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怎麼教育?我們可以學一下鷸媽媽,一部非常有教育的短片

2020-12-24 肖銘侃娛樂

今天我們來看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短片《鷸》。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海面,小島的海鳥們便開始在沙灘上覓食。每當新一波潮水湧來,它們便第一時間輕盈地躲開,身形靈活而熟練。

不遠處的草叢裡,一隻破殼未久的小鷸正在媽媽的懷裡撒嬌。因為媽媽想讓孩子跟他出去找吃的,而小鷸卻一屁股坐在沙地上不想動彈。看到媽媽找到了一個貝殼,小鷸甚至張開小嘴等著媽媽來餵食,仿佛一切都理所應當。而鷸媽媽卻沒有給它送過去,把貝殼放在地上,讓它自己過來吃。

小鷸狂奔過去又讓媽媽喂,鷸媽媽卻不想慣著她,把她給推開。這時小鷸被海灘上的泡泡所吸引,看上去很好吃的樣子,一口咬下去,泡泡瞬間破滅,結果卻意外的撿到了一個貝殼。小鷸很開心,然而海浪卻拍打過來,撲向這個未諳世事的小傢伙。小鷸被嚇得連忙往回跑,但沒跑幾步又被沙灘上的泡泡所吸引,直接被海浪打成了落湯雞。

小鷸又躲回到草叢裡,渾身瑟瑟發抖不敢出來。鷸媽媽拽了它一下,希望它能勇敢一點。但小鷸又張開了小嘴想讓媽媽餵它,鷸媽媽見狀便轉向離開。小鷸見沒人理自己心裡有些失望。飢腸轆轆的小鷸又跑了到海邊找吃的,這次小鷸非常的警惕,先躲在石頭後觀察一下。

正準備去撿一個貝殼時,浪花又撲了過來,嚇得它躲了起來,結果被兩隻小寄居蟹拖了出來。這場面也是非常的滑稽,小鷸很快發現這些寄居蟹雖小卻不懼怕海浪,每當海浪撲過來,小寄居蟹便鑽進沙子裡。海浪過後它們便開始找吃的,看到這裡小鷸仿佛又有了信心。

當又一個海浪撲過來時,小鷸也學著小寄居蟹鑽進了沙子裡,就這樣小鷸完全被浸泡在了水裡。這是小寄居蟹過來敲了他一下,小鷸睜開眼瞬間被海裡美麗的景色所吸引,一個個的貝殼出現在它面前。

海水再次的褪去,一大群的海鳥便蜂擁而至,尋找著海浪帶上來的食物,小鷸也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並很快的在沙地裡找到了一個貝殼,而且越找越多非常有成就感。它第一次發現生活可以這麼美好,在海浪和落日的餘暉中歡呼雀躍。

短片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像是一種成長的縮影。縮影中濃縮了稚嫩生命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試探與徵服。生命在於探索,教育在於放手,學會自力更生,就會收穫成長喜悅和成就感。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啦,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六分鐘動畫短片《鷸》,豆瓣評分9.3,寶媽教育孩子的首選
    《鷸》是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雖然只有六分鐘的劇情,但是卻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對皮克斯動畫比較熟悉,很多動畫長篇都是由皮克斯參與製作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料理鼠王》等等。
  • 短片《鷸》給我們的啟示:獨立成長的背後,是敢於「放手」的母愛
    《鷸》是是豆瓣評分9.3的一部動畫短片,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由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海鳥,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水上覓食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借短片《鷸》,來解讀一下讓孩子獨立成長的意義。這部短片雖然講的是動物之間的教育,但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生活中的一些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將孩子完完全全的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下。
  • 對比短片《鷸》和《包寶寶》:媽媽適時放手,孩子才能獨立成長
    從兩部短片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道理,孩子獨立成長的背後,是敢於放手的母愛。孩子如何學會獨立,父母如何適當放手,對於孩子和父母,都是成長路上不可繞過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能從這兩部奧斯卡短片,得到相應的啟示。
  • 豆瓣9.3分動畫短片《鷸》:獨立成長的孩子,離不開「狠心」父母
    全片只有短短6分鐘,延續了皮克斯工作室一貫的極為逼真的動畫風格,畫面真實細膩,連微風都動羽毛的變化都清晰可見,如果不告訴你這是一部動畫電影,很有可能你就當成一部紀錄片。除了萌萌的形象和精緻的畫面,這部短片最打動我的地方是,製作團隊用三年時間精心打磨,最終酣暢淋漓地展現了鷸寶寶的成長蛻變。
  • 豆瓣9.3分動畫短片《鷸》:獨立成長的孩子,離不開「狠心」父母
    據導演艾倫·巴利拉羅介紹,《鷸》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他在海邊的一次慢跑,希望借用這部短片展示親情與克服內心恐懼的意義。 全片只有短短6分鐘,延續了皮克斯工作室一貫的極為逼真的動畫風格,畫面真實細膩,連微風都動羽毛的變化都清晰可見,如果不告訴你這是一部動畫電影,很有可能你就當成一部紀錄片。
  • 為什麼說藉助動畫片可以更好地讓兒童教育「寓教於樂」!
    兒童教育寓教於樂要知道:幾乎每個孩子都是超愛看動畫片的,於是兒童教育和動畫片相結合就是很有意義的,動畫片延伸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娛樂,應該還有很好的教育和學習作用。後來對未知心懷恐懼,第一次失敗後,又有了心理陰影,害怕再次失敗的尷尬和再次被打溼的痛苦。短片的最後,小磯鷸通過鷸媽媽的引導和自身努力克服恐懼、陰影,找到了信心和勇敢,最終可以自由地到海浪肆虐的沙灘上覓食!
  • 奧斯卡影片《鷸》:做「腳手架父母」,正確幫助孩子直面困難
    而且《鷸》拋出了家庭教育的諸多問題:面對孩子的恐懼和依賴,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和成長?父母的牽引和指導的界限到底在哪裡?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擔任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不知道如何處理以上問題的父母就應該去看這部奧斯卡短片《鷸》,我們能從中找到孩子成長過程的特點,找到父母角色的最佳答案——腳手架型父母。
  • 2016評分最高短片《鷸》:治癒心靈的不僅僅是成長背後的努力
    《鷸》(Piper)是一部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的動畫短片,於2016年6月17日上映。《鷸》這部短片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分鐘,豆瓣評分卻達到了9.2分。講述一隻小磯鷸在長輩的激勵下,獨自面對心中對海水的恐懼,嘗試覓食的故事。
  • 六分鐘動畫短片《鷸》,豆瓣評分9.3,值得深思
    ——《鷸》。當小編第一次看到這個短片的時候,就被深深吸引了,吸引小編的不只是清晰的畫質加上萌萌噠的小海鳥,而是這部只有六分鐘的短片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一隻飢餓的小海鳥,等待著媽媽的投喂,可是這次媽媽想讓他自己來嘗試一下,但小海鳥看見水就害怕,張著嘴巴,等待著媽媽,媽媽似乎下定決心了,沒有給小海鳥餵食,最終小海鳥膽怯的慢慢的走向海邊。當他學著媽媽的樣子在尋找食物的時候,海浪撲過來了,小海鳥被潑了一身海水,它嚇壞了。
  • 解析奧斯卡短片《鷸》:正是piper的成長,映射了孩子的成長
    因為作為父母不能夠去教育孩子成長,不能夠讓孩子在他們該有的階段以及年齡過程中去成長,去獲得更大的發展,孩子的一生都是在成長中度過的,孩子唯有成長才能夠有所收穫,只有成長了才會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有成長。
  • 豆瓣9.3分動畫短片《鷸》:孩子的成長因跨出「舒適區」而出彩
    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相信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優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望子成龍相信是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願望,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面對任何事情,擁有著自己解決的能力,接下來介紹一部經典的動畫短片,《》,告訴我們一隻。
  • 治癒短片《鷸》:成長的標誌,除了勇敢還有善良
    動畫短片《鷸》上映於2016年,講述了一隻破殼未久的小磯鷸如何成長學會捕食的故事。這部短片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的榮譽,國內豆瓣上也有超過17萬人看過並打出了9.3的高分。為什麼這部只有6分鐘、全程沒有對白的短片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成績呢?我想,與它的故事內核有著分不開的聯繫。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告訴你:分離,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在小鷸的覓食經歷中,鷸媽媽、寄居蟹朋友和海浪這三個形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三者也分別代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樣事物——親情、友情和困難。現在,我們就來逐一地進行分析。小鷸初出茅廬後,遇到海浪的打擊,就被嚇得躲在灌木叢中不肯出來。這一情形不正就像孩子們遇到困難後退縮不前的景象嗎?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告訴你:分離,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在小鷸的覓食經歷中,鷸媽媽、寄居蟹朋友和海浪這三個形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三者也分別代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樣事物——親情、友情和困難。現在,我們就來逐一地進行分析。小鷸初出茅廬後,遇到海浪的打擊,就被嚇得躲在灌木叢中不肯出來。這一情形不正就像孩子們遇到困難後退縮不前的景象嗎?
  • 豆瓣9.3《鷸》: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聰明的父母很「絕情」
    影片主要講述一隻鷸寶寶在媽媽的鼓勵下,逐步從依賴走向獨立,克服對海浪的恐懼,學會覓食走向鷸生巔峰的故事。我從三部分剖析:父母的嚴厲教育、個人學習、打破慣性思維,分析對這部奧斯卡短片的理解。,也正是鷸媽媽有點「絕情」的教育讓孩子不斷進步,主要分為三段:走出溫暖的巢穴鷸寶寶小時候天真調皮,毫無壓力,在溫暖的巢裡看潮起潮落,看其他鷸驚慌捕食,只需要等著媽媽回來,張大嘴媽媽會把蚌肉塞進來
  • 豆瓣9.3《鷸》: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聰明的父母很「絕情」
    《鷸》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和迪士尼聯合出品,這部電影6分鐘的動畫短片不僅斬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最佳動畫獎,還拿到了代表動畫領域的最高榮譽獎安妮獎。豆瓣評分9.3,有人說這應該是目前世界動畫的最高水平。我從三部分剖析:父母的嚴厲教育、個人學習、打破慣性思維,分析對這部奧斯卡短片的理解。
  • 皮克斯製作,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觀看時享受,看完時深思
    一個小孩子不能一直依偎在媽媽的懷裡,要勇敢地走出去,自己覓食,勇敢地闖出一片天地。《鷸》是皮克斯耗時三年打造的一部動畫,只有短短六分鐘,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如此細心,願意在只有六分鐘的短片上細細打磨,也只有皮克斯動畫了。
  • 匠心|名為《鷸》的短片賞析
    準考證姓名:可愛的信管人考號:20200417學校:藍鯨大學三、短片鑑賞:《鷸(yù)》(15分)9.(2分)★標準答案:本片的主角是被鷸媽媽向外推的鷸寶寶。02請根據以下幾幅圖確定主角經歷了幾次改變?(4分)★標準答案:主角經歷了兩次改變。
  • 適合3-6歲孩子看的5部「動畫短片」,每一部都很有教育意義
    如今很多3-6歲的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接受能力也快,正是初步學習知識,學習禮儀的重要時期。但是3-6歲的孩子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看什麼是什麼,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動畫片的選擇上多下些功夫,給孩子看一些有營養,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每周劇場】《Piper》鷸! 周末陪孩子看劇培養自信吧!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從這個長長的名單中去仔細看看,有哪些電影可以考慮給孩子看看。其實,很多優秀的電影,雖然不是專門為孩子製作,但內涵豐富,內容也很健康,特別適合開拓孩子的眼界,誰說小孩只能看幼稚的動畫片?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小電影《Piper》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