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MEMC技術用在手機上雞肋的人,建議去看看眼科

2020-12-14 騰訊網

手機圈向來是不缺話題和關注度的。

最近圍繞某科技媒體人發表的關於一加剛剛發布的旗艦的言論,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熱議。視頻中關於一加8 Pro的觀點正確與否,似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其中涉及到的關鍵概念——配合120幀高刷新率的MEMC動態補幀技術,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手機上的MEMC真的是『感知不強』的雞肋功能嗎?

什麼是MEMC?

首先你應該弄明白:什麼是MEMC?

MEMC運動補償技術是一種液晶電視或投影儀等顯示設備中用到的運動畫質補償技術。英文全稱為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中文譯為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晶片和算法預估物體運動的軌跡。通過計算複雜程度更高的視頻中物體運動的軌跡,在傳統的低幀率圖像之間加插入運動補償幀。

舉個例子:在傳統的30幀的視頻的兩個相鄰幀之間插入新幀,將60幀或者更高幀數的視頻,實現更加流暢的畫面效果。

在電視領域,MEMC技術早已普及。尤其是在一些高端的旗艦電視上,MEMC幾乎是標配的功能,各家的技術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的技術原理都大同小異。比如索尼的Motionflow,LG的TruMotion,三星的Auto Motion Plus,海信的SMR等等。

如果你經常去電視賣場你可能有一個感覺,為什麼商場裡面的那些電視總感覺那麼清晰流暢?除了其本身播放的就是高清、高幀率的片源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這臺電視配備了MEMC技術,即便在播放普通低幀率的畫面時,也能獲得非常流暢的效果。

這種畫面的提升是很容易被感知到的,尤其是在一些體育賽事節目中,MEMC能夠通過對高度運動畫面進行軌跡預估,補償畫面中出現的抖動情況。同時通過插幀的技術,增加畫面的幀數,減少拖影快速消除前一幀留下的「殘像」。

這種流暢性的提升對於用戶的觀看體驗的幫助是極大的。

小屏幕感受明顯嗎?

那麼這種技術應用到小屏幕的手機上感知是否明顯呢?

其實也很明顯,舉個例子,我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抖音上刷到過一些高清,60幀的視頻片段,這些視頻擁有非常高的清晰度和流暢度,有著和其他網絡視頻截然不同的畫面觀感。

事實上,這種視頻片段其實就是通過了專業的插件進行了畫面補幀,將原本低幀率的畫面轉化成60幀的高幀率畫面。畫面虛影減少,銳度自然就會相應的提高,在較低畫質的片源中更加有優勢,可以理解成另外一個層級上的增加畫面分辨度。

所以自然這樣的視頻看上去就會明顯感覺清晰流暢了許多。

如果這樣明顯的畫質提升,都還被稱之為『感知不明顯』,我的建議是最好去掛一個眼科。

當然,MEMC 視頻插幀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它的原理是通過算法來「預測」兩幀中間的內容,算法必然會有誤判和偏離。有時播放的視頻運動比較激烈或者每兩幀之間的變化很大,可能會產生「鬼影」。

不過隨著影像算法技術的精進和AI的演化,MEMC的補償效果也變得越來越精準,一定程度上規避了這種技術的劣勢。

在智慧型手機行業,120幀高刷新率屏幕和MEMC算法可以算是『天作之合』。因為實際上前者為高幀率內容做了硬體層面的鋪墊,而後者則是針對當然高幀率內容源缺失所拿出的一種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手機上MEMC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更好解決高幀率屏幕在內容源顯示層面的『感知不強』的問題而存在的。

實際上在去年一加7 Pro剛剛拿出90Hz的高刷新率屏幕的時候,市場上也有類似『感知不明顯』『雞肋』的聲音出現,但當時其實我們就斷言:高幀率屏幕一定會是接下來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

一年時間過去,我們可以看到有沒有高刷新率屏幕,的確成為了評判一款手機『是否是旗艦』的重要標準。一些在原來看起來『感知不明顯』的流暢也成為了『但用難回』的用戶感受。

前段時間,就因為某款旗艦沒有高刷新率屏幕而被很多人詬病。而實際上,這款旗艦產品除了90Hz屏幕之外,綜合考量其售價和表現,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產品。

高幀生態就是未來

這其實反應了一個問題:對於一款旗艦產品來說,『有沒有』的問題,其次才是『好不好』。否則用戶很容易陷入一種配置層面的『落差感』。

同樣的售價幾千塊的手機,為什麼你有,我沒有?技術的感知是否明顯,裁量權應當回到用戶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由一些意見領袖和廠商的主觀言論來左右。而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在技術上做創新,拿出差異化的用戶體驗,難道不是一件應當鼓勵的事情嗎?

去年率先引領90Hz高刷新率屏幕時代的一加,其實就是想在今年用120Hz+MEMC去促進整個行業高幀率生態的變革。在這裡其實我們也可以再立下一個Flag:高幀率屏幕+MEMC晶片的組合一定會是接下來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原因很簡單,這幾乎是解決當前移動端高幀率內容缺失的唯一解。

而回到用戶購買層面,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的選擇層面建議就是:高幀率+MEMC>高幀率>普通幀率。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高幀率屏幕能夠帶來的屏幕觀感是要好於低幀率屏幕,而選擇配備MEMC功能的手機能夠更好的發揮手機屏幕高幀率的優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幀率生態的建立需要一系列設備廠商、服務提供商、內容商之間的深度適配合作,所以在對於高幀內容的支持層面,品牌大廠其實更具優勢。而尤其是涉及到的屏幕面板素質,MEMC硬體晶片的性能,相應圖像算法的升級迭代方面,大廠,大品牌的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優勢是明顯的。

雖然真正的高幀率內容還未全面普及,但目前已經有騰訊、B站這樣的視頻平臺推出了專門的60幀,甚至是120幀的高幀率內容專區。國外的YouTube、奈飛等平臺也推出了專門的高幀率內容。未來高幀率生態一定能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而如果你目前的購機預算還不算充足,無法滿足高幀率+MEMC的需求,其實也不用的在意。按照智慧型手機行業對於新技術的普及能力,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一些更低價位的手機上高幀率屏幕+MEMC技術的搭載。

其實你想想,去年這個時候90Hz屏幕的手機是什麼價錢?現在90Hz屏幕又是什麼價錢?

相關焦點

  • 體檢查眼睛可不是「雞肋」 專家為您科普眼科檢查
    在體檢報告上,眼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但它與B超、心電圖相比似乎又不那麼重要,有的人覺得:不就是查查視力、測測眼壓嘛,沒什麼用,很「雞肋」。有的人一頭霧水:好多眼科的名詞根本聽不懂,不知道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 手機上的AI技術有什麼用?
    當然,人工智慧尚在摸索階段,真正類人的機器人也只在影視作品中出現。手機中加入AI技術,也是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只不過現在的作用並不是那麼大而已,可以看作是手機廠商在民用級AI技術的嘗試。說到智慧型手機,國內技術實力較強的當屬華為手機。華為麒麟970處理器創新的加入了NPU神經網絡單元,開啟了手機AI時代。
  • 視頻也要用上高幀!科普MEMC技術對手機的影響,網友:看劇更爽了
    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旗艦手機來看,廠商們無一不針對屏幕進行升級,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為刷新率。為了將屏幕素質進一步提升,刷新率為手機提供了更流暢的顯示效果;而視頻播放作為屏幕的重要使用形式,如今也迎來視頻插幀技術的升級,在視覺上提供更流暢的顯示效果。
  • 很多人認為智能鎖的那些「雞肋」真的沒用嗎?
    技術不斷創新,智能產品經過長時間的考驗,也逐步趨於穩定,消費者開始從觀望狀態轉為實現購買行為,智能門鎖不再是少數家庭所用,就連房地產也開始選擇採購智能門鎖。「雞肋」一:APP開鎖用到APP開鎖的機率十分少,還要專門下載一個APP,佔據手機內存的同時,又麻煩;另外有一些智能門鎖可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開鎖,可減少APP的下載,因此很多認為APP功能十分雞肋。
  • 手機「飛行模式」太雞肋,為啥卻不取消?網友:原來是我不會用
    手機「飛行模式」太雞肋,為啥卻不取消?網友:原來是我不會用 眾所周知,開了「飛行模式」,手機也不會飛,而從另一層面來理解,在搭乘飛機的時候,使用飛行模式,也不被允許,因為即便是在飛行模式下,手機這種電子設備,也有可能干擾到駕駛艙,以及地面塔臺的通信系統,而很顯然,「命才重要」!所以說,這樣一來,「飛行模式」就成了一個雞肋功能,沒啥用處了。
  • 這些眼科假知識,騙了你們這麼多年!杭州華廈眼科醫生真科普
    這些年,你中招過哪些眼科「假科普」?醫療技術一代代更新,幾十年前的謠言卻仍被視為「真理」。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裡杭州華廈眼科醫生帶大家撕破那些眼科謠言的「嘴臉」!
  • 北京茗視光眼科周躍華談:為什麼有的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在很多眼科醫院裡,眼科醫生總在幫別人做手術,自己卻依然戴個眼鏡呢?這是不是意味著近視手術裡面有貓膩呢?「眼科醫生為什麼不做近視手術?」看看著名近視手術專家周躍華教授怎麼說。
  • 手機NFC真的很雞肋?不會用的人才這麼說,會用的都愛不釋手
    手機NFC功能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基本已經成為安卓手機的標配,就連蘋果都逐漸開放了NFC功能,但NFC能實現的功能、在各個場景的使用,很多人還是不太清晰,你知道嗎,NFC用好了,你會發現生活、日常出行處處都很便利。以後買手機,建議你最好選擇有NFC功能的,因為它可使用場景實在太多了!
  • 我用親身經歷和你分享近視眼手術,純乾貨,建議你進來看看
    兩隻眼睛度數相差蠻大的,這其實是很用眼習慣有關,我習慣性用右眼,所以導致我右眼的度數比較高。直到想去當兵,在家人的建議下我決定去醫院做手術。我選擇的長沙的一家私人眼科專科醫院,做的是半飛秒。選擇這家醫院的原因是因為有熟人在這家醫院工作,而且好多身邊近視眼的朋友都做了,整個手術過程就持續了十多分鐘我就出來了,而且你會逐漸看東西越來越清晰。
  • 日子住久了才發現,這些家居設計看著高大上,實際用起來很雞肋!
    日子住得越久,越是發現在家居生活中有些東西看著很高大上,其實用起來很「雞肋」,後悔當初在裝修時沒有慎重考慮,下面總結10點在裝修過程中很容易變「雞肋」的家居細節。 第一、下沉式玄關設計▲在進門處設計一個下沉式玄關,聽起來很高大上,殊不知根本不好用。
  • 廈門:兩岸眼科專家線上線下分享交流前沿技術
    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挹青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廈門12月9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陳芳)第六屆華廈眼科論壇-白內障、屈光、角膜病分論壇暨角膜及白內障疾病新進展研討班近日在廈門召開,海峽兩岸眾多眼科專家線上線下齊聚一堂,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圍繞白內障
  • 手機中的紅外遙控有什麼作用,是雞肋嗎?
    NFC以及紅外遙控是手機中常見的功能,搭載NFC的手機很多,但搭載紅外遙控的手機並不多,主要以華為、榮耀與小米手機為主;估計用的人也不多。現如今,有無NFC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用NFC傳輸文件不方便,刷門卡或支付也並不常用,要說前幾年充值或查詢公交卡使用NFC還好,但現如今有乘車碼,NFC越來越沒有地位了;可能很多人覺得紅外遙控亦是如此,因為很少廠商搭載。既然有手機廠商搭載紅外遙控,說明此功能並非雞肋;那麼紅外遙控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長時間刷手機,女子患上麥粒腫
    11月12日,南京市第二醫院眼科接診了一位患者梁女士,她從11月2日開始,目前已經陸續收到50多個包裹,還有20多個在路上,連續熬了幾天夜,發現眼睛紅腫,急忙到醫院就診。眼科主治醫師應曄接診了梁女士,通過檢查診斷梁女士患上了瞼板腺炎。
  • 福州高度近視是如何引起的【愛爾眼科醫院】
    福州高度近視是如何引起的【愛爾眼科醫院】 時間:2021-01-08 16:55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 福州高度近視是如何引起的【愛爾眼科醫院】,高度近視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人稱「摘鏡盲」的形象表面上看起來很像高近視者。
  • 華廈眼科廈門眼科中心「雲亮相」全國眼科學學術大會
    在全國眼科學學術大會上,華廈眼科本部廈門眼科中心五緣灣屈光手術中心「雲」端亮相,SMILE、EVO ICL手術直播環節,眼科大咖齊聚「華山」共論劍!大坪醫院眼科專科醫院、全軍眼科專委會主任委員葉劍教授、鄭州視光眼科醫院劉蘇冰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餘克明教授及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羅巖 教授4位眼科大咖,對手術直播進行了精彩點評,不僅讓與會人員學習到手術全流程的寶貴經驗,精進了臨床技術、還為眼科同仁拓展了診療思維。
  • 重陽健康盡孝「心」選擇 華德眼科丁振強為父植入蔡司三焦點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提高老年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昨日,以「致青春輕鬆告別老花白內障」為主題的公益科普活動在北京華德眼科進行。活動當天,北京華德眼科醫院院長丁振強現場為廣大患者進行眼科疾病的科普,並提出相關的專業預防、診療的建議。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愛爾儘量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比如購買先進的設備,引進優秀的人才,進行品牌建設。增發價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次增發對象應該是長期的戰略性投資資金。我記得2017年高瓴資本進來的時候的增發價也是27元多,現在增發的價格也是27元多。但現在股本比2017年增加了近一倍,所以可以說2年時間,現在的戰略資金的增發價格比2年前高了近一倍。對於這些資金來說,這個增發價實際上並不低。
  • 「發哨人」戰鬥「眼科帝國」
    2019年12月30日,艾芬曾拿到過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檢測報告,她用紅色圈出「SARS冠狀病毒」字樣,並將這份報告拍下來傳給了同是醫生的同學。當晚,這份報告傳遍了武漢的醫生圈,其中就包括那8位被訓誡的醫生。如果說李文亮是吹哨人,那艾芬就是發哨子的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艾芬說,視網膜脫落帶來的傷害遠超於疫情;而作為知名抗疫英雄,艾芬的眼睛也在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 華德眼科醫院「千頻優視雷射」新技術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華德眼科醫院「千頻優視雷射」新技術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20-12-04 11:01:40「千頻優視雷射」新技術發布會暨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
  • 浴缸上多加一塊板,誰也不敢說雞肋,這實用性效果,讓人也想裝
    浴缸上多加一塊板,誰也不敢說雞肋,這實用性效果,讓人也想裝我們給家做設計,會因為衛生間空間小而選擇放棄浴缸的安裝,但我朋友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就比較高,下班回家總是想要泡在浴缸中洗澡,放鬆身心讓自己的心情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