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小廁所,大民生」,廁所問題不僅關係到旅遊環境的改善,也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近年來,康縣把「廁所革命」作為文明城市創建和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內容,城區和美麗鄉村公廁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以前我到城裡辦事,有時候想『方便』一下,轉了幾條街也找不到能『方便』的地方,現在真的方便了,隨時可以看到乾淨衛生的公共廁所」,一名王壩鎮村民李大哥閒聊時跟我們這樣說。
2019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多方調研,了解民眾呼聲,聽取市民建議,聚焦痛點難點,把提升改造城區老舊公廁,新建一批固定公廁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重點工作之一。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作為承辦單位,精心謀劃,學習借鑑周邊市縣公廁建設先進經驗,多次修改調整原設計方案,嚴格把控工程質量,推動公廁建設穩步推進。2019年國慶節,維修改造後的9座老舊公廁和新安裝的3座移動式環保公廁正式投入使用。新穎美觀的外貌,醒目別致的公廁標誌,舒適養眼的瓷磚牆壁,乾淨整潔的地面,讓廣大市民感受到了城區公廁質的變化。
「我們不但要建好公廁,更要管好公廁,要讓廣大市民真正體驗到優質服務帶來的生活便利,讓遵守社會公德,遠離如廁惡習,愛護環境衛生成為市民群眾的自覺行為」, 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蒲松峰說。
與此同時,我縣在打造美麗鄉村,發展全域旅遊過程中,結合地域文化、地理位置,讓公共廁所很好地與鄉村風貌融為一體,在造型設計上創新思維、別出心裁,或是一個樹樁,又或是一朵蘑菇……,成為了每一個美麗鄉村獨特的風景,這樣的廁所,不僅方便了群眾和遊客的生活,也愉悅了心情。目前,基本完成了全縣所有美麗鄉村公廁的升級改造,讓當地群眾和遊客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來源:文明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