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只有33萬人口的冰島可以進世界盃,而有14億人口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國卻16年沒進世界盃?」那麼請你告訴他或她:「因為冰島人口只有33萬人,但他們的主教練卻有2萬多球員可供挑選;而中國人口有14億,我們的主教練卻只有4萬多球員可供挑選。」
在冰島隊以1-1逼平了強隊阿根廷後,有個兩年前的段子在網上又火了起來:冰島全國人口334319人,減掉女人170503人,減掉18歲以下男人40122人,減掉35歲以上男人85670人,減掉太胖太瘦24775人。再減掉捕鯨魚來不了788人,監視火山走不開的321人,剪羊毛(正值旺季)2856人,再減掉手足殘疾189人,坐監的銀行經理們23人,失明人士265人,球場看球的球迷8781人,隊醫廚師按摩師3人,教練1人——MD!冰島能踢球的就剩下23人了。
這個段子中的悖論就是女人、35歲以上男人,其中自然有太胖太瘦、捕鯨魚、監視火山、剪羊毛、球迷等等。雖然這是個悖論,但這個段子至少說明了一點,一個人口僅有33萬人的國家,能夠在歐洲杯闖入八強,如今又進世界盃,且在首秀中逼平了阿根廷(冰島人高馬大,防守犀利,這樣的表現很有可能是匹黑馬),這樣的成就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想到這裡,筆者心裡就有團火: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如今經濟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是進不了世界盃?筆者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是因為足球在我國推廣不足?近幾年我們中超聯賽火爆,很多中超球隊的主場上座率都相當高,同時我們某位大人物本人也是足球球迷,所以國家在足球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並不少。是因為球員這份工作沒人幹?能夠參加中超聯賽的球員,身價都在千萬以上,相比我國其他專業的運動員,足球運動員確實是一份高薪工作(也可以說是富翁工作),所以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呢?還是打球的人少!2018年中國人口總數約為13.9億,其中—中國足協沒有正式公布,數據來自於網絡—中國足協註冊球員卻只有4萬多人,相當於只有0.3%的人口是註冊球員。反過來看冰島,冰島總人口只有33萬多人,但註冊球員人數卻有2.15萬人,相當於6.5%的人口都是註冊球員。沒有足夠多的球員,再好的設施,再多的投入,再多的球迷,還是提高不了一個國家足球的水平。所以,中國足球要想崛起,還是先讓更多的人打球吧!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只有33萬人口的冰島可以進世界盃,而有14億人口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國卻16年沒進世界盃?」那麼請你告訴他或她:「因為冰島人口只有33萬人,但他們的主教練卻有2萬多球員可供挑選;而中國人口有14億,我們的主教練卻只有4萬多球員可供挑選。」
當然,以上提到的中國註冊球員沒有把剛剛起步的校園足球算進去。根據中國足協的統計,自2009年啟動全國校園足球計劃以來,參與數量從當時的46座城市、2026所學校擴展到今天的31個省區市、129個市縣、5084所學校,註冊學生球員超過19萬,青少年足球人口逾270萬。如果以上的這些數字準確、靠譜,那麼中國足球的未來依然可期。希望中國足球從業者和球迷能夠多點耐心,冰島、日本都是花了近20年的時間才把自己國家的足球水平提高上來,所以我們也要有這樣的恆心和信心:2018我們不行,那就再看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