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業的攝影過程中,有一些單燈布光的知識是不可不知的,那麼就看來來在單燈布光中,有哪些必要的附件和一些布光的專業知識吧
用來反光的附件就是反光板,這是一個在攝影棚中非常必要的道具,反光板的作用是可以挽救糟糕的光線,又能把好的光線變得更神奇,可以使用反光板用來進行補光,用來分散光線,或者用反射效果來創建一個主光,還能使用黑色反光板製造陰影,甚至可以在外拍時將它作為一個墊子,無論是想在上面放東西還是直接坐上去都沒有任何問題,反光板是一個神奇又好用的道具,人們可能熟悉的反光板是那種橢圓形或者是圓形的反光板,但是反光板的種類還是有很多的,基本上可以反光的板子都可以定義為反光板。
在攝影棚中,最常用的就是泡沫板,因為泡沫板的面積比較大,價格便宜,是影棚中最常見的一種反光板,但是泡沫板的反光是稍微有點弱的,很多攝影師嫌泡沫板的反射不夠強,就在泡沫板上DIY了一層錫紙,這樣就變成了一個銀色反光板,這樣面積變大,反射效果就會更強一些,或者鏡子也是反光板的一種,而且鏡子的反光可以說是最強的,最硬的,一般都是用來拍攝產品時使用的,例如拍攝珠寶或者小飾品,用字反光是特別多的。
現在的反光板都是五合一的,那麼五合一的反光板作用在哪裡?銀色反光板是常用的一種反光板,這種反光板的效果很容易產生一種大而明亮的眼神光,在陰天的光線條件下,銀色反光板就沒有什麼用了。
而金色反光板在日光條件下,使用金色反光板進行補光,產生的光線色調較暖,金色的反光板經常用來作為主光,可以得到定向的光線,讓曝光增加一檔,並且可以不會讓背景過曝
白色反光板反射的光線比較微妙,它的效果顯得柔和自然,使用這種反光板,對陰影部位的細節進行補光,可以讓陰影部位的細節增加一些
黑色反光板從技術上講,它並不是反光板,而是減光板或稱為吸光板,使用它是用來減少光亮,例如把黑色反光板放在被攝者頭上,就可以減少頂光影響被攝體
柔光板起到阻隔減弱光線的作用,可以使光線柔和,降低反差,在光線強烈而又不想調換攝影角度,損失背景的情況下,可以用來柔和光線,以減少被攝物體的投影,現在的柔光板都是五合一的,收納摺疊展開都比較方便,上面說的是在一塊柔光板中實現的效果,而不是說帶五片板子出門,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
那麼就來在軟體中模擬一下柔光板的作用,來看看它們不同的效果。首先布置的燈位圖是側光位,放在模特的前側方45度稍微高一點,但是也不能太高,太高的話眼神光就沒有了,所以在單燈位布光的時候,側光是最理想的燈位,大概就是圖中燈的位置
不僅可以對人有效地進行補光,還能營造眼神光的效果,但是僅僅靠一盞燈打出來的側光,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陰影比較強,可以看到手臂輪廓這一塊,已經和黑色的背景融合了
這時只要加一個反光板,先來選擇一個泡沫板來展示效果,反光板的位置大概放在模特的左邊,因為右邊是燈位,柔光傘的光會跑到反光板這邊來,然後反光板再折射到模特的陰影處,用來補光,這就是反光板補光的一個作用
用了反光板和沒有用反光板還是由一定區別的,當然泡沫板的效果是有一點弱
那麼來試一試正常的柔光板,選擇一個大型的銀色反光板,在現實中可以安裝上面說的DIY方法拿一個泡沫板再粘一層錫紙上去,也能達到反光的效果,很明顯可以看到用了銀色反光板之後,反光的強度就變得更強了一些,也就是說對於反光的強度來說,銀色要比白色要強。如果想要陰影部分更強一些,可以選擇用銀色的反光板,如果想要陰影的部分簡單提亮,過渡自然一些,就可以白色的反光板
那麼在基礎的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銀色的反光板變成金色的話,對比效果可以看到陰影的部分,如果是用銀色輪廓就有一點偏白色,而用金色反射出來的輪廓就是偏向金黃色,和模特的膚色是比較接近的,金色看上去反而會更加自然一點,所以在選擇反光板的板面,要多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調整
上面說了五種面料的作用,其實對於反光板,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擺放的角度,當知道了每個面料的作用之後,怎麼擺放才能得到想要的布光效果,這才是重點。光的反射定律每個人應該都知道,這裡再說一下,光的發射定律就是光的入射角和發射角是一樣的,所以調整反光板的位置同時, 也要看模特的哪個角度需要進行補光,反光板要在某一合適的角度才能有效的反射光線,這個需要多去實踐使用,多去練習才能掌握
反光板不是就和輔助燈的效果一樣了嗎?這樣說也是沒錯的,都是用來補光用的,但是要糾正的地方就是,如果在影棚中使用反光板,至少要有一盞燈,而且反光板所提供出來的亮度至少反射出來的,那麼既然是反射就肯定沒有主光發射出來的亮,反光板的光永遠是比主光要弱一些的,如果把反光板當成一盞燈的話,就可以理解成它的功率,永遠不會比主燈要大,如果是輔助燈的話,它的功率是可以隨便調整的,是可以比主燈要大得,這就看需不需要而已,這就是二者最明顯的區別
在單燈布光的情況下,又是如何拍攝帶有輪廓光的人像效果?輪廓光本身是一種側逆光,當燈放在側面45度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效果,輪廓的部分就很亮,但是光沒有找到的地方就很暗,看上去一點都不舒服
那麼就要在打側逆光的時候,放一個反光板到人物側光的位置,最好的效果是燈和反光板呈180度,也就是一條線的布光方位,這樣出來的效果是最明顯的,燈打到人物的輪廓,然後多餘的光就會跑出來,從反光板的影子可以看到,光跑到反光板的位置之後,再折射到人物的臉上,這樣用了一盞燈和一個反光板,就能拍攝出非常好看的輪廓光的單燈人像作品
上面說的這麼多內容都是圍繞柔光的效果,也就是拍攝美女的布光方法,而想要拍攝男性就需要硬質一點的光,將一個男性塑造成充滿男人味的肌肉男,當然首先是這個男人有一定的肌肉,如果是拍攝一個肌肉男,還是用上面的方式,出來的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例如直接使用一個柔光傘打亮人物,這樣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平一些,有時候布置柔光也不是萬能的,像是這種照片想要表現他的肌肉感,就要使用硬光,用弱光是無法表現出模特的肌肉感
那麼直接使用一盞裸燈,角度大概是60到70度之間,高度相對要高一些,直接從上而下去打,出來的照片就會有一種非常硬朗的感覺,硬光所帶來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立體感非常強,被光找到的地方就是亮的,沒有照到的地方就是暗的,明暗對比非常強烈,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這裡還有個點要說一下,就是平時在使用閃光燈的時候,都有一個zoom的設置,其實這是閃光燈的焦距,不過由於這個焦距和常說的鏡頭焦距表達意思不太一樣,所以叫閃光範圍可能更貼切一點,這個閃光範圍也有自動擋和手動擋可以設置,自動擋的話就是完全根據鏡頭焦距變化而即使變換,這就是看閃光燈有沒有這個功能了,貌似這個功能只有原廠的閃光燈才有,副廠的基本上都是手動調整。但是手動擋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想法,隨心變換焦距,就以20mm和200mm的焦距為例
當設定為20mm的時候,射光燈就是廣角範圍照射,照亮範圍是最廣的,如果把散光燈的擴散板也打開,那麼照亮的範圍就會更廣,當設置為200mm的時候,閃光燈就會專注於某個點,進行光束補光,它的範圍也是最窄的。
所以在上面說的硬光中,如果認為光不夠硬的話,就可以去調整閃光燈的焦距,讓光線更加集中,這樣出來的效果就會更加的強一些
上面的就是這次的內容,看上幾遍再去多多練習,就一定能夠掌握的,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