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隱形戰機第五代殲-20的首席設計師楊偉解釋了殲-20的巨大、無與倫比的能力。殲-20戰鬥機是具有一種革命性的、顛覆認知的下一代戰鬥機,其特點是遠程、高滲透、感知、火力強大和快速決策能力。
第5代J-20戰機
楊偉在中國航空月刊《航空航天學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中國殲-20戰鬥機的性能。觀察中印衝突的專家們一直在討論中印兩國空軍的實力,並將殲-20和備受期待的陣風戰鬥機進行了許多比較。
據《歐亞時報》此前報導,5架陣風戰機正從法國飛往印度。飛機將在阿聯停留,然後抵達安巴拉空軍基地。印度的雄心就是通過法國的陣風戰機獲得對中國的空中優勢。
「陣風」戰機的優勢就是在雷達和自我保護裝備上的投資約佔整架飛機成本的30%,這將使其在探測和隱身方面有更好地優勢,具有良好的作戰能力和經過測試的武器和雷達。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更喜歡法國的陣風戰機而不是非常先進的f -16戰機和颱風戰機的原因之一。
「陣風」戰機
楊偉在報告中說,在老式戰鬥機中,機動性曾經是決定因素,但隨著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的發展,這個概念已經過時了。
而J-20它是一種單座、多用途隱形戰鬥機,用於空對空、空對地戰鬥任務,具有超音速巡航速度和綜合航空電子設備。
他認為,信息已經成為決定因素,現代戰鬥機在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和數據鏈的幫助下專注於獲取更多信息,同時也降低了對手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隱形技術和電子對抗。
在楊偉看來,當飛機能夠通過這些先進設備獲得更多信息時,飛行員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敏銳的分析能力和明智的決策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實踐中使用這些戰鬥機。楊偉表示,人工智慧將幫助飛行員處理信息,幫助他們以任務目標為導向。
楊偉補充說,在最初的「觀察-方向-決定-行動」(OODA)循環的空戰決策過程中,每一步都將以人工智慧的輔助為特色。「智力成為決定因素」將是他所謂的OODA 3.0的本質。
引用國外的項目例子,楊偉說,未來的戰鬥機通常需要更長的戰鬥距離,更長的耐力,更強的隱身能力,更大的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負載,以及為飛行員提供易於理解的戰場態勢圖像和預測的功能。
楊偉表示,在一個綜合系統中,飛機應該能夠形成一個網絡,繪製實時集成的態勢圖像,創建多條攻擊路線,並實時跨任務區域傳輸目標信息。
周一,一位中國軍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楊偉的願景可能預示著中國未來的戰鬥機會是什麼樣子。
據《歐亞時報》報導,中國自主研發殲- 20b戰鬥機發動機快要成功。中國希望減少對外國發動機的依賴,一旦掌握了使用國產發動機為飛機提供動力的技術,中國就有能力開發和生產下一代戰鬥機。J-20目前由俄羅斯AL-31發動機提供動力。
中國正著眼於在2035年或更早的時候開發下一代戰鬥機,該戰鬥機將配備雷射、自適應發動機和指揮無人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