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俄援助車隊全部返回俄境內

2021-01-12 海南日報數字報
  俄羅斯人道主義援助車隊23日在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市完成任務後,經由邊境檢查站返回俄羅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當天晚些時候說,俄援助車隊全部車輛都已返回俄境內。

  此前一天,俄援助車隊在未經烏克蘭當局批准情況下進入烏東部地區,引發烏當局和多個西方國家強烈譴責。路透社評論說,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之際,俄車隊全部返回國內可能從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緊張局勢。

  俄新社23日援引俄海關部門官員的話報導,俄援助車隊分為6組陸續返回俄境內。多家媒體記者在俄烏邊境地區看到,200多輛卡車經由伊茲瓦裡諾—頓涅茨克邊境檢查站駛入俄邊境小鎮頓涅茨克。

  伊茲瓦裡諾—頓涅茨克邊境檢查站由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控制,俄援助車隊前一天正是通過這裡駛入烏境內。一名美聯社記者在俄烏邊境烏克蘭一側查驗了俄車隊約40輛卡車,證實其中已空無一物。

  完成任務返回

  俄羅斯外交部23日發表聲明說,俄人道主義援助車隊已完成向烏東南部地區運送物資的任務,俄方願繼續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合作。

  不過,這份聲明中沒有說明俄援助車隊運抵物資至目的地的詳細過程。根據俄方說法,車隊共載有約2000噸物資,包括穀物、糖、兒童食品、醫療用品、睡袋和發電設備等。

  俄羅斯電視臺畫面顯示,俄援助車隊多輛卡車在盧甘斯克市一處貨物轉運站卸下物資。盧甘斯克市一名官員向法新社記者證實,大量卡車已卸下貨物,民間武裝已開始組織向當地民眾分發援助物資。

  盧甘斯克市是烏東部民間武裝第二大據點,連日來一直遭政府軍包圍,導致眾多家庭水電供應切斷,糧食和能源告急。

  嘲諷美國「遲鈍」

  俄羅斯外交部23日嘲諷美國「遲鈍」,未能及時報導俄援助車隊已全部回國的動態。

  俄新社援引俄外交部女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的話說:「美國一向吹噓自己擁有技術監控設備,但奇怪的是,美國至今還不知道俄羅斯人道主義援助車隊已離開烏克蘭,返回俄聯邦。」

  扎哈羅娃同時說:「我們希望,美國與其揪住俄人道主義援助的話題不放,還不如把這種堅定的態度用於呼籲烏克蘭交戰雙方立即停火。」  

  張旌(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相關焦點

  • 俄援助車隊全部回國
    俄羅斯人道主義援助車隊23日在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市完成任務後,經由邊境檢查站返回俄羅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當天晚些時候說,俄援助車隊全部車輛都已返回俄境內。  前一天未經批准入烏  此前一天,俄援助車隊在未經烏克蘭當局批准情況下進入烏東部地區,引發烏當局和多個西方國家強烈譴責。
  • 俄羅斯援助車隊全部從烏返回
    俄羅斯援助車隊全部從烏返回 或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緊張局勢
  • 俄羅斯進入烏克蘭援助車隊全部返回
    俄入烏援助車隊全部返回俄與西方就俄車隊「人道主義」使命各執一詞俄羅斯人道主義援助車隊23日在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市完成任務後,經由邊境檢查站返回俄羅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觀察員當天晚些時候說,俄羅斯援助車隊全部車輛都已返回俄境內。
  • 俄「夜狼」車隊橫穿歐洲紀念二戰 引發外交糾紛
    俄羅斯《觀點報》報導稱,「夜狼」摩託車隊25日從俄羅斯出發,將途經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最終於5月9日抵達德國首都柏林,總行程大約6000公裡。他們以此次橫穿歐洲之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同時促進俄羅斯與鄰國的友好關係。但波蘭外交部24日宣布,已經向俄羅斯駐波蘭使館發出外交照會,拒絕這支摩託車隊入境。
  • 美增兵波蘭計劃引俄高度戒備 俄專家警告將「以眼還眼」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俄媒稱,美國增兵波蘭的計劃引起俄羅斯的高度戒備。俄專家警告,如果美軍當真部署到靠近俄國界的地區,俄將「以眼還眼」。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6月25日報導,二戰結束75年後,部分駐德美軍要撤離了,但這些軍人和裝備將被部署到波蘭,也就是俄羅斯國界附近。
  • 中非反政府武裝發動攻擊,俄向該國增派300名軍事教官
    據法新社23日報導,聯合國中非穩定特派團發言人阿卜杜拉齊茲·法爾當天表示,目前班巴裡的局勢已經得到控制,平民開始陸續返回城鎮,武裝團體已被逼退,撤回叢林。22日,中非反政府武裝發動攻擊,洗劫了班巴裡的警察局和憲兵隊大樓,佔領了中非政府軍放棄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和盧安達應中非共和國政府請求,派出軍事人員支援。
  • 土耳其盟友徹底失控,再次出兵圍攻土軍車隊,俄軍:只能全部消滅
    據敘利亞媒體3月25日最新消息,土耳其軍方近期不斷向伊德利卜地區增兵,擺出了要重新和敘俄聯軍較量一場的強硬姿態,同時也是安撫其麾下的伊德利卜叛軍武裝,後者之前因為土耳其籤署和俄羅斯的停火協議十分不滿,多支極端武裝揚言要和土耳其「切割」,甚至出兵襲擊土耳其部隊,而據最新報導,土耳其盟友已經公開造反
  •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
    【環球網報導】「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外媒:俄敘集結重兵,誓要剷除土耳其盟軍
    對此,俄敘聯軍忍無可忍,再度下定決心剿滅親土武裝分子。11月20日,希臘 Pentapostagma網報導稱,俄敘聯軍已重兵集結,要發起對叛軍武裝的最後一戰。俄羅斯與敘利亞兩國總統普京、阿薩德正在忙於軍事準備,以對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省的親土叛軍武裝發動最後一戰,其目的是決定將其進行徹底的剿滅,同時也將挫敗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戰略計劃。
  • 俄土聯合巡邏草草結束,僅前進三公裡,HTS依然佔據俄敘聯軍地盤
    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制定的伊德利卜停火協議已生效,零星的炮擊並未對整個停火產生太大影響,但在俄土兩國劃分的伊德利卜勢力範圍方面,顯然遇到了很多問題,根據俄土之間的協議,M4戰略公路以南歸俄敘聯軍控制,但問題在於,M4戰略公路以南部分地區被HTS極端武裝控制,土耳其方面將HTS武裝稱之為所謂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勇士前線「逆行」,後方全力護航
    2月27日上午,在省政府會展樓大廳裡,忙著協調對接我省採購瓜菜發往湖北省的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建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截至2月26日,我省已陸續給湖北發送13批次共4127噸瓜果蔬菜、肉禽蛋等農副產品,讓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醫護人員及當地人民能吃上海南的農副產品。  這些農副產品僅是我省為援助湖北一線醫療隊所做的物資保障工作之一。
  • 美國依然賊心不死,秘密在敘訓練武裝分子,俄土軍人遭襲受重傷
    眾所周知,過去幾年美國在敘利亞沒有佔到太多便宜,反而因為投入巨大最終空手而歸感到懊喪,可即便如此,因為敘境內反對派武裝的大面積潰敗,美國已經失去了繼續幹涉敘利亞戰事的機會,因而除了還在扶植敘東北部地區的庫德武裝外,美軍僅在敘東南部的坦夫地區附近保留了一定駐軍,試圖等待新的插手敘利亞的機會
  • 600輛戰車4萬名士兵全部就位,這次俄不擔心了
    不過,俄羅斯也不是孤軍奮戰,據俄塔斯社報導稱,俄羅斯又等來了強援,600輛戰車120架飛機4萬名士兵已全部就位,隨時待命。 報導中提到,白俄羅斯方面表示,如果任何一國的軍隊試圖經過白俄羅斯境內,或者是白俄羅斯周邊,對俄羅斯發起打擊,白俄羅斯6萬大軍將會即刻參戰,與俄羅斯共同抵抗強敵。
  • 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近日在接受《杜姆斯凱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並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有分析認為,在美國不斷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支持的情況下,俄烏衝突有不斷升級的趨勢。    烏軍做戰爭準備    按照內茲帕帕接受採訪時的說法,烏克蘭軍隊正在全面備戰,並等待俄羅斯軍隊因為克裡米亞淡水問題首先打出第一槍。
  • G20峰會,默克爾、埃爾多安要做俄烏間的調停人?
    截至28日,俄法院已經批捕引發刻赤海峽衝突的全部24名烏克蘭軍人,羈押期限2個月。基輔政府29日大聲向西方求援,總統波羅申科通過德國媒體邀請北約軍艦進入亞速海,烏海軍司令則表示將請求土耳其「禁止俄軍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據烏克蘭媒體報導,俄方已經「封鎖了亞速海烏克蘭港口」,有35艘船隻因俄方封鎖出現滯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猿」來如此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它在中國是一種傳統而純粹的象徵,既代表詩家或哲人超凡脫俗的理想,又充當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神秘紐帶。」
  • 海南日報數字報-赤膽忠心 浴血瓊西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曉君 賈磊 特約記者 劉釗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中收藏著眾多承載革命歷史的紅色文物。這些文物勾起了人們對炮火連天的戰爭歲月的回憶。其中,一個背帶殘缺的舊公文包尤其引人注目。「這是開國少將馬白山生前使用過的公文包。」
  • 美妖魔化俄「波塞冬」潛航器
    對此,俄軍事專家稱,俄羅斯研發的這種先進武器系統主要用於防禦,如果美國沒有進攻俄羅斯計劃,就不必害怕「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或推動核軍控條約延期俄《觀點報》報導稱,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能夠攜帶當量為數百萬噸級的核彈頭,悄無聲息地穿越太平洋進入美國本土附近發起戰略打擊。
  • 海南日報數字報
    一個是瓊海的塔洋,因聚奎塔而命名,經常來往於瓊海與文昌之間,無數次與聚奎塔擦肩而過,只知道這座古塔有上百年的歷史,但是未曾走近它。  2012年春節之後,聚奎塔依稀還飄著香火的味道,走近它,才知道這座矗立在田洋上的古塔已經在風雨之中佇立了四百多年,是海南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赴天涯海角 許一生諾言
    5月16日下午,海南日報記者電話連線山東省濟寧市兗礦新裡程總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袁孟,這名從小嚮往大海,嚮往陽光沙灘的男護士,已經著手做起旅遊攻略,借著這次到三亞辦婚禮的機會,他要帶愛人去喝最新鮮的椰子,吃最豐盛的海鮮大餐,還要去海邊手牽手吹風踏浪……  手術臺上「相見不相識」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許多準新人的結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