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證合作10年演化,從通道到牌照功能互補

2020-12-22 第一財經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證監會將選擇幾家商業銀行作為試點,頒發券商牌照,儘管此後證監會回應沒有更多的信息通報,但卻再度引發了市場對於金融混業經營的討論。

事實上,銀證合作由來已久,且隨著註冊制的到來,兩者的互補空間也越發寬廣,「商行+投行」的戰略成為當下不少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企業客戶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多家綜合金融集團內部,銀行業務與證券業務之間更是存在著天然的聯繫。

銀證合作的通道時代

銀證合作真正開始規模化起步是在2010-2011年,主要「仰仗於」當時的銀信合作受阻。

早在2010年之前,銀行信託密切合作,藉助於通道功能,信託行業在合作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銀信合作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信貸資產轉讓和信託貸款兩類業務中暴露出銀行和信託公司的風險管理存在著一定隱患。

2008年-2010年,原銀監會多次發文規範銀信合作,例如,2010年下發《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0〕72號),在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方面,進行了嚴格的餘額比例限制,開放式信託產品被叫停。

銀信合作受阻後,券商看到了個中機會,尤其是2012年10月修訂後的《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開始實施,資管業務鬆綁,定向產品幾乎沒有投資範圍限制,券商資管開放式通道的價值迅速替代信託公司,成為銀行騰挪表內外信貸的又一重要途徑,此後,又進一步演化成為「銀證信」的三方合作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中期,券商受託客戶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3.4萬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6倍之多,但這段時期的銀證合作,本質上是一項通道業務,而真正基於券商自主設計產品、主動管理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極少。

鑑於通道型合作存在較大的監管套利嫌疑,中國證券業協會在2013年7月發布了《關於規範證券公司與銀行合作開展定向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證協發[2013]124號),規範證券公司和銀行之前的定向資管業務;與此同時,銀監會也下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8號),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

投資、投行業務成突破口

近年來,隨著監管趨嚴,尤其是資管新規的到來,以監管套利為目的的通道業務已然銷聲匿跡,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合作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銀行與證券公司之間最基本、常見的合作模式是「互為客戶」,主要包括帳戶管理、各類清算及結算業務、對於券商的授信以及滿足券商日常資金流動需求的產品、第三方存管、同業拆借等。

從最淺層次的普通業務合作出發,基於雙方各自的牌照功能與業務分工基礎之上的深層次合作,成為銀證未來的突破口。

比如,銀行可以介紹信貸客戶給券商進行股權投資,同時,銀行也可以授信給券商推薦有債權融資需求的企業;在投行業務方面,併購重組、投貸聯動、股權融資、債券業務合作都存在諸多空間。

銀行的一貫優勢在於固收類投資,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逐個落地,權益投資開始成發力重點,該領域又正是券商的優勢所在,從投研服務到資產配置乃至銷售渠道合作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9年,科創板開板,註冊制落地,由此引發了一波銀證合作熱潮。去年7月,工商銀行與十家券商舉辦科創板銀證合作啟動儀式,籤署《科創板銀證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科創項目互薦、客戶共享、服務對接、資金融通、投研聯動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9月,興業銀行主辦了「投行與資本市場業務銀證合作峰會」,與國內18家大型券商就銀證投行與資本市場業務領域的全方位、多層次業務合作展開研討和交流。

探索適度混業經營

當然,與銀行和外部證券機構基於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展開合作相比,具有直接或間接的股權關係則是雙方探索適度混業經營及開展更深層次業務創新的堅實基礎。

在中國目前,銀證之間「一家親」的融合方式大致包括三種:一是在同一金融或非金融控股集團旗下銀行、證券等金融牌照濟濟一堂,雖然從股權關係上兩者相對獨立,但又存在著「母體」的天然聯繫。

比如,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銀行、平安證券;中信集團旗下擁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光大集團旗下的光大銀行、光大證券;中國郵政集團旗下的郵儲銀行和中郵證券。

二是銀行出資設立或收購證券公司,如國家開發銀行收購了航空證券並更名為國開證券,這也是為數不多的銀行收購併控股券商的案例;另外,中國銀行通過在中國香港設立的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中銀國際在內地參股成立了合資證券公司中銀國際證券。

三是繞道香港券商,比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等均收購了在港券商,不過,展業範圍基本都局限在香港。

東吳證券證券分析師馬祥雲認為,假設商業銀行能夠被批准獲取券商牌照,那麼,最有可能開展券商業務的形式是直接設立子公司專注投行業務,而銀行收購現有中小券商的可行性較低,因為很多券商的控股股東為地方政府或國企,本身出售牌照意願有限,而兼併規模過小的民營券商又面臨不必要的整合風險。

相關焦點

  • 銀證合作10年不解之緣 從通道到牌照功能互補演化
    銀證合作的通道時代  銀證合作真正開始規模化起步是在2010-2011年,主要「仰仗於」當時的銀信合作受阻。  早在2010年之前,銀行信託密切合作,藉助於通道功能,信託行業在合作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 交通銀行與海通證券開展全面銀證合作
    新聞大觀>>新聞報導 交通銀行與海通證券開展全面銀證合作 2001年3月9日 14:
  • 「銀證合作」成為建設銀行業務重頭戲
    東方網11月20日消息:在商業銀行加強服務以求擴大市場份額的今天,中國建設銀行以拓展銀證合作空間作為自己業務的重頭戲。目前,建行已經有37家分行與國內120多家證券經營機構籤訂了代理證券資金結算協議,註冊資本在5億元以上的大券商已有60%選擇了建行作為證券資金結算銀行。
  • 深化布局銀證合作!國泰君安和浦發銀行籤署戰略協議
    來源:東方財富網4月14日,國泰君安和浦發銀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進一步深化布局銀證合作。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稱,期待通過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籤署,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客戶、產品、渠道、科技和核心能力方面的資源共享,打造標準化、產品化、品牌化的合作模式,協同提升核心競爭力,樹立銀證合作新典範。
  • 萬億險資買信託 信保合作「去通道」難題待解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共有154家保險機構持有50家信託公司發行的1681隻信託產品,投資規模共計1.36萬億元。2019年下半年以來,信保合作則更為緊密。信保合作快速增長的背後,是雙方需求的一拍即合。
  • 鄭州銀基王朝一小區消防通道被違建「霸佔」長達10年
    來源:央視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一小區多名業主反映,他們小區的消防通道被一棟4層高的違建樓「霸佔」長達10年,導致消防車和救護車都進不了小區,給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多潛在隱患。這個違建為何這麼難拆?相關部門又是如何回應的?
  • 國泰君安與浦發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樹立銀證合作新典範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施露4月14日,國泰君安與浦發銀行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國泰君安黨委書記、董事長賀青,浦發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楊出席籤約儀式,國泰君安總裁王松、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國泰君安副總裁龔德雄、浦發銀行副行長謝偉等共同見證籤約。
  • 興證資管迎新掌舵人,老興業人孔祥傑擔綱董事長,正謀求公募牌照...
    興證資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新董事長到任後,興證資管會繼續延續原來的風格,仍然將主動管理能力的打造放在核心位置。」記者了解到,興證資管2021年工作重心還包括完成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目前,興證資管已完成一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還有9隻大集合待改造完成。興證資管也將於今年籌備申請公募資格牌照。
  • 西南證券:銀證混業契合大趨勢,房企業務分拆顯估值
    6 月 23 日長沙市人民政府與萬科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萬科擬投資 1200 億,從城市更新、軌道經濟、文旅新城、城鄉一體、商業配套、長租公寓、物流產業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參與長沙城市建設與發展。從單個業務來看,地產開發門檻低,長租公寓、物流地產、城市更新見效也很慢,但整合這些業務能力從空間上鎖定一個城市的重大投資機會,則表現出萬科作為優質房企的「護城河」優勢。
  • 強化合規,或利好銀證合作——《證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
    要聞 強化合規,或利好銀證合作——《證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證券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試行)》點評 2020年8月17日 06:22:24
  • 銀證之間是系統性風險主要傳染渠道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作者:李林鸞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2020年第2號工作論文。論文得出了四點主要結論:金融系統的網絡結構會隨著風險發展而變化,這是系統性風險非線性變化和風險傳染關係動態變化的主要原因;不同類型的風險傳導方式和衝擊效力不一;在系統性風險爆發時,銀證之間是主要的風險傳染渠道;信託、金控等非銀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較弱。
  • 銀證轉帳是什麼意思
    在銀證通業務被叫停之後,不少投資者都會覺得資金的劃轉方面沒有以前那麼便利了,因此監管層推出了銀證轉帳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銀證通業務停止之後的不便之處,而銀證轉帳也受到了投資者相當多的好評。銀證轉帳是什麼意思?
  • ...支付牌照成巨頭標配|支付牌照|域名|bilibili|支付業務|支付寶|...
    去年11月,B站就在其官網以及多家招聘網站上開始招募支付業務相關的崗位,其中對於支付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描述中,明確提出「PM需負責錢包設計及支付相關產品整體規劃」,可以看出B站試圖加大對於當前錢包功能的改動,而支付作為錢包的核心功能,也將有所變動。種種跡象不難看出,B站正在提前為布局支付業務做準備。
  • 鄭州銀行與銀基集團開啟跨界戰略合作
    中宏網河南6月10日電 6月9日,鄭州銀行、銀基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銀基造夢工廠舉行,開啟跨行業的強強聯合。鄭州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文建,銀基集團董事、銀基實業集團董事長崔文騰出席儀式並致辭。張文建表示,鄭州銀行的優質客戶群體與銀基集團在河南地區的客群定位、業務拓展區域高度重合。此次戰略合作,是鄭州銀行「公私聯動小組」成立以來的第一個項目,雙方將以此次籤約為契機,著力實現「文旅+金融」的跨界融合,為廣大居民提供多種旅遊優惠方案、開展多場景營銷合作,攜手開創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新局面。
  •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科技創新強化協同 銀行系資管大有可為
    公開資料顯示,信銀理財自2019年12月4日獲批籌建,2020年6月,獲得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開業;7月10日,信銀理財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在上海落戶的第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信銀理財副總裁賀晉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銀理財的產品轉型已「勝利在望」,將持續加快創新投入為業務發展賦能,用科技創新強化集團協同。
  • 傳統創新兩手抓 金證與紅塔證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來源:創商網6月19日,金證與紅塔證券在昆明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在傳統證券業務及創新業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金證總裁李結義、執行總裁徐岷波、紅塔證券總裁李素明等領導出席了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徐岷波就金證的發展歷程、戰略布局以及相關業務的經營狀況等面進行了具體的介紹。經過20多年的發展,金證從一家金融軟體公司發展成為集團化的金融科技企業,客戶廣泛覆蓋了證券、基金、銀行、期貨、保險、信託、綜合金融、監管機構等領域。
  • 青島刷新上市公司數量紀錄 集齊金融業七大類牌照
    原標題:存貸款餘額雙雙突破兩萬億元16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青島銀保監局、青島證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期間青島金融業發展的相關情況。2019年,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公司成功落地;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擴大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控股的基金銷售機構。
  • 3年來牌照重新開閘,直銷銀行的春天來了?
    這是第3家獲得銀保監會批覆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第1家由國有大行發起設立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不久前,12月11日,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網銀在線(北京)合資的拓撲銀行獲得銀保監會批覆。
  • 央行工作論文:系統性風險爆發時銀證之間是主要風險傳染渠道
    來源:新浪財經4月17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第2號工作論文《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在此基礎上開展實證研究,以複雜網絡中隨機衝擊和定點衝擊的思 路,分析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誘發的系統性風險,在金融系統中的傳導、演化 和變化情況。研究得到了四點主要結論:一是金融系統的網絡結構會隨著風險的 發展而變化。
  • 交行朔州分行銀證銀期客戶穩步增長
    截止9月30日,朔州分行銀證銀期新增863戶,增量位居全轄第二,全年計劃完成率達130.76%,位居全轄第二。一是用好資源以客薦客。將有效客戶作為銀證銀期籤約的目標客戶,積極推廣總行「相『薦』好禮,等你籤約」新版銀證銀期「薦」面禮客戶營銷活動,藉助「蘇寧券」、「交行沃德貼金券」、「籤約禮」等資源做好新老客戶的銀證銀期籤約。二是立足場景深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