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田打遊擊30年,為何面對親人的勸降都絲毫不為所動?

2020-12-25 裝甲鏟史官

二戰結束已經接近9年之後的1954年5月7日,在菲律賓盧邦島上進行遊擊戰的小野田分隊遭遇重大損失——他們重要的隊員島田莊一伍長被菲律賓軍警擊斃。島田的死使得小野田等人第一次得到了外界的強烈關注,日本政府隨即派出搜索隊展開「營救」行動。但是,小野田寬郎少尉和他忠實的隊友小冢金七一等兵面對一波波的勸降活動,卻偏執地長期不為所動。

■1954年6月,小野田寬郎的哥哥敏郎手持擴音器在海灘上呼喚弟弟寬郎,在他旁邊站立的是小冢的弟弟福治,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盧邦島尋找失散的兄弟。

小野田寬郎的哥哥敏郎(戰後擔任日本佼成醫院的名譽院長)後來告訴他,當得知島田莊一死亡的消息後,厚生省引揚援護局(戰後負責將滯留海外的日本國民、軍人運送回國的政府機構)決定將他們「營救」出來。於是在1954年5月25日,厚生省事務官佐藤勝雄、小冢一等兵的弟弟小冢福治和小野田寬郎的哥哥敏郎三人帶著三萬份傳單乘飛機從羽田出發。當時,小野田和小冢的確撿到了勸降文書和家人寄來的便條,每次他們都是笑著說「又撿到慰問信了」,卻始終以為這是「敵人的陰謀」。

殘留在盧邦島的日本兵引起了日本政府高層的重視,圖為日本駐菲律賓大使親自抵達盧邦島,視察搜索隊了解工作。

小野田還得到一封哥哥敏郎寫給他的信和標明會面地點的地圖,內容如下:

「弟 小野田寬郎 收

兄 敏郎

寬郎,敏郎我已經來到盧邦島,同行的還有小冢君的弟弟福治以及厚生省的佐藤事務官。我們一直在島上尋找你們,想把你們安全救出來。白天我們用擴音器在山上反覆呼喚,晚上如果不下雨會在露營地點燃篝火。首先希望你們聽到呼喊能夠和我們見面,其次肯定只有敏郎等一行人。如果連二俁流(陸軍中野學校二俁分校)也無法分辨此行之真偽,我也無可奈何了。」

50年代的大搜索行動中,日本搜索隊員留在盧邦島上密林中的慰問信,但小野田等人對此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堅信所謂的「營救」是美軍的陰謀。

接著,小野田的哥哥敏郎在信裡還提到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本天皇下達了終戰詔書,然後又寫道:

「戰敗後的日本被解除了武裝,並被美國佔領了五年,如今國家正在努力振興發展。父母身體都很健康,只是盼望著寬郎能夠歸鄉。我現在是東京警察醫院的醫生,根郎、千惠、直子也都很好。」

這封信飽含了哥哥的情誼,但小野田寬郎一直深信這是「敵人的陰謀」,把它當成「毒餌」,費盡心思尋找其中的破綻:他的二哥不叫根郎,而是格郎,小妹也不叫直子,而是惠子,大哥敏郎不可能會把自己弟妹的名字弄錯。於是他對小冢說:「看吧,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小野田認為即便真的是大哥所寫的信,肯定也是佔領日本的美軍用槍逼迫他寫的,所以他才故意寫錯弟妹的名字,以這種方式通知其中有詐:「寬郎,不要被這封信給騙了。」回國後小野田向大哥確認信件的真偽,後者說由於時間緊迫,沒來得及改正就交給厚生省了。

島田伍長被打死時懷裡還藏著印有妻子照片的傳單,所以小野田便一直把家人的信件當作美軍的宣傳陰謀。

50年代的大搜索行動中,盧邦島上的日本搜索隊員穿著舊日本軍裝,手持日章旗在島嶼西南海岸搜尋,希望能與小野田取得聯繫。

盧邦島上的日本搜索隊員在開闊處安置大型揚聲機,向小野田等人喊話。

島田伍長死後,小野田部隊只剩下他和小冢金七一等兵,兩人依然精力充沛地繼續在島上進行偵察和襲擾活動。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空中撒下的傳單越來越多。小野田認為美軍這麼執著地追擊兩個日本兵,肯定是日軍即將發起反攻。在島田被打死的山谷附近,他們在叢林中撿到一面寫有集體籤名的日章旗,也認為是日軍反攻部隊先遣人員在登陸前潛入島上,為了便於和他們聯絡而留下的。小野田心裡想:各種假情報滿天亂飛,不正是日美諜報機關激烈交鋒的證據嗎?

盧邦島上的搜索隊員在密林中用揚聲器喊話,試圖聯繫上小野田等人,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們留下的日章旗反倒讓小野田認為「日軍即將反攻菲律賓」。

1957年年底的一天,在盧邦島上的小野田又撿到了一封他母親的來信:

「(前略)三年前你兄長敏郎上山去找你時,我絕食拜佛祈禱,結果只有他一個人回來,已經為你準備好飯菜的我悲痛欲絕,十幾年來已經哭幹了眼淚,不想如今又再次流下悲傷的淚水。不看到寬郎回來我死不瞑目,無奈身體日益虛弱,總想著『若不能在有生之日見到寬郎,我願早日歸西。』」

小野田寬郎的母親,在得知兒子還在盧邦島的消息後,她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信件,卻沒有喚回兒子的心。不過她幸運地活到了1978年(小野田於1974年投降)。

回國後的小野田後來回憶他收到這封信後的心情:「請老天爺賜予命不久矣的母親一個我平安返鄉的夢吧,這會讓她老人家非常高興,就當是她走上黃泉路的送別禮物吧,她流了太多的淚,請給她淚水停止的那一天吧。」由此可見,小野田的頭腦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荼毒之深刻。

同時小冢金七一等兵也收到了妹妹隆子的信,上面寫著「金七哥哥收」,內容如下:

「(前略)哥哥離開家時我還在讀小學,我還記得當年父親牽著我的手送你出徵,如今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父親和母親每天晚上都夢到哥哥,流著淚向祖先跪拜,祈求哥哥能夠平安歸來,希望在還有一口氣時能看到哥哥。請你讓年邁的父母安心吧,戰爭已經結束了,可以回家了。」

小野田和小冢對母親和妹妹的信沒有任何質疑,只是在他們的意識中,日本正被美軍佔領,他們的母親和妹妹肯定是迫於美軍的淫威才寫下信件。小野田的母親玉江是武士門第出身,性格剛烈,離開家時母親曾送他一柄短刀,叮囑說:「違背武士之道時就用這把短刀自決吧。」小野田對自己說:「這樣的母親怎麼可能勸我投降呢?」他一想到這裡,便把母親流淚的勸導當作「激勵」,並感到倍受鼓舞。

盧邦島上的日本搜索隊員留下的告示牌,希望小野田等人儘快下山與日本大使館聯繫,不過這種方法一直沒有發揮作用

就這樣,無論是兄弟姐妹的呼喚,還是年邁母親的思念,都被小野田視為美軍誘降的陰謀,對於「使命」的執著和對「勝利」的妄想使他斬斷了與家鄉的親情。通過搜索隊留下的報紙雜誌,小野田等人首次對世界的變化有所了解,但卻總是根據自己臆想的戰局發展對這些信息進行了謬以千裡的曲解。小野田不肯停止與「敵人」的戰鬥,更專注於和自然的較量,並在盧邦島上一直堅持潛伏和襲擾行動直到1974年3月,最後在前上司谷口義美少佐當面向他宣讀投降命令後才放下了武器,結束了30年無意義的遊擊戰。

相關焦點

  • 小野田打遊擊30年,為何從不敢襲擊當地的婦女和兒童?
    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盧邦島進行遊擊戰的30年時間裡,他和同伴總共造成當地的美國駐軍、菲律賓軍警和平民130餘人傷亡,其中近半數為小野田所為。但是,這些日本兵卻從不敢襲擊當地的婦女和兒童,這中間又有什麼原因呢?■盧邦島上的年輕女孩子,頭上戴著獨特的椰殼帽。
  • 小野田打遊擊30年,回國後50多歲,為何能娶30多歲女老闆?
    1974年3月9日,前日本軍官小野田寬郎少尉在菲律賓盧邦島上宣布投降,標誌著他近30年的遊擊戰生涯正式宣告終結。作為二戰中最後一名投降的殘留士兵,小野田在菲律賓期間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戰鬥力和充足的彈藥,對當地的美菲軍警和平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 小野田打遊擊30年,他曾在日軍特務學校接受了怎樣的特訓?
    小野田前往學習的陸軍中野學校二俁分校位於濱松北部,即現在的天龍市,兵舍都是簡易的木屋,校門口的牌子上寫著"陸軍二俁部教育隊"。這所分校是1944年9月以"培養南方戰線以及本土遊擊戰人員"為目的而建立的。小野田等人是第一期培訓人員,共計230人,由於戰局緊迫,在經過三個月諜報、遊擊戰術的學習後,有一半的學員被送往前線。
  • 最後1個投降的日本兵,他在孤島打了30年遊擊,他的結局怎樣?
    他是誰,他為什麼會如此瘋狂地1個人打了30年遊擊戰?他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01 臨別之際,母親給了他一把短刀1922年3月19日,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的小野田家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小野田寬郎。
  • 日本投降29年後,最後一位日本兵才放棄抵抗,遊擊30年殺130人。
    小野田寬郎( 以下簡稱小野),1922年生於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1939年3月,17歲的小野來到中國,在「田島洋行」武漢分店工作,精通漢語。不過,小野並沒在中國待多久,1942年他被徵召加入和歌山步兵第61聯隊,後分配到步兵第218聯隊,又進入日本陸軍預備士官學校,1944年11月,小野被派到菲律賓盧邦島,準備在美軍登陸後開展遊擊戰。
  • 他在菲律賓遊擊30年,1974年走出叢林,投降時:什麼?大日本亡了
    戰事吃緊的時候小野田次郎躲在菲律賓的魯邦島打遊擊戰。這一躲就是30年,小野次郎成為二戰戰場上最後一個投降的士兵。01。1944年,寬朗小野田奉命潛伏在魯邦島。從那時到1974年,他走出叢林,正式投降。近30年來,寬朗小野田在叢林中打遊擊戰。孟子的《奉獻》裡有一句話:「有追虎之人。老虎消極,莫芷敢罵人。」
  • 小野田如何看自己30年遊擊戰?承認無意義,對戰友死亡很內疚
    與大場榮等散兵遊勇的自發戰鬥不同,小野田得到了明確的命令在敵後展開遊擊戰。相比橫井莊一等以生存為首要目的潛伏,小野田等人在盧邦島的行動都帶有鮮明的軍事目的,他們襲擊當地居民和軍警、實施破壞活動、刺探情報、掠奪給養,都是為預想中的「日軍反攻」做準備。同時,小野田堅持作戰的時間之長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一個令人驚嘆的記錄,是二戰中最後一位根據正式命令棄械投降的日本軍人。
  • 日本投降後,這名日本兵抵抗29年才投降,回到日本卻成了英雄,竟活91歲
    但是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由於他們不相信日本投降的事實,所以就一直抵抗到了1974年,長達29年,成為了二戰後日本最後一名投降的日本兵。那麼他為何會如此頑強的抵抗呢? 因為在1944年12月17日,日本還沒投降的時候,他的上司谷田命令當時23歲的他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遊擊戰。他的上司對他說:我們撤退,但只是臨時的。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 戰後孤島遊擊近30年 得知戰敗後說出六個字
    1942年被徵召入伍,1944年小野田寬郎被派往菲律賓盧邦島,收集情報並準備在美軍登陸後開展遊擊戰。小野田寬郎的上司谷田命令他說:「我們撤退,但只是臨時的。你們進山,用埋地雷、炸倉庫的辦法與敵人周旋。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將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小野將長官的命令深深記在心中,甚至在他叢林藏身之處的牆壁上寫下「將戰爭進行到底」的標語。
  • 全世界最後一名鬼子,在小島上負隅頑抗30年,貝爺式的荒島求生
    1949年,四人中的赤津勇一選擇了脫離隊伍投降,他曾經反過來向其他三人勸降,但是勸降無果。盧邦島本身是一片物產十分豐富的熱帶島嶼,小野田後來在回憶錄裡寫過,就算只有一件衣服,也能在這座島上活下來。所以這4人在這座小島上過得還算不錯,除了在野外尋找食物之外,他們還經常將打獵的目標選定在當地島民飼養的牛上。
  • 粟裕打遊擊戰為何無往不勝?全賴他的6大遊擊方針,5大作戰要領
    粟裕打遊擊戰為何無往不勝?全賴他的6大遊擊方針,5大作戰要領!在曾經的抗日戰爭中,我們的國家由於並不先進的國家制度而飽受欺辱,面對重重困難,我們的戰士並沒有就此妥協,用著"小米加步槍"打贏了那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 粟裕打遊擊戰為何如此厲害?他有自己的5大作戰要領、6大遊擊方針
    粟裕1907年出生於湖南省,在他9歲的那年,在他叔父創辦的第八國民學校讀書。1926年的時候,粟裕加入了共青團,在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還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擔任總指揮部警衛隊的班長。抗日戰爭時期,粟裕在指揮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等戰鬥中殲滅敵人400多。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後,擔任副指揮。
  • 都是讓「東風快遞」逼的:化整為零,美空軍打算在亞太「打遊擊」
    美國媒體《防務新聞》近日曝光了美軍正在研究的全新作戰方式:飛機打遊擊。該項目代號為ACE項目,項目的目的就在於,力爭在戰爭開始時,能夠將美軍的戰鬥機"化整為零",部署到其他地點,從而避免在第一波空襲中就被中國的遠程飛彈全部摧毀在地面上。
  • 日本士兵在二戰結束後,為何獨自躲在叢林山區戰鬥29年?
    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卻有一名日本士兵自己獨自一人躲在山洞中,並持續戰鬥長達29年,這是為何呢?(下文統稱小野) 但是1944年底,日本在菲律賓戰場上近乎崩盤,美國隨時可能解放菲律賓,而日本需要大量的兵力支援,小野就被分配派往菲律賓戰場,而他被派到菲律賓的一個小島盧邦島,並準備在此處收集情報和與登陸之後的美軍展開遊擊戰。
  • 人民的名義:侯亮平勸降祁同偉,為何適得其反?孤鷹嶺是秘密源頭
    侯亮平去勸降祁同偉,無疑是見證了祁同偉從漢東省公安廳廳長跌落下來的最後悲慘時刻。對於祁同偉來說,鳳凰變成落湯雞,虎落平陽被犬欺,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因此,侯亮平去勸降祁同偉,無異於是去逼死祁同偉。如果換了其他人去孤鷹嶺勸降,比如趙東來、季昌明甚至陳巖石,祁同偉或許不會自殺。
  • 利用遊擊戰術擊斃特種兵,農村建立根據地
    印度在建國的時候起,國內就存在著遊擊隊,直到現在依然旺盛,這個問題一直讓印度軍方極為頭疼,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印度軍方好幾次派出大軍對其進行圍剿,結果都是無功而返。甚至印度遊擊隊在多位高層慘遭毒手的情況下,依然頑強地活躍在印度國內,絲毫沒有動搖其推進印度版的新民主主義的決心。
  • 《三國志14》勸降使用心得 三國志14怎麼勸降
    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由「RunceLim」分享的《三國志14》勸降使用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後期很拖,能做的事又不多,每次過一回合想做些什麼,但總覺得也沒多少事可以做,然後又看軍團超龜速的進攻,每個月有三次行動,所以統一天下也就只玩了八年的時間,但實際比三國志13玩三十年還久。
  • 三國志14勸降使用心得 三國志14怎麼勸降
    因為後期很拖,能做的事又不多,每次過一回合想做些什麼,但總覺得也沒多少事可以做,然後又看軍團超龜速的進攻,每個月有三次行動,所以統一天下也就只玩了八年的時間,但實際比三國志13玩三十年還久 剛剛終於玩完了第三次劇本,才發現原來這代的統一精髓是勸降呀,沒錯就是勸降,特別推薦在英雄集結這個劇本,我以為這可能會是最難的一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