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上刻著一條神諭:認識你自己。從聖人先哲蘇格拉底到如今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會凝思琢磨這句話的含義。認識自己,難道很難麼?其實是的。比如一個女孩的成長曆程,這一路上可能也如俄狄浦斯,披荊斬棘,最終成為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別只叫我女孩》就是一本難得剖析女孩成長真相的書,不僅適合女孩與成熟女性讀,也適合媽媽讀完講給自己的女兒,輔助自己女兒健康成長,安全度過迷茫的青春期。
一、這個熟悉的女孩——艾米,不,她叫馬伊姆·拜力克
她應該就是大人嘴裡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優秀。她童星出身,年少成名,15歲就開始出演劇目。輝煌時她並沒有耽擱學業,在已經被哈佛和耶魯錄取後,她為照顧家人選擇加州大學深造並讀到了神經科學博士,她在《生活大爆炸》中的艾米這個生物博士的角色簡直就是馬伊姆·拜力克的本色出演,活脫脫現實中的女學霸。
不管是中斷自己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還是毅然決然結束自己十年的婚姻,她在女兒、演員、學術、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之間各種身份來回遊走,依舊遊刃有餘。這種充滿自信的淡定從容的精神也體現在她撰寫的這本書裡。在書中,馬伊姆·拜力克的文字讓人如沐春風,在溫柔的文字對話中讓讀者更容易從內心接受,這份帶給女孩,帶給女性自己的一份真摯的禮物,認識女孩自己本身,我們沿著作者為女孩繪製的成長路線圖重新發現充滿自信的自己。
二、女孩的成長路線圖
馬伊姆·拜力克的人生看起來風光無限,難以複製。但是她遇到的問題也和普通的女孩一樣,在電視劇《生活大爆炸》中扮演謝耳朵的女友被網友嘲笑醜,讀博學論文間隙還要給孩子餵奶換尿布分身乏術,結婚十年決定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單過,大家口中的麻煩事她都遇見過,甚至在屏幕上被無限放大,所以她分享她的成長故事和成長建議,也是對當今時代的女性一份真摯的陪伴。她娓娓道來,從幫助女孩了解與照顧自己的身體開始,在面對生命、情感、壓力、未來時候如何成為理想的自己,這份成長路線圖簡潔清晰,一針見血。
關於認識我們的身體與健康,馬伊姆·拜力克認為要勇敢面對,獨立照顧熟悉又陌生的身體,正確理解健康與美。回首我們自己的青春期,似乎沒有馬伊姆·拜力克這樣的長輩或者閨蜜,告知我們成長的真相。似乎女孩身體的變化是一個諱莫如深的避諱話題。在豆瓣與知乎等網站上有這樣的話題討論,很多女孩子第一次出現生理期的時候都是一片茫然,甚至有的女孩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快死了。在電視劇《大明宮詞》裡,小太平第一次生理期的時候夢見媽媽說自己丑,和媽媽賭氣好幾天。覺得丟臉和驚慌失措應該是很多女生的真實寫照。許多身體成長的硬核知識在書中都有所體現,如果早知道會不會當時就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安然健康度過這段敏感期。
還有就是心動、愛情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的壓力,什麼是怦然心動,什麼是約會,什麼是正常的親密行為,好多家長難以啟齒的情感教育書中都梳理了脈絡和解決方案。如今很多女孩在戀愛中嘗到了苦澀的味道,甚至不知道保護自己的身體,頻頻傷害自己。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甚至有很多被PUA,被情感控制,喪失自我,乃至丟掉自己的性命,徒令家人傷心。還有很多女孩在面對成長的壓力,外貌的壓力、學業的壓力、事業的壓力、情感的壓力不堪其重,有的極端例子是身體急劇增重或減輕,出現了抑鬱症的前兆。
香港著名影星主持人沈殿霞的女兒鄭欣宜就是一個典型的「反彈」少女,如馬伊姆·拜力克所說「主動出擊,應對壓力」,她作為星二代,幸也不幸,兩歲,父母離婚,一手被母親帶大,身材也遺傳了媽媽的肥胖基因,從小因為身材被恥笑,在以瘦為美的娛樂圈,她10個月從208斤瘦到了135斤,暴瘦後贏得了一些關注。但是母親去世、反覆減肥的身體傷害讓她苦不堪言。27歲,鄭欣宜發表復肥宣言,把健康快樂放在第一位,和過去自卑的她相比,現在輕鬆跳舞一字馬的她渾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瘦不是王道,自信才是。
三、面對未來,相信自己
我們是工作著的身體,學習著的大腦,充滿熱情的心、奮鬥的靈魂和最重要的女人。
理想的自己是什麼樣,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處於學習的狀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挖掘自身的潛能。面對自己,我們鍛鍊身體,注重個人衛生;面對健康和美,我們用健康的方法讓自己綻放美麗;面對理想,我們能注重學習,培養愛好;面對壓力,我們能迎難而上,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面對未來,認真思考,充滿熱情幫助他人,讓生命更有意義。這是作者為女孩繪製的成長路線圖,也是女孩自我發現、自我成長的必經過程。
它也許是一個很漫長且需要很努力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女孩會擁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和更大的自由,能夠憑藉這些度過人生的暗礁與坎坷,也能夠憑藉這些努力與目標收穫人生的遼闊和精彩。在這裡願天下的女孩子們能活出自我,做自由行走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