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卻裝滿了「鋼普拉」模型玩具。這是日前曝光的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原會計謝屾貪腐案查處場景。7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了一篇題為《濫用公權填私慾 透視公職人員沉溺網絡導致貪腐問題》的專題文章,針對多名涉腐公職人員因為沉溺網絡,不能正確處理愛好與工作、生活的關係而走向腐敗之路的問題進行了展示和剖析。謝屾的案子,就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例。
從表面上看,一屋子的模型玩具,似乎只是年輕人的愛好收藏,與此前某些腐敗案例中的「一屋子現金」「一屋子珠寶」相比,衝擊力相對有限。但事實上,這只是「不懂行」的圍觀群眾的誤解。據報導,謝屾在5年之內,篡改200多人次工資數據,貪汙了300萬元公款,不少錢都用在了這一屋子的塑膠手辦上。事實上,許多高人氣或絕版的進口模型價格極高,憑公職人員的正常收入,一年的閒錢可能也只夠買上幾個,謝屾能有如此巨量的收藏,顯然有嚴重問題。
從《中國紀檢監察報》的報導上看,謝屾的情況不是孤例。一段時間以來,由熱衷網路遊戲、網絡賭博、網絡打賞、網絡動漫等引發的貪腐案件時有發生。涉案人往往沉溺於網絡,樂於為喜歡的玩具一擲千金、為網路遊戲打造最強裝備,也「享受」著暢快淋漓的豪賭人生。他們把人生當「遊戲」,不惜拿幸福的生活和體面的工作下賭注,跨過貪腐的紅線,最終輸得徹徹底底。
其中,一個頗顯荒誕的例子,就是浙江省衢州市衛健委財審處原出納張嘉琪的案子。此人利用職務便利,虛構維修費等業務支出,套取了大量國家經費,然而卻把這些錢一股腦投入到了虛無縹緲的遊戲裝備交易中,有時一個裝備就花好幾萬元,同時還欠下了大量債務,甚至父母都為其賣房還債。
除了「貪玩」,也有人「貪色」。湖北省隨縣安居鎮中心學校會計盛某迷戀網絡直播,為了得到主播的「青睞」,他自稱武漢某製藥廠的老闆,出手豪爽,每天充值二三萬元,在他套取的1600多萬元公款中,竟有近1300萬元用於打賞女主播。獵奇、虛榮,經不住誘惑,是這些涉案公職人員的重要特徵。在虛榮心、徵服欲的作祟下,為了強撐面子,他們渴望超出自身實際能力的消費,於是才打起了侵吞公款的算盤。
據報導,在這類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是會計、出納或是掌握著資金審批權的幹部。他們因為沉迷網絡而走向腐敗之路,固然令人氣憤,但這也暴露出了財務管理制度、監管手段失靈的問題。其中,湖北省隨縣安居鎮中心學校的例子便是一個沉重的教訓。該校本由盛某、徐某分別管理「錄入崗」和「審核崗」,但由於出納徐某年齡較大、不會使用計算機,財務系統均由盛某一人操作。自己錄入自己審,盛某輕輕鬆鬆以發放教職工績效工資、發放退休教職工生活補貼等名義虛報、多報用款計劃,最終「螞蟻搬家」似的將該校結餘資金1600餘萬元啃食殆盡。
不論任何愛好,一旦公職人員無法平衡好自己的個人慾望與工作之間的關係,愛好都有可能變成腐化人心的負面要素。事實上,即便是那些看似高雅、上流的愛好,譬如書畫、攝影等,也可能成為腐敗的溫床。
此前,江蘇省鹽城市政協原副主席李純濤,在工作中利用職務影響,將自有字畫出售給下屬,字畫成了權錢交易的幌子。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武紅軍經常以「我家有一面牆還空著」為名,瘋狂向天津美術學院畫家教師索要畫作。不少人反映「武紅軍不懂畫,看中的是畫的價格」,有人也「糊弄」武紅軍,在其索要或收受的382幅畫作中,經鑑定,其中一些是贗品,一些是工藝品。
身為公職人員,應認清自己肩上的使命,嚴守紀律,將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人在不違法、不違反公序良俗的情況下,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愛好,喜歡玩遊戲、收藏模型或是看直播,本身並沒有錯,但一旦這些愛好越過了「紅線」,讓人打起了貪汙腐敗的主意,便會導致極端惡劣的結果。對此,廣大幹部尤其是青年幹部必須保持警惕。
資料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人民網等
編撰/楊鑫宇 編輯/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