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縱觀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仍然處於相當嚴峻的情況。其中歐洲地區的疫情更是一路之上,在當前甚至迎來了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疫情的侵襲。而相比較歐洲,亞洲的疫情一直都處於控制良好的情況,而很多人也都因此覺得,世界疫情能否結束,取決於歐美地區是否能夠儘早控制住病毒的蔓延。
但當前亞洲地區卻發生了不少的壞消息。僅就日本而言,其雖然在宣布奧運會延期後實施了許多的管控措施,但現如今的亞洲正逐步進入冬季,病毒的活性也相對有所增加,多地的疫情也出現擴散蔓延的情況,僅11月21日一天,日本的新增確拯病例就已經超過了2500例。
給已經逐漸恢復經濟生產的亞洲各國敲響了警鐘,疫情還遠未散去,所有國家仍然需要提起精神共同抗擊疫情,防止病毒的擴散。
多重因素造成日本疫情惡化
日本的疫情實際上並不算是突然惡化,日本的患者基數相較於歐美各國,是比較低的,並且比起歐美各國日增幾萬的恐怖數字相比,日本的疫情情況也並不能引發大規模的關注。但現在日本方面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開始有了危險的跡象。
首先在菅義偉政府上臺之後,日本為了儘快恢復經濟,對餐飲和旅遊業進行大規模的補貼,試圖藉此刺激消費,但也因此使得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起來,疫情的增長也得到了客觀的生長條件。其二便是日本醫護人員的防護條件十分落後,許多醫護人員在工作之時,甚至只能夠佩戴醫療外科口罩。
因此醫療人員的病患之間的交叉感染對疫情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最後便是民眾對疫情的認識不足所對疫情的推動,政府為了減少民眾的恐慌程度,對疫情遮遮掩掩,許多日本民眾甚至認為疫情能夠讓政府發補貼給民眾,是件「好事」。
日本現狀給亞洲各國敲響警鐘,疫情仍然需要重視
日本當前的疫情形勢也給亞洲各國一個反面的例子,當前世界疫情仍然需要提起警惕,抗擊疫情一事絕對不能鬆懈怠慢,只有時刻提起警惕才能夠維持來之不易的抗擊疫情的成就。只有所有國家都團結起來共同抗擊疫情,才能夠將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住,讓世界重新回到發展的正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