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普惠AI新實踐:當AI模型遇見藝術,走入社區

2020-12-18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12月5日,2020年「去!設計社區節」展覽於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幕,設計互聯開館館長奧雷伯曼(Ole Bouman),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副總裁袁晶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2020年「去!設計社區節」展覽開幕式合照

作為第四屆社區節的特別單元,華為雲與設計互聯聯合主辦的 「AI!社區智造局」工作坊,其成果以展覽的形式在社區節亮相。《蛇口咩都同雷》《2020.11.27》兩件互動藝術裝置,由零AI經驗的建築系學生融合華為雲技術製作,讓AI和蛇口、建築、藝術、設計互聯。

深入社區,把AI作為一種方法

「AI!社區智造局」工作坊歷時3周,參與者來自深圳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高校,旨在探索雲與AI時代的社區新營造守則,沉澱更多交叉學科知識,迸發多元創新力,讓AI為社區「智造」。

奧雷伯曼(Ole Bouman)指出:「工作坊是社區藝術與建築營造實踐上開闢的創新合作,AI作為一種方法,可以為人、社區、建築的連接提供新的方向。」

設計互聯開館館長奧雷伯曼主持開幕式

設計互聯所在地蛇口是深圳乃至中國最先鋒的區域,始終擁抱變化。參與者以蛇口片區作為調研切入點,學習雲與AI知識,基於各自的研究背景,從不同維度提出裝置設計的方案:利用AI對人臉做情緒識別,驅動漁網裝置,漁網根據來訪者情緒變化而起伏和變幻顏色;在海上建造可漂浮的「BOX」,對船的形象與汽笛聲音進行多模態的學習識別,並作出反應;用華為雲存儲能力建立蛇口聲音博物館並建立白噪音的AI識別模型;採集蛇口市場居民運動軌跡用AI轉譯成為藝術裝置的運動軌跡等。方案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業界專家、學者從AI技術、學術、藝術和社會價值四個維度評選出兩個最優方案——「蛇口咩都同雷講」及「2020.11.27」。

多方協作,AI藝術裝置落成優選方案在多方的支持下製作完成,設計互聯邀請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作為藝術顧問,指導學生進行方案設計與藝術表達,華為雲技術團隊指導學生上手使用ModelArts 零代碼AI開發、運用HiLens Kit端雲協同設計,通過1周時間藝術裝置落成。

袁晶在社區節開幕致辭中說:「融合AI的藝術裝置令人驚喜,華為雲AI開發平臺命名為ModelArts,我們希望真正讓AI模型和藝術形成碰撞和融合,期待ModelArts能成為更多藝術家的夥伴。」

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副總裁袁晶致辭

其中,「蛇口咩都同雷講」藝術裝置的緣起於調研中遇到的一個「老蛇口」家庭,50年代出生的陳炳有是漁一村的村民,他曾在船隊的父親告訴他漁村過去的事情,八零後的子女則回憶起吃住都在船上的童年時光。這些蛇口故事成為了小組創意的起點,從蛇口人的「記憶」與「日常」出發,進行蛇口聲音的數據收集與共享,達屬於不同年代人蛇口故事。

「蛇口咩都同雷講」藝術裝置

小組將收集到的蛇口故事的聲音素材降噪後上傳OBS(對象存儲服務),運用華為云云建站的方式開放出來。在這個「劇場」裡觀眾也能參與互動,上傳屬於自己的「蛇口之聲」,建立具有開放性的雲上聲音劇場。除了故事,蛇口的日常聲景也具有很高的豐富性,漁港的汽笛、漁市的叫賣、海邊棧道的嬉戲,使用ModelArts可以訓練出一個屬於蛇之聲的AI模型,聽音識別,紀錄獨特的蛇口生活。

藝術裝置「2020.11.27」 將視角聚焦於城市變遷的微縮社區:市場。在城市的變遷中,擁擠、混亂但充滿生活氣息的社區市場正在消失中,大而全的超商成為了主流。走進蛇口市場的那一天,小組開始思考人在市場中的豐富感受:裝置藝術品如何回應社區記憶?

觀眾體驗2020.11.27藝術裝置

小組使用華為雲HiLens Kit在蛇口市場收集視頻素材,在技能市場中選取人形識別模型對素材進行識別,抓取人與檔口距離數據,將人形定位點連成人流曲線,形成立體化呈現,模擬空間體驗。

中國建築學會學生分會秘書長曲菲教授評價:「人的記憶會消散,機器的記憶會長存,從一個浪漫科幻的論點入手,方案生成充滿了對人性的關懷。裝載了AI的藝術裝置再現市場曾經某一天的熙熙攘攘,是數據理性與人文感性一次很好的結合。」

華為雲普惠AI進入千行百業

在開幕活動中,鄰裡議事廳的環節,人類學家馬立安、青年藝術家王瑩等分享各自在社區領域的實踐,華為雲EI企業智能技術總監朱聲高帶來普惠AI的案例分享。

從感知到認知,這些機器智慧正在被逐步開發至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智易停與華為雲HiLens聯合打造的「無感停車管理系統」,引入高效智能的端雲協同車牌識別技術,緩解 「停車難,亂停車,亂收費」等城市交通難題。華為雲與深圳交警合作,建立了道路動態監控體系,檢測交通流量,智能控制紅綠燈,提升通行效率。蘇州市水務局聯合華為雲共同試點打造平江河實時監控系統,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水量、水質和監管等全要素的感知,大大改善了水汙染、亂扔垃圾、亂排放汙水等問題。華為雲醫療智能體的AI輔助CT醫療影像篩查服務,可以幫助醫生在幾秒鐘內確認COVID-19病例,目前這些系統已經部署在40多個國家,100多家醫院,幫助當地國家抗擊病毒。此外華為雲AI還支持對藝術作品進行風格遷移和寫詩等。

華為雲從2018年發布普惠AI戰略,技術演進,「普惠」愈顯重要。作為一種通用技術,AI也走入千行百業,人與AI的協作將逐漸成為各行各業新的工作範式,本次工作坊也是普惠AI理念的新實踐。

12月5日起,融合AI技術的藝術裝置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中庭展出,展期將持續至2021年2月。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華為雲普惠AI新實踐:用AI模型「打包」老蛇口日常生活
    設計社區節」展覽於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幕。作為第四屆社區節的特別單元,華為雲與設計互聯聯合主辦的「AI!社區智造局」工作坊,其成果以展覽的形式在社區節亮相。這些融合AI技術的藝術裝置的展期將持續至2021年2月。
  • 讓AI深入藝術與文化,關鍵是AI工具的「普惠化」
    社區智造局上線,AI融入社區藝術設計如今,年輕人們已經開始了這種嘗試。11月14日,設計互聯與華為雲聯合主辦的「AI!社區智造局」工作坊於深圳蛇口開營。相對業界其他開發平臺,ModelArts是更快的普惠AI開發平臺,涉及數據標註與準備、模型訓練、模型調優、模型部署等AI開發全流程,可以為AI應用開發提供一站式服務。更重要的是,ModelArts是可以讓開發者上手更快、訓練更快、部署更快的全流程平臺。經過簡單的學習,零基礎的開發者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各種AI開發技能。華為雲提供了一站式的AI開發平臺,加速行業AI落地,踐行普惠AI。
  • 華為雲ModelArts,助力雲原生AI敏捷開發
    華為雲攜手深交所、順豐、鬥魚等客戶和夥伴共同探討雲原生技術前沿發展趨勢和行業應用實踐,解碼「新雲原生企業」成長之道。峰會還設置應用敏捷、數據服務、AI敏捷開發和音視頻四個分論壇,來自網際網路、金融、製造等行業300餘位技術大咖和嘉賓出席。作為技術峰會的重頭戲,雲原生AI敏捷開發技術論壇也如期舉行。
  • 華為雲ModelArts 3.0助力行業AI高效落地
    華為雲的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經過2年時間的打磨,歷經3次迭代,ModelArts 3.0帶來了一些實用性很強的新功能和新特性,其中最受開發者關注的莫過於四大「黑科技」。ModelArts 3.0的四大「黑科技」,分別指EI骨幹模型、聯邦學習、模型智能評估與診斷,以及高性能AI計算,可以讓開發者可以更簡單、便捷地在各行業中部署AI。它們究竟神奇在什麼地方?
  • 自主掌控AI迭代,華為雲ModelArts Pro讓模型越用越精準
    12 月 12 日,以「ModelArts Pro——行業 AI 落地新利器」為主題的 DevRun 開發者沙龍·華為雲 AI 訓練營在西安順利舉行,現場的華為雲 AI 專家與百餘位行業客戶共聚一堂,共話如何快速構建 AI 能力,實現 AI 的自主迭代,AI 能力的復用,降低行業 AI 落地門檻。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查看詳情ai.baidu.com/tech/nlp_apply/address飛槳 PaddlePaddle 開源深度學習平臺、零門檻AI 開發平臺 EasyDL、AI 學習與實訓社區 AI Studio 發布多項升級。1.
  • 「ABCD模型」推動AI技術跨越鴻溝,讓AI像水電一樣隨手可及
    從「全場景」的角度來看,華為雲涵蓋了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部署環境。能夠以「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AI技術創新的收益,進行智能轉型,同時也在不斷推動AI技術跨越鴻溝。
  • 華為雲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獲評人工智慧領域最佳產品
    12月18日,2020 ICT影響力峰會·中國軟體大會在北京舉辦,華為雲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憑藉領先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競爭力榮獲2020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人工智慧領域最佳產品」。
  • 華為田奇:華為雲ModelArts會加速AI在行業落地
    據華為雲AI首席科學家田奇介紹,華為雲長期紮根AI基礎技術研究,覆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和決策優化三大AI領域,提出了六大基礎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產生的許多研究成果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逐步部署於華為雲ModelArts,助力行業AI落地。
  • 華為雲想為藝術家提供門檻更低的AI技術
    12月5日,在華為雲與設計互聯聯合主辦的「AI!社區智造局」展覽現場,多個融合了AI技術的互動藝術裝置也同步展出。這些藝術裝置都由零AI經驗的建築系學生融合華為雲技術,在一周之內製作完成。名為「蛇口咩都同雷講」的作品在現場被評為最優方案之一。
  • 從物流單證到行業AI:華為雲ModelArts Pro的探索與重構
    公司接入了盈智科技應用華為雲ModelArts Pro開發文字識別套件。在這個套件基礎上,一個全新的國際物流單證識別只需要3分鐘就能完成。這意味著物流單證可以「出現一個消滅一個」,而不是等待技術人員和服務商用一周多的時間才能開發好。而在新AI能力的輔助下,小白估算了一下工作效率,發現他完成同等單據錄入工作的時間,竟然生生壓縮到了原來的50分之一。
  • 新研究提出StarNet,基於點的對象檢測模型|一周AI最火學術
    3D臉部模型有很多潛在應用。本文為該領域的新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可靠的回顧和介紹。作為一個高質量的3D 臉部模型參考指南,它為這一領域提供了許多令人興奮的開放性研究問題。他們還表明,點雲上的有效採樣方案(零學習參數)足以生成區域提議。採樣是因為它計算成本低,並且具有通過匹配場景的數據分布來間接利用數據稀疏性的特點。研究人員隨後在沒有整體環境或共享信息的情況下處理每個提議的區域。最後,它們完全避免了任何離散化過程,並在其位置上使用本地點雲分類和回歸對象的邊界框位置。
  • 吳恩達等 AI 大佬發表新年寄語
    > 馬蒂納稱,在 7nm 晶片當中,一個筆尖大小的地方,每秒鐘將會執行一萬億次的乘法計算,隨著大型、低成本的、低耗電的設備湧現,人工智慧將藉助這種強大算力幫助我們抵阿爾茲海默症到新冠肺炎等各種疾病的挑戰。
  • 築造AI抗疫防線,百度開源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模型可視化效果,綠框為佩戴口罩的標註,紅框為未佩戴口罩的標註)隨著本周各企業相繼復工,節後經濟開始逐漸恢復,人臉口罩檢測方案成為返工潮中眾多社區、大型廠商、央企的重要需求。如判斷工區員工是否佩戴口罩、人流密集的關口運輸中心如何識別戴口罩的人臉並測溫、佩戴口罩是否也能完成日常刷臉打卡……都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需要解決的真實痛點。
  • AIOpen 預訓練語言模型專刊徵稿
    2018 年 ELMo、BERT 和 GPT 的成功發布,表明了預訓練語言模型(PLM)的成功,隨後又在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在探索更有效的預訓練架構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使用跨模態數據、跨語言數據和結構化知識等方法改進預訓練語言模型,或將 PLM 創新地應用於各種與 NLP 相關的任務。
  • Google AutoML圖像分類模型|使用指南
    訓練「邊緣」模型(可以在任何地方運行的模型)創建邊緣模型的方法基本相同,只需單擊「邊緣(Edge)」而不是「雲(Cloud)」即可。當創建邊緣模型時,你可以優化其速度或精度。因為我想將邊緣模型與雲模型進行比較,所以我決定對精度進行優化。
  • 華為雲AI訓練營即將開啟
    打開APP 華為雲AI訓練營即將開啟 華為雲 發表於 2020-12-21 10:54:13   如果有一個平臺沉澱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場景模型,那就意味著企業面臨的數據難題攻克了大半。企業通過workflow組裝的方式來進行AI服務的開發和落地,大幅度降低AI 試錯成本,而這也是 ModelArts Pro 提供的解決方案。
  • 華為雲MVP高浩:華為雲ModelArts打破AI開發瓶頸
    高浩:華為雲MVP,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曾就職於某研究所集團公司。先後從事大數據開發與數據挖掘工作,擅長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現任江蘇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慧課程研發負責人,「1+X」 計算機視覺應用開發認證(初級,中級)副主編,高級認證講師。
  • 怎樣使用ai製作出玩具模型?詳見具體操作過程
    本篇文章是介紹了使用ai製作出玩具模型的具體操作過程,想要學習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下文哦,相信對大家會有所幫助的。ai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Adobe Illustrator(AI設計軟體)軟體版本:10.0.3 Update圖形圖像立即查看Free AI Viewer(AI文件打開查看器)軟體版本:3.2 免費版圖形圖像立即查看1、用鋼筆畫了一個月亮的輪廓路徑。2、用鋼筆畫出一個星星的輪廓路徑,上面的一張沙發也畫出來。
  • 客戶微細分模型上線華為雲ModelArts,索信達以AI科技挖掘金融數據...
    近日,索信達與華為雲強強聯手,在ModelArts上線索信達客戶微細分模型,這個模型也成了首個上線ModelArts的金融營銷模型。在人工智慧強勢賦能金融業的當下,這樣一個模型的推出,又能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