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隨著護理專業的需要和人們對護理觀念的不斷轉變,越來越多的男護士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重症監護室、手術室、急診科、精神科、血透室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男護士加入,這樣會使護理團隊更平衡,工作更高效,氛圍也會更好。希望更多男同胞選擇護理專業,投身護理事業。」
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醫院外科ICU護師、援鄂醫療隊「90後」隊員李金澤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向男同胞們發出了「號召」。
封面新聞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中國網
記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此前曾公布,在4.26萬名援鄂醫療隊員中,護士達到2.86萬名,佔比近70%,80後、90後佔護士總數的90%,其中90後護士佔比達40%。從性別來看,女性護士達2.53萬名,佔援鄂護士總數近九成。
作為佔據「極少數」的男護士,在援鄂救治工作中發揮了哪些作用?李金澤介紹,在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151名隊員當中,護士共103人,男護士5人。護理團隊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當中凝練出了專科、專業、專人、專案的「四專」服務,「在護理工作中,男護士和女護士工作優勢體現在不同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補充的。」
北京醫院外科ICU李金澤圖片來源:中國網
李金澤回憶,當時有一位上ECMO和CRRT治療的患者,「幾乎用上了所有高精尖設備,身上光各種管路就不下10條」。5名來自監護室、急診和血透室的男護士衝在了最前面,參與了救治,在病房裡面吸痰、更換置換液、翻身等操作接連不斷,監測血糖、ACT等時刻不能放鬆,只要進入病區就是戰鬥狀態,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在外出給患者做檢查的時候也會攜帶很多的設備,比如監護儀、轉運呼吸機、微量泵和除顫儀等等,同時還要搬運患者過床,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男護士相對更容易勝任。
他說,今年是自己參加工作第四個年頭,通過援鄂,感受到護理專業的重要性,對救死扶傷和慎獨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為一名90後護士,我將來會不斷學習更新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各項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