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穿越?

2020-12-15 科學聲音

要把這個問題給講清楚,最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把時間到底是什麼給講清楚。

時間到底是什麼

大概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對於時間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歇過。古代的智者有過很多精彩的論述,比如,

孔老夫子站在泗水邊,望著奔流的大河,留下一句著名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的意思是說,時間就像連綿不斷的河水,晝夜不停地在流動著。與孔老夫子類似,英國的大物理學家牛頓也把時間比作河流,永不停歇地流逝。時間的流動似乎是獨立於人的感受之外的存在。對每個人來講,流逝的速度都是一樣的。我們只能在時間的這條大河裡隨波逐流。我們是沒有辦法改變這條河流的流速的。牛頓的時間觀念被後人稱作「絕對時空觀」,在這種觀念之下,時間旅行當然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德國的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不認同牛頓的思想。他認為,時間不過是一系列事件的順序排列罷了。假如沒有任何事件發生,時間也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們誰對誰錯呢,一時間眾說紛紜。但是,僅僅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去討論,基本上也只能泛泛地空談,對於解決實際問題來說,似乎也沒有太多的幫助。

當時間走到了二十世紀初,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有一個不起眼的三級專利員也開始思考起了時間的問題。他就是愛因斯坦,正是他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時間觀念。愛因斯坦的核心理念是,去糾結時間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沒有意義,人類的語言是無法準確描述時間這樣的事物。研究時間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換個思路,我們只關心怎麼測量時間,而不去糾結於時間到底是什麼。

至於時間到底是什麼,根本就不是人類的語言所能夠描述清楚的,但我們可以把時間測量的方法定義出來,那麼測量出來的值就是時間的數學意義,就能夠指導我們對世界作出預言。

把這個概念理清楚了後,很多事情一下子就變得豁然開朗了。

那麼到底怎麼測量時間呢?

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精確周期性運動的東西都可以用來測量時間,只是測量精度的不同而已。例如,

用心跳就可以測量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創造一個時間單位叫「跳」,然後我們就可以說火車從 A 地運行到 B 地需要多少跳。只不過這種測量方式就會顯得很粗糙,因為每個人心跳並不是都同步的,有些人快有些人慢,而且就是同一個人的心跳也時快時慢,所以,用心跳來作為時間單位就太粗糙了,不合適。我們也可以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測量時間,這就精確得多了,那麼一次東升西落的時間單位就可以記作一天;我們也可以用鐘擺的來回擺動來測量時間,擺動了多少個周期,就是多少個時間單位。總之,一樣事物的周期性運動越是穩定、精確、快速,用它來測量時間,得到的數值精度就越高。

光速不變

接下去,愛因斯坦就根據前人做出的很多物理實驗的結果,做出了一個開天闢地的大膽假設,這個假設現在很多人都能郎朗上口,對的,就是光速不變,準確地說就是真空中的光速永恆不變,而且還有一個定語,無論你用什麼方式去測量,也無論你用於測量光速的物體自己本身處在怎樣的運動狀態,在排除了測量物本身的誤差後,得到的數值總是不變的。只要採用的測量方式不變,真空中光速的數值就不會變。

說實話,絕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我上面這段很是繞口的話之後,並沒有什麼感覺,甚至根本就沒有領會為什麼我們說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甚至是離經叛道的假設。不舉具體的例子是很難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講淺顯的。

舉個例子

我要藉助一個具體例子給你再講一遍愛因斯坦的大膽假設。現在,我們手裡有兩個鐘擺,它們倆是嚴格同步擺動的,我現在把這兩個鐘擺

一個放在地面上,一個放到一艘宇宙飛船上,宇宙飛船的飛行速度接近光速,在飛行的時候,飛船開了大燈,一束光從宇宙飛船的頭上照射出去了。愛因斯坦的假設是,不論是用地面上的鐘擺來測量這束光的速度還是用飛船上的鐘擺來測量光的速度,都應該是一樣的。速度的計算公式是,距離除以擺動的次數。

你可能會說,速度不是距離除以時間嗎?別忘了我們不知道時間是什麼,我只是用來回擺了多少次來代表時間。擺動的次數多,我們就認為時間長,擺動的次數少,我們就認為時間少,我們只關心怎麼測量時間,不關心時間到底是什麼。

於是,站在地面上的你就會發現,那束光離地面上的鐘擺的距離增量,總是會大於那束光離飛船上的鐘擺距離增量,因為飛船上的鐘擺也在和光一起朝前運動。這樣一來,如果愛因斯坦的假設是正確的,結論就很奇怪了,要保證距離除以擺動次數的數值始終保持相同,就必然要求兩隻鐘擺的擺動周期不相同了。可明明兩隻鐘擺都在地面上的時候擺動周期是嚴格同步的啊。

穿越到未來

你也可以把剛才這個例子中的鐘擺換成自己的心跳,假如你站在地面上,你的雙胞胎哥哥在宇宙飛船上,那麼當你的心臟跳動了 100 次時,你哥哥的心跳可能只跳動了 10 次,具體是多少下,要看飛船的運動速度有多接近光速。

這個結論對於當時的物理學家們來說,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這也就意味著,時間不是永恆不變的,是有可能隨著相對運動的速度不同而變化的。飛船上的一天有可能等於地面上的一年。

所以,用愛因斯坦的觀點來看,穿越到未來這種事情是有可能真實發生的,只要運動的速度足夠快,就能想穿越到未來什麼時候就可以是什麼時候。請大家注意一點,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只要你比別人運動的快,你的時間在別人看來就會更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哪怕你騎個自行車,也相當於在向著站著不動的人的未來穿越,只不過穿越的時間很少很少而已。

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在科學界被稱為「狹義相對論」,在剛剛提出的時候,那當然是遭到了一片的反對聲。因為這個結論非常的反直覺,不論是哲學家還是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自古以來都認為時間就是永恆流逝的,是獨立於我們的物質世界之外的東西。還有一個原因,畢竟愛因斯坦的這個理是建立在光速不變這個假設上的,只有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後面的所有推論才是成立的,而這個假設到底是不是真的成立呢?至少在愛因斯坦剛剛提出理論的那會兒,大多數科學家是不贊同的。

但是,科學結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可以得到實驗的檢驗。不論多麼怪異的結論,只要這個結論是可以被檢驗的,那就好辦,是對是錯,實驗證據來說話。假如實驗的結果與理論預測的結果一致,那麼就可以反過來證明愛因斯坦做出的大膽假設是正確的。其實,要作出一些大膽的假設並不難,膽大的人很多,但是要根據這個假設作出能夠被實驗檢驗的預言就非常難了。這也是判斷科學結論和非科學結論的一個標準。

那麼,科學家們是否成功驗證了狹義相對論呢?穿越到未來有實驗證據嗎?

答案是有的。

第一次實驗是 1971 年,科學家們準備了兩組跳動周期完全一樣的原子鐘。

一組停留在地面一組搭乘航班做環球飛行當飛機停下來後,兩組原子鐘記錄下來的跳動次數果然不同,而且具體的數值與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值非常接近。你也可以把原子鐘的跳動想像成自己的心跳。後來,各種各樣更加精確的實驗被陸續完成,全都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空間冷原子鐘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回到過去是不是也有可能呢?這才是更有意思的話題,也或許才是你真正想知道的。

回到過去

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向前穿越到未來是完全有可能的,那麼,能不能找到某種途徑回到過去呢?這個問題遠比穿越到未來要複雜的多。

1985 年,著名的天文學家、科普達人卡爾·薩根寫了一本科幻小說,這是他一生中的唯一一本科幻小說,名字叫做《接觸》(Contact)。在這本小說中,因為情節需要,女主角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抵達銀河系的中心,並且環遊銀河系,所以,他需要設計一個時空穿越的基本原理。

卡爾·薩根是一個科學家,他對自己的幻想要求很高的,所有的幻想都要找到科學依據。

有些科學愛好者聽到這裡,可能馬上就會想到,超光速不就行了唄。確實,有很多科幻作家喜歡用超光速運動來穿越,但是作為嚴謹科學家的卡爾·薩根可不會這麼幹,因為超光速運動違反了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用超光速來實現穿越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一開始,卡爾·薩根的設想是從一個黑洞跳進去,從另外一個白洞噴出來。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計算出來的一種奇特的天體。這個天體的表面引力非常大,以至於光都逃不出去。因此這個天體是烏漆嘛黑的,很難被發現。

愛因斯坦在 1915 年推導出了廣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把引力解釋為時空彎曲。地球繞著太陽轉也可以解釋為地球在彎曲的時空裡走了一條最自然不過的路線。就像皮球滾下山坡,皮球也會自己找到一條最合適的路線一樣。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黑洞,你把太陽周圍的時空想像為一個碗,地球就像一個小球在裡面貼著碗壁轉圈圈。

而黑洞不是個碗,是一個漏鬥,如果小球已經掉進了中間的洞裡,任憑小球轉的多麼努力,也無法避免一直掉下去的命運。

無論是碗也罷,漏鬥也罷,都是愛因斯坦場方程計算出來的一個解,實際上,這個場方程組可以有無數個解。

愛因斯坦-羅森橋

1935 年,愛因斯坦和美國的助手羅森兩個人計算出了一個有趣的解,這個解就好像是個沙漏的形狀,相當於一個黑洞和一個白洞的漏鬥喉部對接起來,這個結構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在這個結構中,似乎可以從一個時空點,跳躍到另外一個時空點,說通俗點就是時空的穿越。大家注意,我說的時空點跳躍就已經包括了時間和空間的跳躍。

愛因斯坦-羅森橋

卡爾·薩根當然是知道愛因斯坦-羅森橋的。他在寫小說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設想,從一個黑洞跳進去,所有物質都壓向黑洞中間的奇點,然後從另外一個白洞裡噴出來。這不就實現穿越了嗎?因為卡爾薩根的本職工作並不是理論物理,他自己有點吃不準,於是他就去請教好朋友基普·索恩。這位基普·索恩就是 2017 年因為發現引力波而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索恩認為,愛因斯坦和羅森計算出來的那個結果是沒辦法搞穿越的,喉部是堵死的,要想搞穿越只能靠蟲洞,說白了就是把喉部撐開,否者任何物質都無法通過,只有蟲洞,才有可能實現回到過去時間點的想法。

卡爾·薩根聽取了索恩的意見。這部小說非常成功,拿下了科幻界的最高獎——雨果獎。後來還拍成了電影,成了科幻史名著。索恩和他的學生也因此激發起了對蟲洞的興趣,這才有了後來的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 卡岡圖雅

1988 年,索恩和學生莫裡斯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文章發表在了《美國物理學》雜誌上。這本期刊的名頭聽上去很大,"國字號"的,其實只是給物理教師看的半科普雜誌。經過他們的計算,搞出了一個真的可以穿越的解。似乎時空穿越是有物理學理論支持的。但是大家還是別高興的太早。索恩的蟲洞需要一樣特殊的物質,也就是負能量物質

我們看到所有物質都是具有正能量的,正能量會使得時空彎曲,能量越集中,那麼彎曲就越是厲害,黑洞就屬於時空被完全封閉了起來。負能量物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種物質,它的作用剛好相反。因此蟲洞的喉部是可以用負能量撐開的,撐到足夠大,才能允許一個人鑽過去。但是,根據計算,撐開一個半徑 1 釐米的蟲洞,就需要地球質量的負能物質。

1 釐米的蟲洞是不能用來穿越的,只能用來偷窺。即便撐開一個幾十米的蟲洞,也不能用來穿越。假如人離開管壁距離不夠大,是會被撕碎的。起碼直徑要達到一光年這麼粗才能安全地穿越。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以想像的能量,因為哪怕要撐開一個半徑 1000 米的蟲洞,就需要相當於整個太陽質量的負能物質了。不過,從理論上來說,基普索恩計算出來的蟲洞是個穩定存在的蟲洞,這種類型的蟲洞叫做"洛倫茲蟲洞"。你從洛倫茲蟲洞穿越,相當於抄近道走捷徑,但再短的捷徑也還是要花時間才能通過。

還有另一種"歐幾裡得蟲洞"。這種蟲洞描述起來就像科幻小說裡面的"瞬移",突然發生突然消失。歐幾裡得蟲洞需要極強大的磁場。只有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周圍大概能有這麼強大的磁場,但是我們顯然沒辦法去中子星邊上檢驗一下。

因果律——邏輯上的悖論

雖然基普·索恩認為蟲洞可以讓人回到過去,但是反對這種想法的科學家那就更多了。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回到過去會發生邏輯上的悖論,因而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著名的"外祖母悖論"。假如你穿越回去,趁著你的外祖母生孩子之前殺死了她,那麼,既然你母親的母親都不存在了,怎麼會有你的出生,又怎麼能有你回到過去殺死外祖母呢?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

外祖母悖論

所以,已故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認為:

我們的宇宙依賴於因果律,一定有某一條我們尚不知道的物理定律在保護著時序不被打亂,也就是說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是無法完成的。

然而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辯護說,我們堅信蟲洞的存在,也相信回到過去是可能的。邏輯矛盾也並不是完全無法解決,或許有這樣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自由意識喪失說。就是說啊,你回到過去之後,就會完全被歷史所控制,你就會像一個不受自己支配的演員,只能按照寫好的劇本演戲。第二種:時空交錯說。就是說,你回到的那個時空和真實的歷史時空是平行糾纏在一起的,但永遠不可能相交,你可以看見歷史,但不能影響歷史。是的,只能看,不能摸。第三種:平行宇宙說。就是說,當你幹下了任何改變歷史的事情時,宇宙就分裂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在我這個宇宙中希特勒最後自殺了,在你那個宇宙中希特勒最後成了全世界的偶像。時間旅行者大會

但你可能也會跟我一樣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是沒有能力製造時間機器的,但是未來人呢?

如果在遙遠遙遠的未來有人造出了時間機器,那麼,那個人是不是就有可能乘坐時間機器回到現在或者以前的時代呢?但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這樣的未來人呢?歷史上也從未記載有未來人光臨。假設未來無限遠的話,假設時間機器確實可以造出來的話,那麼概率再小也應該有未來人回來了啊。

有這個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呢~

2005 年,為了慶祝國際物理年,同時也是為了慶祝相對論誕生 100 周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一場「時間旅行者大會」,舉辦方鄭重地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邀請未來的時間旅行者光臨會場,並且攜帶未來的物品作為證據。大會開了一天,確實來了很多「旅行者」,可惜沒有一個能讓人相信是「時間旅行者」。這些旅行者都辯稱時間旅行只能光著屁股旅行,就像施瓦辛格扮演的終結者那樣,所以他們沒有信物。

你別笑,這還真是支持回到過去派遇到的大麻煩。為此,有些科學家就猜想,或許,回到過去最多只能回到時間機器製造出來的那一天,時間機器就相當於是一個路標,沒有路標的時代就再也回不去了。

目前來說,是否能反向時間旅行依然是一個世界未解之謎,人們對時間的本質也還有很多的爭論。比如

時間箭頭只有一個方向到底是不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宇宙法則呢?到底有沒有一條自然法則在保護著宇宙中的因果關係呢?這一切都在等待科學的解答。

相關焦點

  • 穿越時空這麼久沒實現,它被什麼限制了?或是這3點原因!
    穿越時空這麼久沒實現,它被什麼限制了?或是這3點原因!受科幻大片的影響,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穿越時空,改變世界。每個人從誕生起,意味著生命的開始,經歷幼年、青年、中年、老年,最終走向死亡,人的壽命是有限制的,無法穿越過去去往未來。穿越時空這麼久沒實現,它被什麼限制了?或是這3點原因!限制穿越時空的3大難題說起穿越,很多人對它的真實度半信半疑,如果它不可能實現,為什麼很多電視中還有這樣的情節呢?
  • 人類或早已實現穿越?時光機被曝光後,為何卻因為其它原因消失?
    人類能否利用它穿越?科幻電影當中常常提到過一種裝置,那便是「時光機」,通過神秘的時光機可以隨意穿梭到過去和未來,我們在看完電影後也想要一臺和電影當中的時光機,除了時光機之外,還能通過蟲洞實現穿越,很多人在猜測在現實生活中能否有可能發明一臺時光機?在大家討論的時候,一位網友說到時光機早已被發明出來,只不過因為某一些原因無法將它公布,這到底是何原因?
  • 假如穿越回白堊紀時期,人類會遭遇什麼災難?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搜索來看看,我們現在先來回憶下該劇的「開掛神器」——傻妞手機。故事的背景設在2046年,那時候人類文明已經上升到全新的高度,科學家們發明出一款人工智慧手機,取名為「傻妞」。傻妞可以在手機模式和人工模式之間自由地切換,具備諸多強大功能。其中最驚豔的要數「時空穿越」功能了,只要向傻妞手機下達指令,它便能帶著你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由往來。
  • 火星救援:火星上種土豆,什麼時候可以實現?
    他具有科學精神,他相信科學可以解決問題。他自己一個人時就說:「我要用科學殺出一條血路(I’m gonna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你解決一個問題,然後解決下一個。當你解決了足夠多的問題,你才有機會回家。所謂藝高人膽大,所以他才不那麼慌。沒有水嗎?點燃氫氣;沒有吃的嗎?在火星土壤和自己的糞便裡種感恩節土豆。
  • 「曲率引擎」是什麼?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最近,有一位粉絲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曲速引擎是什麼?能否實現呢?」,筆者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決定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科學家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多設想,首先,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或許在未來人類可以利用更加高效的能源時,就可能實現亞光速飛行甚至是超光速飛行,這些假想中的能源有「反物質」,甚至還有「暗能量」,可是如何利用這些能源,又應該用怎樣的材質才能造出可以承受這麼高速度的飛船?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 時間漏洞是什麼?時間漏洞存不存在?人類可以穿越時空嗎?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想要的是小叮噹的時光機,而時光機可以隨心所欲地穿梭時空,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漫畫裡的,但是現實社會中有誰能提出一個能隨心所欲地穿梭時間的時間漏洞,到底是怎麼回事?隨我一起來看看吧!時間上有什麼缺陷?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重力會使時間變慢。
  • 人類到達比鄰星需要多久?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實現星際航行?
    雖然人類是一個誕生在地球上的種族,但是人類從來沒有停下探索外太空的計劃。50億年之後太陽會膨脹到地球軌道,那時候地球的環境將變得不適合居住,所以我們遲早要離開的。本期節目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星際旅行?
  • 如果人類穿越到時間盡頭,那麼會看到什麼
    穿越到時間盡頭會發生什麼? 和所有的生物一樣,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有一天我們會死去,所有的一切也都會逝去,地球、太陽乃至整個銀河系,但現實世界本身呢?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特別的問題,穿越到時間盡頭會發生什麼。你對真相很痴迷嗎?你總是充滿好奇嗎?那就關注我的欄目觀看更多相關節目吧。
  • 為什麼神奇的莫比烏斯環可以實現穿越時空?
    今天院長告訴大家克萊因瓶是可以裝滿的,在用實驗告訴你莫比烏斯環怎樣可以穿越時空,不只是時間,還有空間。那麼在講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叫做莫比烏斯環,然後在往後推什麼叫做克萊因瓶。   而克萊因瓶是立體瓶子的內部,就是瓶子的外部,所以說,二者是有關聯的,那麼我們先講一下莫比烏斯環穿越時空的性質。時空就是時間和空間。先講時間,時間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是一個確定的科學。復仇者聯盟中就曾經講道過這個理論體系,但是並沒有細講出來。在電影裡面,滅霸打了一個響指,很多人變成粉末飛逝之後,所有人都在找回到過去的方法,就是想回到過去改變現實嘛!
  • 男子自稱來自2030年,還拿出了證據,難道時間穿越真能實現?
    時間穿越真的是一個很誘人詞彙,是無數人的夢想,如果我們能有穿越時間的能力,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謂的遺憾和錯誤了,我們可以無數次穿越到過去修正我們的錯誤,那麼問題來了,當現在的我們回到過去的時候,過去的我們還是存在於那一個時空的,如果改變了過去的事情,會不會產生蝴蝶效應,未來的我們就不存在了
  • 我們可能無法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通過幻想實現穿越,這就是現在
    我不止一次想過,如果孔子、老子、孟子、孫子、祖衝之、張衡、華佗、李時珍、秦始皇、李世民、武則天、康熙、曹操、諸葛亮、關羽、周瑜、石、王昭君、丟辛的故事、等,都可以留下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視頻圖像,那會是什麼樣子,我很想看看他們當時是怎麼生活的。
  • 人類穿越回侏羅紀時期,可以打敗恐龍嗎?打贏了也不是好結局
    侏羅紀是一個溫暖潮溼適宜生存的時代,那麼有人就有疑問了,如果人們在侏羅紀生存,可以活下來嗎?如果是一個原始人穿越回去侏羅紀,估計一下就被恐龍踩扁了,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擁有目前高科技的文明社會的人類穿越回去,存活的機率有多大?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是我們的敵人,閉眼就可以猜到一定是龐大的恐龍。看過一些科幻片的朋友可能想到一些人們制服恐龍的畫面,比如使用麻醉劑。
  • 時間穿越能實現嗎?專家找到3種方法,霍金卻警告別回到過去!
    時間穿越能實現嗎?專家找到3種方法,霍金卻警告別回到過去!人類是三維空間中的生物,可以沿著維度前進和後退,無需受到限制,想做任何事都可以隨心所欲。人類是一種求知慾極高的高等生命體,對未知領域懷著濃烈的好奇心,拋開三維空間不談,四維空間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這一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很顯然四維空間比三維空間高了一個維度,雖然只高了一個維度,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在霍金生前,對時間有過自己獨到的見解,在他的認知中,時間完全可以穿越,時間穿越是有方向性的,只能朝著未來穿越,無法逆流。
  • 人類什麼時候能達到光速?僅是實現音速,就需付出巨大代價
    筆者-小文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除了生活環境的變化外,還有一樣東西是與時俱進的,那就是速度,無論是人類的生活節奏還是交通工具的速度,都在不斷地加快,而在不久的將來,人類還將挑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
  • 人類在什麼時候可以造出富有人類「感情」的智慧機器人?
    機器人按照從低到高的發展,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示教再現機器人,可以完成規定的一些動作;第二代已具有聽覺、視覺、觸覺等功能;第三代則有智能,它能根據感覺到的信息,進行「思考」、「推理」,並做出「判斷」和「決策」,即不用人參與就可以完成一些複雜的功能。顯而易見,即使到了第三代機器人,也難以表達人類的各種情感,如喜怒哀樂、吃驚恐懼等等,而這些情感的表達正是人類智能的重要標誌。
  • 神奇寶貝:有特殊能力的小精靈,一個百變,一個可以實現願望
    主講人:豪哥每一個神奇寶貝的身體中都蘊藏著強大的力量和無窮的潛力,而神奇寶貝競技就是最能展現它們的舞臺,而在競技戰鬥之外,神器寶貝們還會運用它們身上獨有的超能力,與人類一起工作還有神奇寶貝能夠讓自己和其他人穿越時間,這就很神奇了,擁有這個力量的神奇寶貝更少,有雪拉比和帝牙盧卡。
  • 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穿越時空,但科學家警告,最好不要回到過去!
    過去的已經過去,永遠再不會重來;未來在遙遠的地方,他該來的時候就回來,但絕不會提前一秒鐘到你的眼前!那麼過去未來真的是無法穿越的嗎?我們也知道,這是目前最火的一個話題,在無數的影視劇中,時空穿越是最令人著迷的。那麼真的有辦法實現時空穿越嗎?科學家們認為,從理論上來講,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時空的穿越。
  • 3種方法可以穿越到未來,霍金認同時間穿越,但警告不要回到過去
    然而,我們人類目前可以憑藉以下三種方式穿越時間去往未來一 亞光速飛船在相對論中已經表明,宇宙中時間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的時間流逝就會快一些,而有些地方的時間流逝得就會慢一些。如果我們沒有亞光速的宇宙飛船那我們去往黑洞的想法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我們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也是在一千一百光年之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想到達黑洞,那就要利用蟲洞來進行空間穿越了。當通過蟲洞到達了黑洞之後,我們的宇宙飛船可以在黑洞外面圍繞著黑洞飛行。
  • 美國一男子自稱從未來穿越,2749年人類只剩3億人?
    「穿越」這個詞在中國興起的時候大概是本世紀初的時候吧,還記得小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穿越劇興起。最早的《神話》到後來的各色各樣的劇本,穿越話題可謂是爛大街。而很多自稱是「穿越者」的人也是越來愈多的出現子啊社會公眾視野裡。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更深入地研究結局——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意味著什麼?整個故事講述了什麼?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