炮一直是軍艦的主要火力。例如美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採用了輕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則採用的是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隨著軍艦技術的發展,垂髮逐漸替代艦炮成為現代防空驅逐艦的主力,而艦炮則成為了一款輔助性的武器。
  • 法軍接收新型步戰,40毫米機炮發射埋頭彈
    法軍接收新型步戰,40毫米機炮發射埋頭彈
  • 志願軍步炮協同大顯神威!敵2小時未發一彈,隨後順利攻佔高地
    為掩護主力轉移,5月29日我團率一、二兩營配屬第二十九師跑步前進,一夜行軍90裡,30日拂曉4時到達芝浦裡地區,9時構築陣地,以猛烈的炮火給敵人以迎頭痛擊。我三營於6月2日進入自等裡一帶支援第四十五師戰鬥。一、六、八連臨時組成一個營,於6月4日,在葛峴洞一帶構築第二線陣地。
  • 德國M113火力支援車,怎麼看都像是突擊炮
    作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裝甲車之一,M113各系列的總產量超過7.5萬輛,完全可以擠進世界產量最高裝甲車排行榜,這款裝甲車不僅數量大,購買國家也很多,因為技術不算複雜,很多購買國都自己動手改裝裝甲車,各種繁雜的型號簡直難以統計。
  • 俄軍終結者戰車登場,強大火力兇猛至極,但並不值得解放軍借鑑!
    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消息,俄中央軍區已經接收了一批BMPT「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這些「終結者」坦克支援戰車由烏拉爾機車車輛廠(UVZ,原烏拉爾坦克廠)的烏拉爾運輸車輛製造設計局(UKBTM)研製,可用於支援坦克及步兵的作戰行動,打擊全方位目標,包括裝甲車、坦克、直升機、飛機和無人機,尤其是應對城市作戰。
  • 艦炮口徑超過100毫米,就能稱為大口徑艦炮
    對地火力支援能力成為美國海軍一項重要的課題,包括構建空中火力、艦載火力、陸戰隊建制火力,「三位一體」的火力支援模式。為了適應這一戰略改革,美國的開始研製那些能夠堵在別人家門口輸出火力的武器和艦艇,比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以及「瀕海戰鬥艦」。同時,也為這些艦艇研製配套的武器裝備部,比如AGS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就是專門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而研製的。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安裝一門57毫米大炮、高效且通用,該炮也將安裝在T-15「阿瑪塔」步戰車上,並參加今年5月9號的勝利日閱兵。新戰車由烏拉爾重型車輛廠研製生產,換裝一套AU-220M型57毫米自動炮的新型無人炮塔,代替了以前的100+30毫米主炮配置。俄軍的新型57毫米戰車炮由4發彈夾供彈改為使用彈鏈供彈,這可能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使用彈鏈供彈的中口徑火炮。
  • 中國最兇猛的99A坦克,PK美日俄主戰坦克,誰能更勝一籌?
    美國M1A2坦克裝備105毫米旋膛炮,射程3500--4000米,使用貧鈾穿甲彈2000米距離穿甲能力810毫米均質裝甲,備彈55發。俄軍主力T90A裝備125毫米A46M-4火炮,使用穿深達到850毫米的3BM46整體式長杆鎢合金脫殼穿甲彈。日本10式裝備1門120mm44倍徑滑膛炮,在2000米發射日產穿甲彈初速1650米/秒,穿深約550毫米。
  • 二戰德國BK7.5型75毫米航空炮,德軍航空機炮走極端的產物
    二戰德國的航空機槍/機炮口徑一路飆升,最初廣泛採用7.92毫米口徑機槍,例如採用500發彈鏈供彈的MG15機槍,另有一些MG/FF型20毫米機炮,不過整體來看武器口徑都不算大,當時德軍的對手也大量安裝小口徑機槍或者12.7毫米的機槍,戰鬥中火力並不輸給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