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四十年代末,外公的祖父生活在綏遠的一個山區裡,在那裡盛傳著一個黑狼的傳說,相傳它像圖騰一般的保護著周邊的村民,如今,在當地還有一座山,被叫做黑狼山,只不過,絕大多數人都忘記了它的來歷。
外公小時候,時常跟著祖父到山上祭拜黑狼,解放前,附近的村民在每年冬季暴雪封山之前,都會帶著雞、豬、羊等牲畜到黑狼山下祭拜,以期待來年家畜平安,說來奇怪,那些年,附近的村莊確實過了安穩日子。
在那之前,村裡幾乎每年都要遭遇狼災,特別是冬季,野外食物匱乏之際,狼群更是時常盯著村裡的牲畜,讓人們防不勝防,不堪其擾,損失巨大,特別是在兵 ,荒 馬,亂的年月,日子更是艱難,村民們只能自己團結起來對抗狼群的襲擾,但收效甚微,以至於家畜都不能規模養殖,只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大家像生命一般的保護著它們。
在村子東頭,有一個獨居的老漢,他孑然一身,養著一條花狗做伴,有一天,花狗突然失蹤了,老漢四處尋找也沒有找到,以為喪命於狼口,傷心了好久,沒想到的是,幾個月之後,花狗回來了,它渾身是傷,奄奄一息,肚子特別大,當夜,產下了九隻幼崽後便一命嗚呼了,後來,老漢用羊奶、炒豆粉等餵養,由於食物短缺,只有一隻小黑狗活了下來,小黑狗長得很快,體型壯碩,機敏異常,一眼就能看出來是條好狗,打獵方面更是勇猛高效,老漢經常帶著它到鎮上,用它獵來的物件換取生活用品,然而,好事不久,鎮上的保安隊長聽說黑狗的事情後,便想奪過去據為己有,老漢不從,保長便強取豪奪,定了一個通,匪的罪名便將老漢抓了起來,推搡中一個踉蹌,老漢被撞在石牆上很快沒了氣息,這時候,黑狗護主心切,猛地掙脫繩子一口咬住了保長的脖子,只聽咔嚓的聲音,保長就倒了下去,黑狗在槍聲中逃出了鎮子。
從那以後,鎮上安排了隊伍每天都去獵殺黑狗,被逼無奈,村民們只好將老漢埋葬在遠離村子的山裡後,將黑狗留在了山上,免得挨了保安隊的抓捕,令人意外的是,黑狗自此失蹤了,再也沒有人見過它,直到冬季到來,又一年大雪封山,曾經三五成群的小狼群匯聚成了一個大狼群,將村子團團圍住,村民們都嚇破了膽,大家匯聚在一起,點燃篝火,把牲畜都圍在了最中間,然而,狼群卻依然沒有離去,它們圍著篝火堆不斷轉圈,試圖尋找突破點,包圍圈越來越小,村長決定放棄牲畜,然而,本來不多的牲畜被吃完後,狼群依然沒有散去,綠色的眼睛在黑夜裡閃閃發光,顯然,它們的目標並不僅僅是牲畜,大雪封山,狩獵的艱難,讓它們開始鋌而走險,在一頭狼王和一頭老狼的帶領下,對村子發起了圍攻。
篝火堆越來越小,村長帶領大家不斷縮小範圍,男人們都拿著鋤頭等工具準備戰鬥,但狼群的攻擊越來越頻繁,篝火已經不能讓它們恐懼,不時有狼跳過火牆,人們漸漸開始絕望了,婦女和小孩的哭聲不斷,當狼王越過狼群來到火牆外時候,看著即將熄滅的火堆,村長絕望了,他正打算殊死一拼時候,突然,遠處的的山上一聲長嘯,一隻巨大的黑狼呼嘯著衝了過來,還沒等人們反應過來,便與狼王戰在了一起,閃轉騰挪之中,電光火石之間,只看到犬牙交錯,吼叫聲不斷,而周邊的人們和狼群卻鴉雀無聲,驚訝的看著這一切,戰鬥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狼王漸漸不支,呈現敗相,此時,一邊觀戰的老狼突然介入進去,黑狼和狼王被老狼分開,一陣吼叫之後,老狼帶著狼王離去,而黑狼一聲長嘯後,帶領狼群向山裡離去。
據老人們猜測,這頭黑狼便是老漢當年養大的那隻,與老狼和狼王應該是有血緣關係,不過它卻又多了一份對人的忠誠。
從那以後,村裡便很少遭遇狼群襲擊。
過了幾年,抗戰爆發,有一小股日軍繞道山路打算襲擊鎮子,然而在路上他們遇到了大群狼的突然襲擊,那晚上,槍炮聲、慘叫聲不斷,鎮子裡都知道來了日軍,以為部隊和日軍交了火,大家紛紛拿起武器向炮聲方向趕去支援,然而,等他們到時候,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無數的死狼和幾十位日軍的屍體遍布山谷,極為慘烈,後來,人們在山上老漢的墳前發現了黑狼,它因為強勢過重,已經死去。
黑狼的故事極大的震撼了人們的內心,紛紛趕來祭拜,後來,大家為黑狼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請當時的學究為之樹碑立傳,將那座山命名為黑狼山,每年大雪封山之前,都會帶牲畜家禽到山下祭拜,也是報答那些在戰鬥中還活著的狼的救命之恩。
幾十年後,黑狼圖騰已經成為過去,但這片黑狼山的土地上依然留著它忠勇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