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蝴蝶湖
江北再生水廠建設現場
沿山幹河
治水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全市水利投資完成84.2億元,在全省列位第一;中心城區市民全都用上水庫水,制水工藝和水質檢測能力全國領先;桃源水廠設計日制水能力50萬立方米,是國內採用浸沒式超濾膜處理工藝的最大規模水廠;寧波市最大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6月通水,系全省投資規模最大、移民最多的單體水利工程……三年勠力攻堅,寧波水利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2018年,「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的集結號在甬城大地吹響。寧波水利系統積極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勇立潮頭的精氣神,雷厲風行抓攻堅、分秒必爭抓落實、只爭朝夕勇攀高,不斷助推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新一輪機構改革後,我市基本實現了從「九龍治水」到「一龍治水」。未來水利工作目標清晰:到2025年,全市供水保障能力達到25億立方米,城鄉居民實現同質飲水,再生水利用率高於15%,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農田灌溉水利用係數提高到0.625以上;建設高質量水生態環境保護網,到2025年,汙水處理率高於95%,河網水質Ⅳ類及以上佔比大於75%,鄉鎮級以上河道基本做到無違建,建設一批市、區縣(市)幸福河道樣板。
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在「六爭攻堅」引領下,寧波水利工作邁上跨越式發展新徵程,正在力拓「領先全國、領跑全省」的發展新藍海!
聚焦補短板 全力推進水利重點工程建設
525毫米,這是今年寧波超長梅雨創下的紀錄。這樣一場「歷史級別」的梅雨,寧波卻江河安瀾,水利調度功不可沒。從入汛到出梅,整整3個月,寧波市水利局專家組成員都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就連節假日也是在指揮中心度過。專家組在一線「會診」水情,對水庫、河網、山塘的蓄水洩洪進行調度,像「哨兵」一般為平安度汛保駕護航。
「這兩年,氣候環境變化使得全國許多地方洪水災害嚴重,而寧波卻江河安瀾,群眾的生產生活秩序沒有受到多大的『打擾』,這與水利系統在全市『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中聚焦補短板,全力推進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密不可分。」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姚江二通道(慈江)基本建成,慈江閘站Ⅰ、Ⅲ、Ⅳ標完工,Ⅱ標完成總進度計劃的92%;鄞州九曲河整治(城區段)水利工程和景觀結構施工基本完成,綠化施工完成30%;三江常態清淤工程三個河段均正常推進清淤進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項目四個標段全面推進;葛岙水庫主體工程已完成工程量35%;寧波至杭州灣引水工程完成工程量的47%;鄞江堤防整治工程Ⅰ標、Ⅱ標全面實施,完成年度計劃的92%;慈谿城區防洪排澇二期等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甬江建閘、廣德湖等重大工程目前在方案論證中,已和相關部門積極對接;鄞西汙水處理廠9萬噸/日的擴建項目已累計完成土建標的99.2%,設備安裝標的92.5%;奉化區城區汙水處理廠3萬噸/日的擴建項目已累計完成工程建設進度的89%;柴橋淨化水廠2.5萬噸/日的新建項目已完成土建的95%,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六爭攻堅」以來,我市在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等領域的各項水利工程如雨後春筍,為守護一方安瀾貢獻了力量。
據統計,今年1月到10月,全市水利投資完成84.2億元,為年度計劃的84.2%,其中省「百項千億」防洪工程完成投資37.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市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完成投資51.1億元,預計年底均可順利完成年度目標。
聚焦強監管 全力保障水利項目提質增效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和企業運行帶來了不少影響。「疫情初始,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部署,堅持能早則早、能復則復、能先則先,成立了復工專班和抽調聯企服務員,努力當好水利企業和工程復工復產的『店小二』,及早有序推進水利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葛岙水庫於2月14日率先復工,全市14個省市重點水利工程、36個年度重點水利建設項目和150家在甬註冊水利企業在3月底全部復工。緊隨其後,市水利局又牽頭研究制定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0條措施」,及時幫助企業減輕資金負擔、緩解履約壓力、簡化審批程序,為19.9萬家企業減免水費8732萬元。
項目和企業正常復工達產後,市水利局又創新推出了「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分隊、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積極幫助一線引方向、找出路、破難題,全力做好服務工作,確保抓一項成一項、幹一件成一件。一方面,通過在全系統內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抓落實」活動,引導黨員幹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多措並舉深化三服務工作;另一方面,「一把手」帶頭擔當落實「三服務」,局黨組成員每月帶隊與各區縣(市)水利局、功能園區等開展服務交流,今年現場走訪服務指導42次,開展聯繫187次,收集問題36項,解決困難28項。基層有需求,服務就跟上。在此過程中,市水利局還抽調14名業務骨幹作為聯企(項目)服務員,通過實地走訪與線上聯絡,分別向14個省、市重點水利(水務)工程及50家涉水企業提供「一對一」「一對多」的精準服務,走訪服務企業160餘次,收集的15個問題目前均已解決,受到了服務對象的好評。
此外,為有效降低颱風、洪水、暴雨等高頻災害對海塘的損害損毀,市水利局還在國內首創了為水庫和海塘購買「保險」。去年7月,橫山水庫與太平洋財險公司籤訂全國首份水庫超蓄救助類保單,為庫區因攔洪超蓄可能發生淹沒的周邊房屋和農田財產損失提供保障;今年8月,全市首個堤防(海塘)災害綜合保險落地象山,運用新技術為海塘提供「識別+預警+處置」閉環管理服務,為仁義塘等5條海塘提供1.4億元的風險保障。此外,立足寧波成為首個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的區域實際,水利部門還深化工程第三方擔保機制建設,完成1806單各類保證金擔保業務,共為293家水利施工企業釋放現金流4.9億元,節省運營成本4350餘萬元。
聚焦惠民生 全力打造城鄉高品質新面貌
一滴水,可以映照千萬農民的生活品質;一滴水,可以折射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由於村莊海拔高、山塘集雨庫容量少、高山密林間建築材料無法運輸、水資源分布不平衡等原因,我市不少農村人口長期面臨供水季節性不足等飲用水難題。「六爭攻堅」伊始,我市就啟動實施了「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計劃」,三年來,各區縣(市)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打響了農村飲用水攻堅戰,讓50餘萬農村人口實現了從「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轉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已累計完成52.16萬農村人口的飲用水達標提標任務,實現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省定標準達標率100%、農村供水縣級統管長效管護機制覆蓋率100%。
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只是我市在這輪「六爭攻堅」中聚焦惠民生打造城鄉高品質新面貌的舉措之一。多年來,針對中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普遍存在的產權不清、管理不善等老大難問題,我市加速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接管工作,累計完成改造16萬戶,讓50萬群眾喝上了好水。為解決江北慈城鎮片區、蓀湖片區、奧體投創片區近30萬人口的汙水排放問題,江北再生水廠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鑽孔灌注樁33.9%,這也是我市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廠。針對寧波季節性缺水問題,今年6月寧波最大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正式通水。欽寸水庫設計總庫容2.44億立方米,預計平均每年可向寧波供水1.26億立方米,相當於白溪水庫年供水量的75%,能滿足寧波中心城區近五分之一居民的用水需求。
前不久,寧波水庫群聯網聯調西線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該工程連接欽寸水庫,通過全長40餘公裡的隧洞和管道,源源不斷將優質水庫水輸運回寧波,為甬城「解渴」。工程施工期間遇到諸多困難,大口徑鋼管焊接質量要求高,又要同時穿越甬金高速公路、江拔線省道、高壓電纜、鄉鎮主要排水管道,市水利局黨組成員把辦公桌搬到工地上,和技術人員多次論證施工方案,協調設備材料和屬地管理部門,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發揮水利惠民綜合效益。一滴水窺見大民生。統計顯示,江北、鎮海、北侖、海曙、鄞州等區域農村大多已納入城市大網供水,超過150萬群眾用水與城市同網、同質、同服務。
撰文 王博 王文娜 供圖 寧波市水利局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