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魯格啦!
看過《兄弟連》等二戰著名影視作品的觀眾朋友們,肯定都會對一款大名鼎鼎的德軍手槍有著深刻的記憶,毫無疑問,它就是德軍的「魯格P08」(Parabellum P08 'Luger' Handgun)這款造型別致、加工精美的手槍究竟有何特別之處,以致於讓二戰時期歐陸戰場上的美國大兵們,都對它充滿了執念呢?今天軍武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可惜給的不是我
德軍的象徵與大兵裝X的需要
魯格P08手槍的生產時間很長,它在19世紀末由奧地利人「Georg Luger」設計,這也是此款槍械「Luger」魯格外號的由來(與「Luger」相對的還有一家美國的槍械品牌「Ruger」,在中文文獻當中,這兩個品牌經常同被譯為「盧格」或「魯格」而產生混淆,本文所稱的魯格皆指「Luger」),在1904年和1908年,魯格P08手槍分別被德國海、陸軍正式採用,自此開始了其在德國軍隊中的服役生涯。
▲魯格與其發明人,魯格P08
主要存在7.65毫米與9毫米兩種版本
(11.43毫米的並未大量生產)
魯格P08型手槍自1904年進入德軍服役之後,就一直作為德軍軍官和部分士官群體的自衛配槍使用,它的生產在德國軍工系統當中,一直維持到1942年才宣告結束。魯格P08在這段時間裡所積攢的保有量,使得該槍成為了德軍的標誌性配槍。
在2011年上映的戰爭電影《戰馬》當中,雖然出鏡時間還不到一分鐘,但是那支德國炮兵軍官手中的長管炮兵型魯格手槍,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在國外的槍枝售賣網站上,一支《戰馬》同款炮兵型長管魯格P08的售價為6995美金(折算成人民幣超過40000元),在還原歷史的努力上,該劇組的用心程度可見一斑(講道理,戰爭劇的經費就應該花到這些項目上才對啊!)。
▲魯格P08手槍的專利文件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制式半自動手槍,魯格P08手槍在外形上就極具識別特徵,獨特的肘節式閉鎖結構和優良的加工工藝。使得魯格P08手槍,在同時代的軍用手槍當中顯得頗有歐式貴族風範。
▲肘節式閉鎖機構的動作原理
▲魯格開槍瞬間
這樣的結構在為魯格P08手槍帶來了極高辨識度的同時,也為它帶來了結構複雜,易於卡殼,造價較貴的缺點,這使得它最終難以適應大規模戰爭中的生產需要(由於同樣的原因,肘節式閉鎖機構在日後的輕武器設計當中也逐漸沒落)。
▲在電影《辛德勒名單》當中
正是魯格槍的卡殼成為了猶太老人
躲過一劫的契機
就像旋轉的左輪,代表了崇尚狂野的西部牛仔;剛猛的1911,代表了崇尚火力的美國大兵;精緻的魯格P08,在世人眼中就成為了推崇精密的德國軍隊的代名詞。
採用了華麗裝飾的魯格P08,這支槍的前主人即是生活以奢華糜爛而著稱的德國空軍元帥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
▲正在練習使用魯格P08手槍的
德軍士兵
正是由於魯格P08手槍的標誌性作用和極高的外形識別度,使得它最終成為了不遠萬裡,兩度(一、二戰)前往歐陸作戰的美國大兵們,競相繳獲的明星戰利品。無論哪個美國大兵,只要在他的手中握上了一支「魯格」,那麼他也就自然獲得了無限炫(chui)耀(bi)的資本。
「看見沒?魯格!德國造的,我是如何幹掉那個德國老兵才拿到的……」
「看見沒?魯格!德國造的,那個德國軍官是如何被我活捉的……」
「看見沒?魯格!德國造的,那個德國將軍向我投降時……」
▲《兄弟連》中胡伯勒一邊炫耀手槍
一邊吹噓自己槍法準的這一段演繹堪稱「神還原」
能帶回家的戰利品才是好的戰利品
由於美國民間並不禁槍(也就意味著大兵們退伍之後,可以把魯格作為紀念品收藏或是作為商品拍賣);在美軍當中也沒有「一切繳獲都必須上交歸公」的嚴格規定。所以,如果這些大兵們,不從戰場上搜集一點紀念品回家,那簡直是對不起自己。
這些武器雖然也是德軍標配,但是如果隨身攜帶尺寸如此巨大的它們,去轉戰歐陸的各個戰場,那簡直是不能太「累贅」,能帶回家的「戰利品」一定要便於保存、攜帶和郵寄才可以。
二戰時美國步兵的單兵裝備概覽,魯格P08的大小剛好滿足塞進背包裡不是很佔「地方」,隨身攜帶也不是很添「負荷」的程度。
正在查看繳獲的,被德軍掠走的藝術品的美軍101師軍官,這些被美軍「解放」的盟國藝術品,在戰後被歸還給了原所有國,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美軍是不容許士兵私自染指拿回家的。
珍貴的收藏價值,寬鬆的法律的環境與便於攜帶和保存的特性,最終促成了美軍官兵對「魯格P08」的收藏熱情。
參考資料:
《GermanInfantryWeapons》
《stoeger_luger》
《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Persian Lang Luger P08 - full engraved》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
商務合作請聯繫QQ:290141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