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多肉植物需要較大的溫差來幫助生長,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多肉就會進入休眠,而當溫度恢復到一定範圍內時,又會從休眠中醒來,恢復生長。在種植大棚內,多肉一年四季都在生長,這是因為通過人為手段讓棚內溫度維持在適合多肉生長的範圍內,使它在本該休眠的季節並沒有休眠,從而達到生產種植的高效率。
這樣看上去很美好,但其實長期在溫室中生長而不休眠的植物一旦離開這樣的環境,碰到極端溫度時,抗逆性就顯得相對較差。如果養護不當就很容易令多肉「拂塵而去」,所以一般剛買回家的多肉都是死在移盆初期,或者是在家裡經歷的第一夏季就死去了。
就算不是大棚的多肉,北方的冬季的極低溫度同樣對它也很危險。一般多肉在0℃以下就會進入休眠,這時如果暴露在室外很可能會被凍傷凍死。無論什麼季節,保持在15到30℃的溫度是最安全的。最好是在白天有陽光的時候保持在30℃左右,太陽下山後保持在15℃左右。
以上是多肉植物最舒服的溫差環境,不僅可以使多肉健康生長,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還會令多肉激發出鮮豔的顏色。這也是為什麼,秋天是多肉植物最美的季節。
既然說到溫度,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夏季如何降溫。其實就把握兩點,遮陽與通風。在陽臺種養多肉,可以購買遮陽網來抵擋一天中不斷變化角度的烈日。使用一片遮陽率為60%的遮陽網後,陽臺溫度可以降低3到5℃,除此之外依舊還有一部分陽光可以透過遮陽網照射到多肉,以保證多肉不會因為環境過於陰暗而徒長。
其實小編覺得對多肉植物來說,高溫下的通風才是最重要的。多肉植物最怕的不是熱而是悶,流通的空氣環境有利於抑制病菌繁殖。盆內有水分的時候,良好的通風環境,可以幫助揮發土壤中的水分,而被揮發的水分又可以帶走熱量,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降溫效果。根據小編的經驗來看,白天做好遮陽工作,放心上班去;晚上回家後看哪盆盆土幹了就澆水,如果沒有風,就拿自家的風扇對著吹上一宿。在冬季0℃以下時,建議把多肉移到相對較溫暖的室內窗邊。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用塑料布自己製作一個小溫室最好了,既保溫又透光,也不用搬來搬去,這樣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