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點簡單觀感吧,不涉及劇透,後面再正經寫影評——
1,如果把全片看做是一個電子遊戲,那麼前半部分就是新手訓練,你可能會覺得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後半段你會後悔之前沒有睜大眼睛!
2,這是一個開頭就已經結束,到結尾一秒鐘才剛剛開始的故事!
3,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太美了!又一位完美的銀幕女神誕生!我要再說一遍:影片中的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太美了!
4,羅伯特·帕丁森在片中表現得非常好,他已經是一位演技高超的演員了。
5,影片涉及了時間旅行、平行宇宙、因果律、熵增熵減、量子化等等科幻概念,但具體運用上,諾蘭既不同於一般科幻片的老套與畏首畏尾,又保持了自己獨特的邏輯性。乍看上去很好理解,但仔細琢磨發現很複雜,背後關係如羅網密布。比較起來,《盜夢空間》的故事就顯得很線性很好懂,而《信條》則是真正多線程的。
6,解讀本片的鑰匙:諾蘭的《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劇集《疑犯追蹤》;《前目的地》(科幻原著《你們這些還魂屍》);遊戲《時空幻境》(Braid)、《橋》(Bridge)、《波斯王子》、《時光之刃》……(想到再補充)
7,《信條》在角色的情感方面不如《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整個故事都集中在了一個概念上。所以在結尾時,你可能體會不到強烈的情感衝擊。但這個結尾從故事和概念上說,比《盜夢空間》結尾要複雜十倍以上!屬於細思恐極型的。你甚至可以在看完結尾的三分鐘之後,自己腦補出一部《信條》前史!
8,影片中有兩場追車戲,幾乎是連續發生的,乍看起來很像《黑暗騎士》裡的,仔細琢磨更像《黑客帝國2》裡的,再想想跟這兩個又都不一樣!
9,影片的配樂還是相當出色的,與《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還是有幾分相似,緊張、冷冽、驚悚。
10,本片可以看做是一場大型魔術表演!接近當年大衛·科波菲爾穿越長城的那種,你明明知道不是真的,但始終想不出魔術是怎樣變的。而且在整個魔術表演過程中,你會目不轉睛。
最後,其實《信條》沒那麼難懂!不要被什麼燒腦的評價唬住了。諾蘭在表層上永遠是雅俗共賞的,即使觀眾啥都不懂也能看出有意思來。所謂燒腦,燒的是你出影院開始琢磨的腦,不是在影院看片時的腦。諾蘭安排了很多解扣的點,認真看就能get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