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落珍珠上的塵埃,
煥發中國設計新生代成長為大師的光彩!
11月25日,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先鋒設計頒獎典禮在杭州盛大落幕。
30位先鋒設計師在導師宋微建、陳暄、韓文強、高志強、琚賓的聯合評審下,歷經激烈的海選、落地晉級及命題指定賽的層層PK,脫穎而出,站在了最終的領獎臺上。(點擊查閱完整名單)
酷+設計先鋒欄目,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蓄勢待發的新生代設計力量。
二間半設計事務所 空間設計總監 陳濱斌
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設計師
2008-2012年,象牙塔裡的陳濱斌正式接觸設計。當時的專業是城市規劃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設計,畢業之後,陳濱斌就進入到當地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一年時間,接觸了不少政府項目。外人眼裡的鐵飯碗,在陳濱斌眼中,卻乏味且枯燥。
這個大膽多變、敢於試錯,渴望在摸索中不斷汲取有益養分的年輕人,決定從事業單位離職,並在設計領域找尋更有趣的自己。
| 01 |
進入建築設計公司的陳濱斌,一切從零開始。
2016年,三年磨練後,他慢慢將工作
「我現在的辦公室,嚴格意義上來講,也是我的第一個商業項目。」在這個項目上,陳濱斌秉持了一切親力親為的精神,從設計到落地到每個材料,全部參與其中,每天盯著工地。
終於,這個一開始只是兩間半危房的空間,在改造後,成為了陳濱斌的二間半設計事務所。「兩間半設計」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對自己辦公室改造的體驗,也讓陳濱斌對於舊建築改造摸索出了一些經驗:「改造項目跟毛胚項目不同,尤其是危房項目,室內比重算比較小的,整體的建築結構、加固以及室外景觀,才是需要重點打造的部分。」
而在有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後,要考慮公司運作,員工福利,自負盈虧的陳濱斌,依舊沒有放棄在設計中尋找有趣的自己。他甚至把「與品牌創造故事!『拒絕』一切無聊的創作」掛在了公司的宣傳文案上。
| 02 |
「 因為商業設計不是千篇一律的,要跟著時代,跟著市場,跟著不斷年輕化的人群。」
在設計這條路上,陳濱斌從不害怕歸零。正如他自己說的,每個設計師因為個人知識儲備,生活,學習經歷的有限,都會遇到設計瓶頸期,通過設計瓶頸期來在不同時期否定自己,探尋不同階段不同的自己以及不同的設計,來滿足不同人群,是設計師無法逃避的經歷。而這樣打碎自己、重新構建的過程,對主要從事商業設計的陳濱斌而言,更是難能可貴。
2018年,對於陳斌濱的商業設計發展,有著轉折性的重要作用。「有半年時間,我們去到其他品牌的餐飲門店,去體驗商業設計過程中的人員操作,包括工作人員的習慣,觀察各種細節,之後再回到工作室進行創造。」
對陳濱斌而言,這半年的體驗非常重要。從服務員到廚房再到管理的各個崗位的深度體驗,讓設計師們基於商業空間的運營模式有了充分了解。「因為我們做商業設計的跟做住宅的很不一樣,除了考慮到客戶,還要考慮使用者的習慣等等,還要考慮如何通過設計來實現最大限度的盈利,另外還有就是如何來提升商業價值。」
就這樣,一方面不斷參觀新的設計作品,不斷學習,另外一方面通過網絡,完成自己更多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再加上自我學習管理,陳濱斌終於在商業設計這條路上,走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因此獲得了各種殊榮。
| 03 |
2020年9月,通過海選入圍到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北京晉級活動中的陳濱斌,跟隨導師韓文強參觀了疊院兒、扭院兒兩個四合院改造項目。
面對導師韓文強的晉級命題,陳濱斌以共享空間的設計靈感提交了自己的晉級作業。
「因為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屬於一個圍合的空間,由室內和室外相結合。我希望在未來,這樣的空間除了能內部相結合,也能對外結合。然後有年輕人能來到這個地方,安靜坐下,感受傳統四合院的魅力。」
最終提交的晉級作業,將四合院打造成了街區的社區服務中心。受眾人群是社區周邊常住人群,景區分流人群主要的功能有,社區人員的辦公室,接待茶室,一個書吧,還有兩個針對外來消費者使用的茶室和咖啡吧。除了滿足周邊人群喝茶聊天的需求,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盈利。
考慮現代元素相結合,立面上去除掉原先的青磚,採用了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增加四合院內部的採光。建築內部,一切以簡約為主,採用大面積是白色牆體。軟裝方面也是追求當代的一些設計家具。讓人置身在這個空間中能得到心情的放鬆當然這個項目希望能影響到年輕人對四合院新的認知。
| 04 |
在陳濱斌看來,設計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因為實現設計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事物產生,這個時候就需要高科技來解決一些新事物的落地,這樣對設計就會產生影響,一些好的設計,從前實現不了的,現在就可以實現了。」
「後輩設計師不缺乏想像力,也不缺乏創造力,可能缺乏的是經驗以及堅持的精神。」陳斌濱希望像他一樣的年輕設計師們,都可以通過踏實的學習和實踐來改變設計,提升整體設計實力。而這中間,最重要的一點,自然是,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在設計中找尋到那個有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