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譚友成:經歷是一切文學創作的源泉
譚友成,曾用名譚浪,1972年9月出生,漢族,重慶市雲陽縣人,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1992年8月參加工作,先後任教於小學、初中、職業高中和成人教育(大學函授)。2006年12月離教從法,現工作於重慶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之餘,偶爾碼碼文字,用以記錄自己走過的歲月,也以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作品散見於《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中國司法》、《中國法律援助》、《重慶法制報》、《求是先鋒—領導幹部學習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與實踐》、《人民網》等報刊雜誌網絡。
教師的工作,讓我開始碼文字。雖然自己碼文字的功底不高,對於文學創作更是屬於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我碼文字的熱情。因為我深知:經歷是一切文學創作的源泉。經歷裡既有我們的工作生活,也有我們的衣食住行,既有我們的酸甜苦辣,也有我們的悲歡離合,只要稍加整理碼成文字,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人民教師、法援律師、司法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三個標籤,也是我人生最寶貴的三段經歷。
據此,自1997我的處女作發表於《三峽都市報》以來,先後有多篇文章見諸於報刊雜誌網絡,其中:《法援之光照進勞教場所》發表於《中國法律援助》(2009年第9期);《創新與完善法律援助訴前調解機制》發表於《中國司法》(2010年第2期);《做法治「五者」給力依法治市》發表於《重慶法制報》(2015年1月26日);《範某某合同詐騙提供法律援助案》、《覃某某涉嫌運輸毒品提供法律援助案》分別於2018年6月8日、2019年3月19日被司法部收錄入《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以為民務實清廉之心鑄就偉大中國夢》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直黨建網聯合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徵文活動中被評為優秀作品予以刊發,後被輯入中共中央黨校主管的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傾力推出的大型叢書《求是先鋒——領導幹部學習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與實踐》,並經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享受品質生活,演繹精彩人生,這是我的座右銘。煙雨楊柳、小橋流水的醉美江南,茫茫草原、皚皚白雪的壯麗北國,高山峽谷、大漠金沙的原生西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魅力東方,都是我魂牽夢繞心馳神往的地方。我將用餘生,去親近、去擁抱,並記錄之、見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