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面對不斷發展的戰場環境,西方多國聚焦步兵戰車關鍵設備,研製了以埋頭炮為代表的先進裝備,藉以提升自身陸上打擊實力。不過,俄羅斯方面卻另走捷徑,搞出了車載57毫米炮這類新式火炮。通過持續性技術改進,俄軍方已對該火炮進行了深入檢驗,並將最終完成裝備。
從整體實力上看,這款新式火炮在戰力上不亞於歐美的埋頭彈,因為其可以搭載於包括步兵戰車、戰機等在內的眾多平臺上,滿足全方位實戰需求。據了解,57毫米炮擁有-5到+75度的廣泛打擊射角,其火力可以覆蓋上至戰機,下至戰車等多種目標,功能較為強大。值得注意的是,該火炮具備120發/分鐘的有效射速,藉助配置彈藥的先進技術優勢,能夠在較遠距離內摧毀鋼質裝甲,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據悉,與埋頭炮對比,我們會發現57毫米炮具有更大的性價比優勢,比如其並未創新技術,而只是對原有技術進行升級;不用再度研發新式彈藥等裝備,而是繼續使用庫存部件。雖然如此,但這款火炮整體實力卻有了進一步提升,用以頂替埋頭炮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樣看來,該火炮對於俄軍來說確實是一款實用性裝備,即使其存在彈藥尺寸長等不足,但並未因此造成太大直接影響。
仔細分析的話,我們會發現57毫米炮原來是被定位為高射炮的,不過最終卻以車載炮形象示人,確實屬於跨界發展了。此前,外界並不看好它的發展前景,不過經過後期測試和檢驗,俄軍對其卻是另眼相看了。
雖然埋頭炮在初射速度上優勢較大,但卻在多用途領域不如57毫米炮,而目前後者主要出現於地面戰場環境之中。綜上,這兩類炮可謂各有優勢,反應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在武器研製方面的不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