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盛名之下絕不虛傳

2020-12-24 影視控

假如突然有一天,你的同事告訴你,他活過了140個世紀,經歷了滄海桑田和世事變遷,你會相信嗎?這就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一部非常優秀的軟科幻電影,一部投資極低的電影,一場多人的辯論之旅,顛覆你的三觀,洞穿人性,讓人思索歷史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影片發生地點局限在一個小小的房間中,通過對話,以及人物之間的爭辯展開,涉及人物均為各個領域的知識分子,觀點犀利又代入感強,最終一個平淡卻不失驚奇的方式結尾,可謂是一部非常值得人們反覆觀看的電影。

約翰,是哈佛的一個歷史學教授,他的辭職讓同事紛紛來相送。卻在最後一次交談的過程中,爆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那就是他實際上已經活140個世紀,是最為原始的洞穴人,經歷過各種時代的變遷,與釋迦摩尼進行交談,與梵谷是多年好友,甚至曾被人們奉為耶穌。

影片前半段,先是各種教授用自己所學的生物學,心理學,考古學知識,去辯駁他的言論,卻被各類真實的證據,動搖了自己的世界觀。而觀眾,也在這一場場的爭論中,真實的代入了影片中所描述的場景,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懷疑是否過往的那些歷史,它背後所述說的真相就像約翰說的一樣。那些現代人看起來的奇蹟,不過是當時的時代和環境造就的。

影片的高潮自然就是關於耶穌的爭論,對於這一探討,其實也是對於聖經和基督教教義的探討。你覺得我是耶穌嗎?如果不是,則是一場荒誕的笑話。而如果是,將顛覆教徒對於教義的認知。耶穌這個名字不過是JONH的演變,隨著時間,被歷史變成了JESUS,那些聖經上的奇蹟是一個凡人的神化,他治病救人卻從沒有施展過神跡,那所謂上帝的兒子其實是他曾與釋迦牟尼成為朋友。

當這些被約翰用輕描淡寫的口吻說出來,將在場眾人的世界觀甚至信仰赤裸裸地打破。這個世界看似真實,卻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所以,如果內心的信仰,在某一天並非你所想的那樣,你將如何去做,去堅持內心的信念,或者拋棄一切,成為無神論者,沒有人知道當這一切真正發生的時候你將怎麼抉擇。

假如有一天,你能夠長生不死,你將會做什麼,這個話題無人可以回答,是因為每個人都面臨生老病死,人生中的歡喜和苦澀。對於約翰來說,他的人生,定格在35歲,看過戰爭,死亡,神靈,體驗過分離,變遷,逃亡,他已經習慣於這樣的生活,卻也會在獨身一人之時感到孤獨。

影片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思考就是,這個世界所謂的定義,其實是由你自己去判斷的,而整個世界的實際運行,究竟是否真的這樣,這則是一個巨大的疑問。我們深信的真相,一旦被打破,首要做的不是去體悟真實,而是辯解,用自己的思維去強行解釋,去堅信自我的理念。

可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必要去探討人是怎麼來的,耶穌的那些奇蹟經歷是否為真,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活好當下,活好未來的每一步。什麼是歷史,它真的只是書上所寫下的寥寥幾筆嗎?而那些傳奇人物真的就像書上的小字一樣,沒有任何私人情感嗎?絕對不可能,這世界上的一切東西,如果不親眼看到本人,那麼都可能有失偏頗,科幻亦然如此。

相關焦點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時隔十年出了續集,又是一部毀經典之作
    2007的低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僅僅用了一萬美元,製作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作品。小編上大學的時候,在同學的推薦下看的這部電影,簡直太震撼了,僅僅用一個場景、幾個演員的對白,沒有任何特效的情況下,就創出一部讓人引發奇想的經典科幻之作。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純聊型的電影到底是怎麼拍的?
    前幾天看了一部相對冷門的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雖然題材和類型都很不相同,但是我還是不由得想起了文藝的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黃昏日落前》,《愛在午夜降臨前》。它們的相似之處,在於故事的情節全在於主角的聊天支撐,典型的小成本製作。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
    分享有趣的電影,找尋有趣的靈魂,這裡是影娛之樂。今天,小娛給大家帶來了一部真正有趣的電影。老實說,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完全沒有想到竟然如此獨特。這部電影就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科幻電影。光看標題,我們可能完全猜不到電影要講的內容,也許會認為是跟外星人有關。
  • 最有深度的電影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soundtrack - Forever - Chantelle Duncan04:11來自強哥說電影來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部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票房的電影,講述了一名即將離職的男人,在自己的房間接待送別他的同事過程中,逐步闡述出自己驚天秘密的故事。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我們來自哪裡?
    - 安東尼奧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由理察·沙因克曼執導,傑洛米·貝斯拜編劇。本片總投資一萬美元,絕對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卻收穫了豆瓣8.5的高分。此片沒有一般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純粹以簡單的兩個場景,八個主要人物以及對白形式演繹著所謂的軟科幻。
  • 看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你們有哪些感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位人類學教授向來為他送別的朋友們坦誠自己的永生身份,又撒下更讓人接受的謊言離開。這部作品是很難複製的,它的成功在於擁有一個大多數電影不可能擁有的優點。毫不誇張的說,即使這不是一部電影,是某個教授的公開課,內容也足夠吸引人。再次基礎上,它的人物塑造也可圈可點。每個配角都有明顯的特徵,也都對劇情提供了推進作用,有求知者,有愛開玩笑的人,有堅持自己的人,有信仰上帝的教徒,有學生,有面對死亡的人,有愛情。這些人物加上和代表永生及真相的約翰之間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年代:2017地區:美國類型:劇情導演:理察·沙因克曼主演:大衛·李·史密斯 / 威廉姆·卡特 / 凡妮莎·威廉斯這個影評寡人糾結了好久應該怎麼寫,嗯,最終還是決定直接這樣寫好了。如果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8星以上的神作,那這部2呢,就是一部SHIT。第一部有多玄,這部就有多土,第一部有多立意高遠,這部就有多走下神壇。寡人認為,整個片子除了第1小時7分開始的18分鐘有回到第一部那種神作的感覺外,其餘的部分不是在其他任何鄉村、師生題材片子中都能看到。
  • 經典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個人生活了14000年的故事
    經典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個人生活了14000年的故事今天是一部來自美國的科幻電影-「這個來自地球的人」。90分鐘的對話,卻引發了無限的思考。必須佩服,導演理察·沙因克曼的技巧。對於一部投入1萬美元的電影來說,要創造出這樣一個樸素而又無限的情節是不容易的。
  • 當常識面臨挑戰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簡介
    只要有可能,就有各種不確定的可能性,什麼是真的不知道,就像電影裡的男人一樣,他來自地球。看完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後,我感覺很好,雖然他比我想像的要糟糕一點,但他是令人驚奇的,因為這個想法非常新穎,雖然這部電影的成本很低,但只在極少數有限的場景中進行,他類似於《武林外傳》的表達技巧,通過人物對話來解釋世界觀,不過,由於主人公等人的精彩表演,整部作品很有感染力,也不禁讓人想到人與生俱來。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劇情很棒,不一樣的科幻電影!
    近期看過的科幻電影中的最佳,完美的詮釋了科幻的真意從來不在視覺效果,而是探索、思考和提供另一種可能;也完美地解釋了如果一部電影沒有什麼大牌明星,沒有什麼高潮炫技的話,能夠流傳下來的就只有一個原因:內容真的是電影的王道!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活了14000年的男人,終於變老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安利一部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個活了140個世紀的男人,一場荒謬的壁爐談話,從人文與哲學角度重塑了人類信仰的故事。主要涉及了宗教的起源和意義,還有人類理性能力的局限。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這樣的劇情,讓我沒理由給「捐贈」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對於很多電影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這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這部電影總投資1萬美元左右,幾個人在男主家客廳聊天,簡單的劇情,最後收穫了3.5億美元的票房。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個永久只能用另一個永久見證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獨立電影,由Richard Schenkman執導,傑洛米·貝斯拜(Jerome Bixby)編劇。本片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你質疑過科學嗎?
    回答之前,不妨先看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科幻片還能這麼拍?2007年曾上映了兩部經典的「科幻」電影,一部是狂拽酷炫上天入地的《變形金剛》,另一部則是投資僅有一萬美元的獨立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電影屆認為後者為科幻電影提供了新的角度。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觀後感
    如果電影上了一定的境界,越簡單的場景,表達好越令人震撼。該片正是如此,就兩個畫面,屋內和屋外,主要人物也才10個,和《彗星來的那一夜》類似,但描述方式則不同——充滿懷疑、孤獨和對抗,卻完全兩樣。《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關於顛覆和信仰的故事,一場和自我與世界的抗爭。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給了小成本科幻電影一條生路
    說到科幻電影,我們能想到什麼?外太空航行的宇宙飛船?還是來地球作戰的外星人。我們能想到《2001太空漫遊》還是說對於《異形》系列情有獨鍾。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為之自豪的《流浪地球》就屬於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對於國產科幻電影有了期待。當然,這種期待並不全面。這也就是所謂的科幻片領域同常會分為軟科幻和硬科幻。
  • 影視點評:《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終究悲哀的理性與情感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正是如此驚豔,這部「史上最牛的科幻電影」僅僅用了一萬美金,在一間山中小屋裡拍攝幾個人促膝對談,卻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大製作、高科技的科幻影片。因為從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像它這樣包羅一切人類的問題,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歷史的……你以為你起碼有最基本的知識,卻發現它們的面目原來如此模糊不清。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裡,當約翰說他就是耶穌,那個女教授所受的打擊可想而知,她的世界整個崩潰了,她信仰了一輩子的東西就這麼完了。
  •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全新紀
    周末聽某說我鍾愛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出了第二部時,我是吃驚的。從來沒有想過它會出續集,在我刷這部電影那麼多遍後,我還是認為2007版電影結尾John Oldman 的離開是最好的結束,最值得人回味他未來的結局。沒想到,電影開播十周年,居然有了續集,於我肯定是要看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也就成了我觀影計劃實施的第一部。
  • 經典電影推薦《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個活了14000歲的穴居人
    今天推薦一部美國經典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是一部總投資才一萬美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於2007年出品,由著名導演Richard Schenkman執導。這部電影取代了傳統的科幻電影的固有演繹模式,不再是「雷射加金屬」,而是通過純對話的形式推進劇情,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話劇式的軟科幻。
  • 永生之夢的延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
    或許很多人都還記得,2007年曾有一部名不轉經傳的科幻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被科幻迷們所推崇,這部投資不過一萬美金連「低成本」都稱不上的影片,竟然被譽為當年的「年度最佳科幻片」。Jerome Bixby 也是《陰陽魔界》和《星際旅行》的編劇該片出自著名科幻作家Jerome Bixby(1923~1998)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The Man from Earth》,故事講述在一間偏僻而封閉的小木屋裡,幾人前來為身為歷史學家的老朋友踐行,而這位歷史學家卻突然坦白,自己是一個已經活了超過14000年的不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