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莊家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目前在我國種植者中,幾乎都會使用化肥。化肥用的好,可以有效提高種植的產量和品質,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品質不佳,產量不高,甚至會造成作物死亡。今天整理了一些化肥使用的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1、化肥是化工品,對人類和環境有害,對嗎? 很明確的說:不對!為什麼呢?化肥本身是植物可以吸收的物質,化肥是無毒的,本身所含的氮、磷、鉀、硫、等,與我們體內存在的營養元素相同。化肥中的元素,都是來自於空氣和土地,是天然的物質。化肥的生產只是將自然界的氮、磷、鉀轉化為作物可吸收的物質的過程。合理的利用化肥是沒有害的,但是實際應用的時候,我們都是憑經驗施肥,因此才會導致某些肥料施用過量而引起對環境的破壞。
2、只用化肥能種植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比如有很多植物,可以使用水培,也能正常生長。但是還是建議使用有機肥,因為實際應用中往往無法合理的利用化肥,就會導致土壤板結、酸化,等問題,同時劣質化肥還是土壤中有害重金屬的一個重要汙染源。因此使用有機肥,可以避免此類的問題。 3、硫酸銨、尿素都是氮肥,氯化鉀、硫酸鉀都是鉀肥,可以隨意選用它們嗎? 不可以!因為不同肥料含有的元素不一樣,化學性質也不一樣,對作物的影響也不一樣。硫酸銨是生理酸性肥,施用到土壤中後,會使土壤酸度增加。尿素是中性肥料,對土壤酸鹼性沒有影響。氯化鉀和硫酸鉀雖然都是中性肥料,但氯化鉀含有氯離子,而有些植物對氯離子非常敏感,當吸收量達到一定程度,會明顯地影響產量和品質,這些植物稱為忌氯植物,如柑橘、草莓、菸葉等。因此在施肥時,還是應該針對土壤與作物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肥料種類。
4、化肥可以隨意配合混用嗎? 不可以!不同肥料的化學性質不一樣,混合在一起會發生化學反應,影響施用效果。如硫酸銨、過磷酸鈣等,溶於水中呈現酸性或弱酸性,稱為化學酸性肥料;氨水、碳酸鉀等,溶於水中呈現鹼性或弱鹼性,稱為化學鹼性肥料;碳酸氫銨、硫酸鉀、硝酸鈣等,溶於水中呈現中性或接近中性,則稱為化學中性肥料。酸性肥料不能與鹼性肥料混合使用。如硫酸銨不能與氨水、草木灰混用,過磷酸鈣不能喝草木灰、鈣鎂磷肥等混用。 5、存放了兩年的尿素還可以用嗎?還有肥效嗎? 可以用,目前國家沒有化肥保質期規定,只要貯存得當,包裝袋不破損、不被雨淋、不受潮、不與鹼性物質混放,一般都是可以長期儲存的。比如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等這些化肥可以存放20年。不過當前化肥購買都很方便,因此沒必要去囤貨。
不可否認,農業肥料的使用,化肥一直都是佔主導地位。但是長期化肥的濫用,不但造成了土壤板結、沙化、肥力下降等問題,同時亞硝酸鹽在農田和地下水沉積,對人畜造成危害。因此近幾年,國家一直提倡使用有機肥,逐步代替化肥。但是這樣一來,種植成本增加了,至於種植者能不能接受高成本投入,還要時間去驗證。個人認為,在未來農業種植中,化肥肯定還是主角,只要解決了如何合理施肥,減少負面的影響,同時不斷解決目前有機肥成本高、肥效低、費時費工等問題,合理配合使用化肥和有機肥,使土壤肥力逐步恢復,產品質量逐步提高,生產效益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