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如何保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權益!

2020-12-18 最高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下稱《規則》)根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辦理」規定中,新增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權益保護的內容,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權益保障更臻完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保障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其在自願的前提下認罪認罰,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規則》第267條和第268條對犯罪嫌疑人獲得法律幫助權作出規定。除此之外,《規則》還從權利告知、聽取意見等方面對檢察機關的責任作出了細化規定。

第一,關於權利告知。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認罰的前提是其充分了解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規則》第269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檢察院應當告知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這裡的「訴訟權利」是指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的程序性權利,如有權委託辯護人,符合條件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提供辯護,約見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諮詢、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案件處理提出意見等法律幫助的權利,申請迴避的權利等。「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是指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關認罪認罰從寬處理及其他實體性和程序性的法律規定,如有關犯罪的刑罰,從輕、減輕、免除刑罰,自首和立功等;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認罪認罰的要籤署具結書;適用簡易程序或速裁程序等。根據「兩高三部」《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規定,檢察院告知權利,應當以書面形式進行,必要時應當充分釋明權利內涵,確保犯罪嫌疑人在明知、明智的情況下自願作出選擇。告知權利時,檢察院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選擇權。

第二,關於聽取意見。《規則》對認罪認罰案件檢察院應當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意見的具體事項予以規定,主要包括:一是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定。這裡所說的「涉嫌的犯罪事實」是指公安機關、監察機關移送起訴後,經檢察院審查擬向法院提起公訴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罪名」是指根據刑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檢察院擬指控的具體犯罪的名稱。「適用的法律規定」是指根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院擬向法院提出的對犯罪嫌疑人適用的具體量刑建議及適用的審判程序的建議等。二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檢察院對於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也涉及犯罪嫌疑人承擔的法律後果,需要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三是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認罪認罰案件的法庭審理程序一般都會簡化,並區別案件不同情況分別適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或者速裁程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或者由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其他第一審案件,即使是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認罰的,也不能適用速裁程序或者簡易程序。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認罪認罰案件簡易程序或者速裁程序的適用需要徵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因此,必須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四是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情形。聽取意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控辯雙方就認罪認罰情況以及處罰建議進行溝通協商的過程,檢察院聽取意見應當記錄在案。

第三,關於不採納意見說明理由。司法實踐中,常會出現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提出意見後,檢察院經審查認為不能採納的情形。對此,《規則》第269條第3款規定,檢察院不採納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所提意見的,應當向其說明理由。

被害人合法權益保障

讓當事人充分能動地參與刑事訴訟已成為現代刑事司法的一種趨勢,其中尊重刑事被害人的主體地位,保障其合法權益,對於減少社會對抗、修復被損害的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具有積極意義,也將直接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際效果。為此,刑事訴訟法第173條對聽取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意見作出了規定。《規則》遵循刑事訴訟法的精神,吸收《指導意見》的內容,專門對保障被害人的權益予以規定。

第一,聽取意見。《規則》延續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規定,要求檢察院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將犯罪嫌疑人是否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調解協議,或者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或者自願承擔公益損害修復、賠償責任,作為從寬處罰的重要考慮因素。被害人的意見和態度是司法機關作出從寬處理時的重要考慮因素,特別是在一些重大人身傷害案件中,若未能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未能取得被害人諒解,在決定從寬幅度時要充分考慮社會效果,慎重把握。

第二,被害人異議的處理。實踐中,經常出現被害人不諒解,不同意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寬處理的情形。對此,應當把握的原則是,既要充分尊重被害人意見,同時也要防止完全受被害人左右,司法機關應當秉承客觀公正立場,不偏不倚,依法辦理認罪認罰案件。具體來講,要把握好三點:一是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同意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寬處理的,不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被害人沒有程序選擇權,比如其不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並不影響司法機關適用速裁程序。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但沒有退贓退賠、賠償損失,未能與被害人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從寬時應當予以酌減。也就是說,雖然被害人不同意不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但仍然會影響最終的從寬幅度,這種規定有利於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積極與被害人達成和解諒解。三是正確對待被害人「漫天要價」。《規則》第276條第2款規定,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並且願意積極賠償損失,但由於被害方賠償請求明顯不合理,未能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的,一般不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從寬處理。

第三,促進和解諒解。為了更好地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在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作用,《規則》對檢察院促進和解諒解作出了規定。對於符合當事人和解程序適用條件的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檢察院應當積極促使當事人自願達成和解,和解協議書和被害方出具的諒解意見應當隨案移送。被害方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檢察院應當積極協調辦理。對被害方的司法救助,以往法院做得比較多,檢察環節做得比較少。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要求檢察機關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檢察機關應當積極協調為被害方辦理司法救助。這也是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履行主導責任的重要體現。(檢察日報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周穎)

相關焦點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體系構建與完善路徑探析——以上海市普陀區檢察...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完成該路徑設計的重要制度,認罪案件和不認罪案件是刑事案件的一種基本分類形式,在實踐辦案中,一方面認罪案件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具有較高價值,會大幅提升關聯證據的收集的精準度和簡易度,使偵查的時間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絕大多數認罪案件均適用簡易程序和速裁程序,使文書製作流程、庭審時間等訴訟要素的時間大大縮短。故,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引導案件向簡易化分流具有重大意義。
  • 最高檢專門就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發布指導性案例
    據介紹,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人數佔同期刑事案件辦結人數的83.27%。2019年1月至今年10月,法院審結的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案件中,量刑建議採納率達到89.52%。
  • 最高檢:不能為提高認罪認罰從寬適用率 脅迫嫌疑人認罪認罰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和程序,記者了解到,實踐中不少專家、實務工作者強調避免適用過程中為追求適用率而脅迫、誘導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今天(12月10日),最高檢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28條貫徹落實意見,其中強調不能片面追求適用率。並提出探索控辯協商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 最高檢:認罪認罰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是「一味從寬、一律從...
    其中,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既要依法適用、應用盡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又要更加注重提升案件質效,不能片面追求適用率;認罪認罰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是「一味從寬、一律從寬」,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等重罪案件,應當依法從嚴懲治,即使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要慎重把握從寬;要加強對自願性和合法性的審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時獲得有效法律幫助,依法保障被害方權益;嚴禁使用暴力、威脅
  • 一部動漫宣傳片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講述得「淺顯易懂接地氣」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最高檢總結雲南等地基層檢察機關的好經驗好做法,製作了視頻宣傳片,以動漫形式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具體規定、如何適用、典型案例等予以介紹和闡釋,並下發至各級檢察院,同時上傳檢答網供宣傳推廣使用,進一步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貫徹落實。
  • <1694期>​張軍《人民論壇》刊文|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司法與犯罪...
    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檢察官不僅要與犯罪嫌疑人面對面,全面充分把握案件事實、有效運用證據和典型案例等,還要細緻做好被害方工作,維護好被害方合法權益,讓被害方感受到、能認同、願接受被告人的認罪悔罪;還必須與律師深入溝通,聽取意見,達成一致;更要對法院同類案件裁判瞭然於胸,準確把握定罪量刑標準,確保指控和量刑建議獲得庭審採納、社會認可。
  • 暴力襲警是犯罪 認罪認罰可從寬
    2020年11月26日,銅官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被告人涉嫌強姦犯罪且在抓捕過程中暴力襲警案件。被告人魏某某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十個月;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一個月。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五年零八個月。
  • 兵團第三師檢:全力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我國刑事法領域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在全面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大背景下,第三師檢察分院主動作為、積極應對,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多次在會議上強調大力推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積極意義。為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到實處,第三師檢察分院多措並舉。
  • 法學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辯護轉型
    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確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我國的刑事訴訟模式、刑事訴訟重心等訴訟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刑事辯護是現代刑事訴訟的一個基礎性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確立和推行,為刑事辯護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辯護律師需要理性看待這些變化,恪盡職責、主動適應,充分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保障被追訴人合法權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 剛剛,最高檢發布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性案例(第22批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最高檢發布4件「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指導性案例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該寬則寬、當嚴則嚴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以「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 審判階段及二審程序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制度
    據此,作為我國刑事訴訟的重要階段之一——審判階段自然須貫徹認罪認罰從寬原則,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來看,立法也確實在審判階段規定了相應的認罪認罰從寬條文。2019年「兩高三部」聯合出臺的《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後簡稱《指導意見》)第5條也規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這其中就包括審判階段。
  • 掃黑除惡專題系列報導 | 福清檢察: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掃黑除惡專題系列報導 | 福清檢察:全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2020-08-2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談「姦淫幼女判四年半」:認罪認罰從寬,不等於輕縱犯罪
    歸案後,二被告人均自願認罪認罰,並在律師見證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惠安法院審理認為,二被告人以姦淫為目的,針對無性防衛能力的幼女實施性侵害,其行為已經構成強姦罪,依法應從重處罰。鑑於二被告人歸案後自願認罪認罰,予以從寬處罰。法院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均予以採納,依法分別以強姦罪,判處二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 檢察官講故事:我是如何讓一個涉惡集團成員全部認罪認罰的
    在接到黃炳順等人涉惡案時,我也很擔憂,因為涉案人員多達11人,涉及罪名多達7項,犯罪事實多達20餘起,刑罰相對比較重,更何況部分犯罪嫌疑人還試圖通過頑抗逃脫法律制裁,對辦案人員牴觸情緒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適用認罪認罰的難度比較大。在全面掌握案件情況後,我清醒地認識到,對黑惡勢力犯罪刑事案件,越早追訴犯罪嫌疑人,就越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降低指控難度。
  • 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有哪些限制?律師逐條解讀最高檢25條「硬規」
    2018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正式確立了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而在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機關承擔著主導性責任,需要在認罪教育、刑事和解、控辯協商、量刑建議等方面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律師接觸和溝通協商。為防止依法協商淪為權錢交易,保證司法辦案廉潔,有必要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施行初期就健全完善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
  • 多措並舉保障認罪認罰宣傳全覆蓋
    2020-11-25 06:25:56 來源: 西安日報資訊 舉報   根據《最高檢關於做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法治宣傳片適用推廣工作的通知
  • 全案適用認罪認罰 彰顯檢察主導作用——周某等18人涉黑案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7日訊(通訊員 劉建偉)2019年10月,由永州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雙牌縣人民檢察院成立「4.11」涉黑案專案組,提前介入周某等18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和完善證據。
  • 推進認罪認罰提優,主動聽取律師集體「吐槽」
    座談會開始時,有關負責人介紹,蘇州自執行刑訴法規定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以來,一方面,今年的審前羈押率下降至30.84%,相對不起訴率從2018年的6.69%上升至今年的18.42%。刑事案件的上訴率從2016年的8.08%下降至4.27%。其中,認罪認罰案件的上訴率僅為2.53%,充分體現了鈍化社會矛盾、修復社會關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