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年前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嗎?第二部終於要來了!
就在不久之前,《哆啦A夢:伴我同行2》發布了首支預告片。劇情承接第一部,大雄和靜香終於要結婚了。
但是,就在婚禮舉行前夕,大雄跑了!
小學生大雄和哆啦A夢穿越到婚禮這天發現了這個情況,決定要把成年大雄找回來,拯救這段婚姻。
預告片的主要內容就是這個,不得不說,摺紙展現的方式還是很有創意的。
從幾個片段上來看,《伴我同行2》和前作一樣,都是根據串聯短篇故事並進行改編,最明顯的就是奶奶想看大雄新娘這個情節了。
這個故事出自漫畫單行本第四卷《奶奶的故事》:大雄因為懷念奶奶所以穿越回去偷偷看看,沒想到被奶奶發現。沒想到奶奶很輕易的就認出了長大了的大雄,說想看看大雄上學的樣子,大熊就回去背上書包來給奶奶看。然後奶奶又說想看大雄的新娘,於是大雄就跑去問靜香能不能原地結婚。
原作劇情就到這裡,我猜電影是對最後的結尾做了改編,奶奶想看新娘,大雄就去了自己婚禮那一天,卻意外發現婚禮上的成年大雄逃跑了,由此引發後面的故事。
大雄逃婚這個情節原作漫畫中是沒有的,是電影原創劇情,而從預告片來看,逃婚將是《伴我同行2》的主要故事,所以《伴我同行2》應該是一部以原創內容為主的電影。這一點和首部《伴我同行》還是很不一樣的。
其實即將上映的《伴我同行2》也好,15年的《伴我同行1》也好,這兩部電影和其他任何哆啦A夢大電影都是非常不一樣的,除了最明顯的3D畫風以外,最主要的是劇情側重點。其他哆啦A夢劇場版是冒險電影,而伴我同行是情懷電影,專門給人追憶童年的,和其他哆啦A夢劇場版根本就是兩個邏輯的電影。
雖然主角都是藍胖子和大雄,但是每年的劇場版是粉絲向的,受眾是對哆啦A夢比較了解的觀眾。舉個例子,18年的《金銀島》,有一段戰鬥場景,這裡哆啦A夢是直接爆道具的,各種法寶拼命甩,根本不解釋用法用途,眾人也是接過道具就直接戰鬥,沒人不會用。
如果是經常看哆啦A夢的粉絲,比如我這種現在還追新番的,看到這麼多熟悉的道具不會有絲毫理解問題,甚至還覺得導演懂我,這玩得多帶勁。
可要是不經常看哆啦A夢的觀眾可能就一頭霧水了,那倆人怎麼突然跳上舞了?(傻瓜炸彈)這把玩具刀怎麼這麼厲害?(電光丸)那塊布幹嘛用的?(反射鬥篷),等等等等。
而《伴我同行》則不然,這部電影面向的不僅僅是忠實粉絲,更多的是輕度粉絲,尤其是小時候看過一點哆啦A夢,長大後多年不看了的那種。這數量可就大多了,畢竟這可是哆啦A夢,世界級IP,你可能沒仔細看過,可你絕對聽說過。
面對這個「追憶童年」的人群,《伴我同行》的打法非常精準,3D+情懷。
3D化,可以讓電影看起來「沒那麼幼稚」,多多少少減少一些「多大人了還看動畫片」的羞恥感(雖然我覺得這沒什麼羞恥的),讓更多成年觀眾走進影院。而且,3D動畫的受眾的確要比2D寬泛許多,這是好萊塢多年來給觀眾培養出來的審美。
就我個人來說,可能是看慣了2D的吧,我不怎麼喜歡3D化的哆啦A夢,感覺所有3D人物都比2D的醜了好幾個檔次。
關於情懷這一點,《伴我同行》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和其他劇場版主講一個冒險故事不同。《伴我同行》是由幾個短篇故事串聯改編後組成的,而且特地挑了幾個催淚效果好的短篇,比如《再見,哆啦A夢》、《大雄的結婚前夜》、《雪山浪漫情》等等,目的就是讓觀眾哭,最終效果也的確非常好,不少影評都說自己看得淚流滿面。
雖然《伴我同行》的部分改編情節在哆啦A夢粉絲中受到詬病,但市場證明了賣情懷這一招的成功。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在國內上映,以5.3億的成績一舉創下了的國內日漫電影票房紀錄。此後每年的哆啦A夢劇場版都會到大陸來上映,16年《日本誕生》、17年《南極冒險》、18年《金銀島》、19年《月球歷險記》。但是,這四部當中沒有一部的成績比得上《伴我同行》,最好的《金銀島》也僅有2.9億票房,離《伴我同行》還有一定距離。
《伴我同行》的上映時間點是藤子F不二雄誕辰80周年,而這次《伴我同行2》的上映節點,是哆啦A夢50周年。
從《伴我同行2》的預告片氣氛來看,走的是和前作一樣的賣情懷加催淚的套路。只不過這次的劇本有大量原創情節,畢竟哆啦A夢本身就不是個愛情漫或友情漫,為數不多的幾篇感人章節已經被《伴我同行1》用了不少,所以《伴我同行2》想繼續催淚就不得不開發原創劇情。至於原創劇情的效果能不能比得過原作改編,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等電影上映之後見分曉吧!
最後,說兩句關於最近很火的哆啦A夢6圖事件。首先,我承認任何人都有創作自由。但是,在微博這個公眾平臺上傳播小學男生脆皮鴨的內容,公然開童車,無論如何都是不合適的,這個東西它就只適合小範圍私下傳播。
而且這六張圖的內容不僅僅是童車而已,這裡面的畫面哪怕是在特殊網站上也是要被打上各種標籤預警的,然而在微博上發布的時候,畫面之前並沒有任何文字預警,只有大段的留白,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更何況在二次傳播的時候,留白早就沒了。讓本來就是想看個熱鬧的路人結結實實吃了一口奧利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重口味的。
也就是作者在中國罷了,如果是在日本,版權問題就能讓作者吃不了兜著走。曾經有人畫了一個哆啦A夢沒電了的結局,因為流傳度太高被小學館(哆啦A夢版權方)給告了,同人作者毫無疑問的敗訴並作出賠償。
微博上這個同人作者唯一做的不妥的事情就是把作品放到了微博上。最令人厭惡的是眾多不分場合,跟風「刷梗」的人,甚至跑到官方電影宣傳微博下狂刷,把本來好好的環境搞得烏煙瘴氣,屬實招人煩。
太多的話就不說了,期待《伴我同行2》和《大雄的新恐龍》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