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風,你會想到什麼?
是一首歌、一部動畫、一件衣服,還是一套化妝品、一個遊戲、一種美食,或是一個人……
如果在五年前,你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
不可否認,中國風在任何時候都有其立足之地,但尤其近幾年,中國風,不再局限於老一輩的喜好或傳統藝術家的作品,而是成功破圈,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
充滿中國元素的文化風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破竹之勢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創新、是優質,還有文化的自我認同感。
這個夏天,除了高溫天氣,最燃的要屬國產動漫《霧山五行》了。b站首播當天,播放量即破一千萬;豆瓣評分高達9.3分,更有不少明星自發為其「打call」。
這部熱血番將中國古典哲學核心「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作為人物設定,結合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麒麟、瑞獸等民間志怪構成故事情節,展現了一個人與妖共存世界下的紛爭制衡。
傳統繪畫中的水墨技法也在這裡得到了新的詮釋。原本柔和靜美的水墨風遇上鏗鏘有力的冷兵器、行雲流水的招式,成功呈現了一種粗獷剛強的氣勢,將中國武術的精髓描繪得恰到好處。而鏡頭一轉,山川河流,又是滿眼的愜意和浪漫。
但這些都還不只是網友們以「有生之年」霸屏的原因。僅僅三集,製作用時三年,導演林魂,身兼16職。因前一步作品的無疾而終,他回到家鄉浙江衢州,拉上幾位好友便重新投入創作。
都說貧窮限制不了人的想像,而對於極度缺少經費的六道無魚工作室,貧窮更限制不了他們去實現想像。酷炫高級的特效場景,不是用經費燒出來的,燒的是他們的激情和熱愛。六道無魚,果然「6」到無語。
國漫的崛起,得悉數不少在這條路上發光發亮的作品,從《羅小黑戰記》、《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最近的《大理寺日誌》和《霧山五行》……創作者追尋的方向和觀眾的積極回應已形成螺旋上升態勢,這樣的未來值得期待。
再把目光從熒幕拉回現實,中國本土服裝品牌「蓋婭傳說」在今年發布了兩場主題大秀——「若水」和「水月鏡花」,前者以水文化為靈感,後者圍繞蘇州園林的意境之美,不同的視覺感受卻都展現出中國服飾的詩意與浪漫。
「若水」系列服裝上的圖紋設計大多來源於經典神話傳說,例如鯉魚躍龍門、精衛填海、《山海經》中的龍魚公主、荷花仙子等。又運用絲綢、薄紗等面料進行流動的剪裁和多種刺繡的工藝處理,通過中國服飾將生命之水的歷史感從無形變有形,表達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華民族傳統哲學觀。
「水月鏡花」系列以白、藍、綠為主色調,結合漸變色彩,「天青色等煙雨」的江南韻味在裙擺水袖間彌散。鏤空雕刻的窗格圖案加之非遺文化中的蘇繡技藝,讓蘇式園林的亭臺樓閣之美靈動了起來,釋放著若隱若現的朦朧氣息。
不論是設計主題、色彩、材料還是工藝技術,「蓋婭傳說」的服飾生於中國精粹文化,也終於中國精粹文化,力求以更為極致的形式將其表達,讓中國古典美有新的生命和舞臺。
品牌創始人熊英有一個夢想,她想做令世界矚目的中式華服產業。根植於文化、著眼於時尚是她堅守的設計理念,希望以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呈現華服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在當代華服中詮釋中國文化的內涵。
熊英的夢,也是更多中國服裝設計師的夢,他們都在為搭建世界時尚之都與中國千年文明的橋梁而努力。
當然,中國風服飾的亮點不只在高端的秀場,帶有中國風元素或改裝設計的日常服裝也擊中了大批年輕人的心。
街頭漢服文化的流行,更讓我們有目共睹,大人、小孩會在某個場景身著漢服拍照打卡;商場裡的古風手作集市或活動也總引起圍觀。
而這些,也僅僅是從動漫和服裝看到越來越潮的中國風。
若從我們的日常追起,說到吃,李子柒已將中華傳統美食成功輸出國外;
各種品牌美食的包裝設計也在做這些新的嘗試;
國產化妝品牌也因增添中國文化元素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風和各類音樂形式的完美融合,把中國話唱出不同的魅力;
盲盒等目前火熱的玩具品類更不會少了中國文化的身影……
人和文化之間的交流永遠是雙向互通的,每一種優質的中國風作品都可謂是中國文化的延續和新生,而其背後創新的想法、堅持的態度、守護的熱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這份文化魅力的原因,並為此自信、自豪;也正因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喜愛,中國風格的事物才會有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各行各業的我們,其實都有力量去做這樣的事,把這份文化自信放入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國文化潮流一定會走得更廣、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