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

2020-12-15 小彭來給您解惑

前面我介紹了量子力學相關知識,其中談到了微觀世界的物體具有的一個特殊狀態「疊加態」,一旦物體擁有疊加態,就意味著這個物體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同時擁有多個速度,就好像這個物體有「分身」一樣,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但是又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這種現象在我們宏觀世界非常不可思議,宏觀世界我們是用經典力學來解釋。那麼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呢?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量子力學的適用範圍是微觀世界,而經典力學是宏觀世界,所以要比較誰更厲害其實很難,就好像一個「短跑選手」和一個「長跑選手」比賽誰更厲害,這是不科學的。不過我們其實量子力學更厲害,為什麼呢?

首先量子力學雖然是研究微觀世界的規律,但是不意味著說就完全不能用於宏觀世界,只不過宏觀世界用量子力學基本沒有太大意義而已。比如疊加態來說,微觀物體雖然具有這種狀態,難道宏觀世界物體就沒有嗎?其實是有的只不過不明顯而已。宏觀物體的位置不確定度和速度不確定度非常小,小到可以完全忽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用「確定性」的語氣來描述宏觀物體,但是卻要用「概率」來解釋微觀物體。

其次量子力學對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更能揭示其本質,比如引力而言,牛頓雖然通過蘋果往下掉猜想到也許是有一個力在向下拉蘋果,同時發現天體總是圍繞一個中心旋轉,猜想也是有一個力在拉天體,最後發現這兩種力都遵循一個規律「萬有引力」,所以一下子把地上的力和天上的力統一起來了。

但是牛頓卻不知道「萬有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牛頓也是一頭霧水,最後是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解釋了引力的本質。不過解釋引力並非只有一種理論,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理論也能解釋引力的本質,那就是量子力學。所以說量子力學要PK經典力學,除了相對論能打個不相上下外,其餘理論基本都是吊打獲勝。

其實這樣直接比較兩個理論誰更厲害是不公平的,因為時間上經典力學在先,量子力學在後,量子力學也是通過經典力學發展起來的,沒有經典力學的基礎,量子力學也不可能有這麼快的進展,所以一個是古人,一個是現代人,比較最更厲害顯然不公平。

最後小編說一句,其實一個理論的誕生都是有適用範圍的,一旦超出範圍這個理論也就不正確了,就會有新的理論來繼續解釋,所以新理論肯定會優於舊理論,不過沒有舊理論也就沒有新理論了,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

相關焦點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量子力學是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結構和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如今,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到底糾纏什麼?怎麼纏?簡單解釋給你聽!
    量子力學可謂是當今科學界最主要的研究內容了,如果我們有能完全了解並運用到生活中。那麼我們的世界都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然而量子力學的研究,科學家們也都還只是在路上。量子力學有太多和我們常識不一樣的地方了,畢竟連理解量子力學的內容都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所以這條路也還很漫長。
  • 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經典概率在本質上有何區別?
    也就是我們為了驗證理論預測的正確性,對粒子的位置進行測量,假定在相同的物理條件下可以重複大量次數的測量,我們會發現任何位置上測量得到的粒子出現的概率(大量測量中此處測量到粒子的次數除以總測量次數)是符合量子力學的計算預測的。這時我們不禁會有一個問題,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生活經驗中的經典概率有什麼樣本質上的不同呢?
  • 子力學只是經典力學的變形?是or否
    量子力學一直是經典力學的簡化版,其中的波函數模型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微觀物理量只有統計意義。高溫下表現為波函數坍縮到零,低溫時是漲落。而在微觀尺度上,表現為漲落和湮滅。在規範勢場內對應,宏觀物理尺度下對應波函數的弱相互作用。規範勢場和相互作用之間的耦合係數是薛丁格方程的含義。平動空間的薛丁格方程是群速度。非平動空間的薛丁格方程是常矢量。為什麼要簡化?
  • 「玄學」的解釋最後歸納到「量子力學」,經典物理學:這鍋我不背
    我們古代的煉丹師還非常的有「情懷」他們想練出「神丹」這樣一來吃了之後就可以立馬「羽化成仙」,擺脫世俗間的「枷鎖」,著實厲害。西方研究化學動不動就「炸」,把火藥搞得很厲害,我們煉丹師雖然也炸「爐」,但為了「長生」就把命一直「懸」著吧。古代人們還有「千裡眼,順風耳」,「騰雲駕霧」這樣的事情,請注意這不是在寫玄幻文,很實在的分析文章。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選關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幾個題目,包括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對比、量子概念的產生、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徑積分等,作些說明。目的在於激發讀者思考量子力學的本質在哪裡。不好說離散性是量子世界最本質的特徵,但是,它的確觸發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而量子力學的創立則歸功於海森堡和薛丁格。量子力學一開始就是以公理表述的形式出現的。01 經典物理學回顧任何物理理論都不僅僅描繪事實,它們包含由經驗延伸出的假設和觀念。經典物理學大致包含四個分支: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 量子力學對經典物理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甚至這種影響已經超出了物理學本身的範疇,成為人們看待世界、看待問題一種新的方向和思維方式。
  • 量子力學的終點是什麼?是否是宇宙的終結?
    導讀:如果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打破了經典力學對人們的束縛,那量子力學無疑為大家展示了另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所有人都無法想像的量子世界!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理論之一,量子力學將人類的視野帶入到了神奇的量子世界,這裡與經典力學有著本質的不同,量子的神奇行為甚至讓人們感受到了「意識」的存在。
  • 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
    說到量子力學,可能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例子就是薛丁格的貓,可是許多人對這個概念都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這個實驗和愛因斯坦還有關係。上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和另一位物理學家玻爾吵了一架,愛因斯坦生氣地說,上帝不擲色子,許多人都覺得愛因斯坦不認同量子力學,事實果真如此嗎?
  • 量子力學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回事?不懂這些你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我們這期視頻告訴你。帶你了解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悉的也是正在運用的叫做經典力學。
  • 量子力學是唯物學科嗎?
    我在網絡上經常看見一些宣傳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聯繫的文章,比如,有一篇網絡文章叫《從量子糾纏到量子計算機,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或許解開宇宙的起源》,還有用朱清時的演講做成的《朱清時:量子力學證實,人類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物質並非實有的存在》等等,這些文章千篇一律的把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掛鈎,甚至直接鼓吹量子力學證明了唯心主義。
  • 這個物理模型需要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建立
    在近代物理學中,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發展出了霍金輻射,現在觀察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經典電磁波與量子糾纏態的結合。在實驗中,量子糾纏既可以看作是經典波與量子態的合成,也可以看作是經典波與量子態的疊加。目前我們的觀察並沒有觀察到這種疊加態。
  • 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薛丁格的貓厲害之處就在於從宏觀尺度闡述了微觀世界的量子疊加原理,也就是將微觀不確定轉化為宏觀不確定,從而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
  • 量子力學隨機性被推翻了?事情才沒那麼簡單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截圖什麼是量子力學隨機性?咱們先搞懂量子力學的隨機性說的是什麼,再看看這篇論文做了什麼。根據數理雙修的大師馮諾依曼的總結,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的過程,一個是按照薛丁格方程確定性地演化,另一個是因為測量導致的量子疊加態隨機塌縮。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核心方程,它是確定性的,跟隨機性無關。那麼量子力學的隨機性只來自於後者,也就是來自於測量。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視覺中國供圖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量子力學最早就是研究為什麼微觀粒子會呈現這種「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神奇現象。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那麼,有人會問:研究量子力學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你正從中受益。比如,生活中你每天都離不開的電腦,它的出現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量子力學。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光的歷史 牛頓是光學的鼻祖人物,在17世紀建立經典力學,認為光是由許多微小粒子組成的粒子流,也就是「光的粒子學說」,該理論成功解釋了光的折射、反射等等現象,在後來的100多年時間裡,粒子學說一直被視為光的正統學說。
  • 經典力學最後一個未解問題!
    量子力學奠基人海森堡說過一句話:等他見上帝的時候,他要問上帝兩件事,第一個是關於相對論,第二個是關於湍流,他只確定上帝有關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無法通過數學語言(數學方程)去準確表達湍流,預測湍流,這就是湍流問題至今未解的根本原因,我們一般採用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去描述流體運動,雖然對於水、空氣和其他簡單的液體和氣體,納維-斯託克斯是很好的近似。但納維-斯託克斯方程本身很難解,因為它是非線性的,此線性非彼線性。
  • 陳根: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薛丁格的貓厲害之處就在於從宏觀尺度闡述了微觀世界的量子疊加原理,也就是將微觀不確定轉化為宏觀不確定,從而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
  • 謠言:量子力學隨機性被推翻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誕生了量子力學多個詮釋,其中主流的三個詮釋為哥本哈根詮釋、多世界詮釋和一致歷史詮釋。哥本哈根詮釋認為,測量會導致量子態塌縮,即量子態瞬間被破壞,隨機跌到一個本徵態上;多世界詮釋覺得哥本哈根詮釋太玄了,於是就搞了個更玄的,認為每一次測量就是世界的一次分裂,所有本徵態的結果都存在,只是互相完全獨立(正交),幹擾不到對方,我們只是隨機地在某一個世界當中;一致歷史詮釋引入了量子退相干過程,解決了從疊加態到經典概率分布的問題。
  • 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量子力學實驗推進,這次愛因斯坦可能輸了
    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宇宙的複雜性,尤其是疊加狀態的存在,給科學家們帶來了新的問題,相對來說更難破解。科學家們認為,與量子力學有關的問題不能深究,因為這會完全推翻人們的宇宙觀。現如今,當薛丁格的貓成為普及量子力學的著名實驗後,人們對周圍的事物又全都展開了新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