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您將學習到2個知識點:
1、精羅的概念以及特質。
2、凱撒遇刺精羅究竟該喜該悲。
顯而易見,精羅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人統共分為兩種。
精羅,以及其他。
(圖源:百度精羅吧)
精羅,精神羅馬人的簡稱,和「精日」、「精美」有著本質的區別。此梗來源於某個策略類遊戲圈(P社大作歐陸風雲),玩家熱衷於重建羅馬開歷史倒車,多用精羅狂喜、精羅震怒、精羅落淚之語自嘲。更有甚者還貼出了精羅的日程表(源自萌娘百科):
一三五震怒
二四六落淚
周日吊死威尼斯總督
月底咒罵買買提二世
5月29日關緊家中門窗
一三五震怒、二四六落淚在精羅圈尚無統一解釋。
來源有以下可能: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時任威尼斯總督丹嘟洛誘使十字軍進攻君士坦丁堡,1204年4月13日城破,接著燒殺搶掠三天,東羅馬暫時滅國。因為4月13日是周二,故偶數日子就該落淚;燒殺搶掠三天後就是周日,故周日就該吊死威尼斯總督。
時隔340年,154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又一次被買買提二世領軍攻破,這一次東羅馬是真的滅國了。因為5月29日是月底,所以月底要咒罵買買提二世,還要關緊家中門窗,畢竟只要不是精綠羅,「新朝雅政」的「土味」絕不能進家門。
還有一種說法是西羅馬星期六滅亡,所以要落淚。但撿史菌一番推算,發現西羅馬正式滅亡的時間是公元476年9月4日,根據萬年曆顯示,這一天是星期五。
簡而言之,以上日程是圈/內外人士總結精羅喜怒無常的調侃之語。
「精羅」這個梗雖然已經被玩爛了,但也從某種層面上說明了前後延續二千多年(公元前753年~公元1453年,不要跟我爭,就是1453)的羅馬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非常牛逼的存在,歐美眾多國家至今都爭相自稱繼承了羅馬正統,甚至有部分極端精羅認為羅馬1991年12月25日才滅亡,還有部分數典忘祖的精羅認為羅馬正統就在PRC:
(圖源:bilibili)
(圖源:biography.com)
凱撒大帝(Gaius Julius Caesar)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凱撒之前羅馬共和,凱撒之後羅馬帝國」
是的,凱撒大帝親手將羅馬共和國變成了羅馬帝國。如果說開歷史倒車有比賽的話,凱撒一定位列前十。
然而對於精羅來說,真正的爭議也就在於此:
共和等於民主嗎?
帝國就一定是專制嗎?
共和到帝國一定是退步嗎?
精羅開始分裂了,有精共和的,有精帝國的,甚至還有精綠羅(奧斯曼)的,但我認為這些狹隘的精羅都不是真正的精羅,真正的精羅精的是羅馬精神,一種世界主義精神。
各位先不要吵,話題收一收,轉回凱撒大帝這邊
凱撒通過一系列軍事勝利,大肆擴張地理版圖,建立帝國秩序,對政治、社會等方面進行改革,自己也成為了無限任期的獨裁官(注意不是獨裁者,更不是皇帝),不過這種獨裁和我們想像中的獨裁不一樣,由於徵服與改革帶來紅利,且稀釋了權貴階層(貴族元老)的利益,當時羅馬的中、底層階級對凱撒十分擁護。
凱撒改革的目的是讓羅馬擁有與之疆土相匹配的管理體系,但他真的牛逼過頭了,日益壯大的權力引來了元老院的嫉妒,確切的說是「原生元老」(凱撒之前元老院已完全被權貴階層壟斷)的嫉妒,他們開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最終,在公元前44年3月月中(ides),凱撒被政敵以及「乾兒子」布魯圖斯預設圈套刺死在龐貝城劇院的臺階上,享年56歲(57歲生日還沒到,按100BCE起算)。
凱撒死後羅馬內部的權力鬥爭進一步加速了共和羅馬的滅亡。按照遺囑,養子屋大維繼任獨裁官,並在日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首位皇帝,帶領帝國走向了輝煌的頂峰。
(圖源:bilibili)
要討論精羅面對凱撒遇刺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應,首先得對「精羅」這個詞進行重新定義。
東羅馬與西羅馬同根同源,所以無論精羅精的是東羅馬還是西羅馬,都可以統稱為精帝國羅馬。
(圖源:萌娘百科)
共和羅馬與帝國羅馬都擁有輝煌的歷史成就,精共和還是精帝國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是對強盛的一種認可,是對羅馬精神的價值趨同。
希臘的波裡比阿這樣評價羅馬共和國:「如果我們注目於執政官的權力,那它(羅馬政制)看來完全是君主制的和王政的;如果注目於元老院,那它正好相反,是貴族制的;事實上,如果我們考慮到多數人的權力,那它看來顯然是民主制的。」
波裡比阿論述的重點在於「混合政體」,擁有這個政體的羅馬共和國在那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貴族的元老院,精英的執政官,平民的護民官,支撐這套權力制衡的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曾經三次徵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徵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徵服。」
耶林的論述最後著墨在了法律上,影響延續至今且風行各大洲的大陸法系(民法法系)本就源於羅馬法。同時,羅馬帝國的強盛讓羅馬的光輝灑遍596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將地中海變成了帝國的內湖,這樣的光輝歷史讓整個歐洲為之迷醉,影響力波及全球。
綜上,可做以下推論——
精東羅還是精西羅統統都是精帝國
精共和還是精帝國統統全都是精羅
精綠羅的拖出去餵燒烤(羊肉串限定)
狹隘的精羅都是異端
(圖源:onsizzle.com)
既然精羅的定義已經確信,那接下來的一波分析就顯而易見的簡單了。
1、共和的羅馬
不論是共和還是帝國,不論在凱撒前還是凱撒後,羅馬都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且都是後世政治、經濟、法律形態的建設源頭。
綜上,可得以下結論:
1、凱撒的遇刺對羅馬的偉大沒有直接影響。
2、凱撒是羅馬共和國的偉人,也是羅馬帝國的偉人。
3、凱撒選擇的繼承人屋大維秉承凱撒遺志,帶領羅馬走上了新的巔峰。
那麼就好辦了,咱們可以按照精羅的一三五、二四六邏輯做出合理合法的推演。
【已知】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星期三)神聖的尤利烏斯降世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星期二)神聖的尤利烏斯去世
公元前27年1月26日(星期三)屋大維獲稱奧古斯都
【可得】
一三五狂喜
二四六落淚
所以凱撒遇刺,精羅應該一三五狂喜,二四六落淚。
等等,這個日程為什麼這麼眼熟。
——LONG LIVE WITH S.P.Q.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