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弘揚優秀「馬」文化 培養「八駿好少年」

2020-12-14 校校聯

2020

京城百所特色校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

在古老的涼水河南岸,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六環和京津塘高速路的環抱中,坐落著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近百年的辦學歷程,讓學校成為了通州境內辦學歷史最悠久、人文底蘊最深厚的名校之一。

近年來,伴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步伐,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發展迅速,形成了6個校區、173個教學班、5800多名學生的辦學規模。在邵學良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結合地域特點,從中華歷史悠久的馬文化出發,致力將「小馬駒」培養成「千裡馬」,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

以夢為馬 讓學生成就自我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馬文化是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馬是社會賢良的象徵。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千裡馬」,是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隋末唐初,馬駒橋及周邊地區是朝廷養育軍馬的草場,戰馬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輸出,並由此伴生了「成長—成才—成就」的文化種子。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立足地域文化的「生長教育」內涵,與此一脈相承。學校以獨具個性又富有文化底蘊的特色文化,讓學生成就自我,形成了「萬馬奔騰」的學校文化生態。

營造育人環境,彰顯教育魅力——校園裡,「馬文化」無處不在。生長園裡的千裡馬雕塑,教學樓大廳裡的八駿圖,校史館的京畿古鎮馬駒橋長卷繪畫,電子大屏的馬駒橋發展史展示,騏驥書院、朗讀亭、電子閱讀平臺、孕育園、創客教室、騏驥講堂、騏驥夢工廠、冰雪樂園、八駿園……從動態到靜態,從過去到現在,將學校的教育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彰顯著學校獨特的教育魅力。

強化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依託「八駿」特色評價,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滿足學生生長的內在需求。每個班級都依據「小紅馬精神」,確定了凸顯本班特色的班級名稱、班訓及班級口號。

驍騎營、千裡駒、小神駒、良駒營……一個個響亮的班級名稱,代表著一個個團結協作、拼搏向上的班集體。

「以夢為馬,快樂成長」「團結向上,策馬揚鞭」……一條條出彩的班訓,激勵著全班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自勵,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

「我是小紅馬,我最棒!」「一馬當先,勇者勝!」……一個個響亮的班級口號,如同一面面旗幟,指引著全班學生奮勇向前。

一張張班級「八駿好少年」評價圖表,記錄著學生們成長的腳步,以及他們所收穫的快樂與自信。

多元評價 讓學生快樂成長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而教育評價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素質教育、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則起著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使學生幸福快樂地成長,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歡樂。基於此認識,馬駒橋鎮中心小學根據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和發展特點,結合我國現行的小學德育目標和本校學生學習、活動、生活、交往的實際,構建了「八駿好少年」特色評價體系,以「厚德、明責、樂群、善學、追夢、尚美、創新、健康」八項評價目標為標準,突出考查學生在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方面的情況,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項目研究等舉措,對評價體系的適用性、實效性、科學性進行驗證,並不斷加以完善。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體系構建中來,學校開展了「八駿好少年」駿寶形象作品徵集活動,讓學生根據評價內容,設計出八個可愛的「駿寶」卡通形象,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行為目標具象化,為學生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制定相應評價方案,對學生的操行表現、學業發展和個性特長進行多方面評價,分別評選出班級、校區、中心校級「八駿好少年」。

班級評選——學年初向各班級下發學生評價圖表,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的方式進行,每月評價一次。學期末依據學生評價統計,各班級分別評選出一名「八駿好少年」,頒發獎狀及胸章。

校區評選——在市、區、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將會被評為校級「八駿好少年」。班級集齊八項相應榮譽的學生,經推薦評選校級榮譽,學年末頒發獎狀及獎牌。

中心校評選——每學年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以及集齊校區八項「八駿好少年」獎牌的同學,學年末推薦上報中心校,頒發獎狀和獎盃。

每學年,學校通過升旗儀式榮耀時刻、八駿表彰展板、微信宣傳等形式進行表彰,並在每個學年末開展宣傳表彰大會,充分發揮榜樣育人的作用,在校園內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環環相扣的評價體系,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和賞識,促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八駿好少年」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目標,激勵學生展現自我,發揮特長,獲得進步的喜悅。

生長教育 讓生命更精彩

教育即生長。馬駒橋鎮中心小學積極倡導並踐行生長教育,關注學生良好人格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做人;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關注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生活;關注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創造。

豐富騏驥課程,打造生長課堂——學校以課程建設為切入點,積極發揮課程育人的功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千裡馬課程、閱讀分享課、家長課程、傳媒課程等校本課程,彰顯生長活力。足球、定向越野、冰球、京劇、舞蹈、話劇、機器人等社團課程,培育成長技能。豐富多彩的騏驥課程,使校園真正成了學生們學習、生活的樂園。

搭建生長舞臺,提升綜合素養——學校開展「四節三禮」 主題教育活動(四節: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三禮:入學禮、開學禮、畢業禮),從而為學生搭建生命成長的舞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校園電視臺、校園公眾號,成為了學生們最喜愛的生長舞臺。學生們通過電視節目製作,培養思辨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校園公眾號的「騏驥之聲」閱讀欄目和「騏驥秀」才藝展示欄目,陶冶情操,展現自我。

豐富教育形式,促進生命成長——學校通過「愛國篤志」共生長、「傳統文化」載生長、「勤儉勞動」明生長、「垃圾分類」助生長、「強國閱讀」話生長、「特色升旗」顯生長、「生長秀場」展生長等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長。

邵學良校長表示:「在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八駿好少年』已成為全體學生的成長目標。教師們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千裡馬,積極爭當『伯樂』。」

在生長教育的引領下,學校堅守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立身之本,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讓今天的小馬駒成為明天的千裡馬。

相關焦點

  • 通州區馬駒橋鎮神駒村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正式啟動
    11月20日,「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一起來」2020年通州區馬駒橋鎮神駒村黨組織服務群眾項目啟動儀式暨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在神駒村春園小廣場正式拉開序幕。神駒村50名黨員與村民骨幹,動員號召全體村民一起踐行「分類新時尚」。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致敬與傳承——楊慶林藝術作品展 在北京徐悲鴻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幕
    (原標題:致敬與傳承——楊慶林藝術作品展 在北京徐悲鴻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幕)
  • 馬街中心學校自創校歌《啟航吧,少年》 激勵少先隊員爭做新時代好...
    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信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帶隊建、少先隊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馬街中心學校結合校訓:「立於徳、成於學、展於創、益於民」,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李躍忠作詞,少先隊總輔導員、德育主任石昕靄,春雨分校大隊輔導員和曉麗作曲
  • 馬文化藝術家集大成者 ——武馬「以馬為夢」揚鞭縱橫
    長期致力於中國馬文化藝術的研究、創作與教學,作為徐悲鴻藝術委員會重點推介畫馬藝術家全程參與《紀念徐悲鴻誕辰120周年》全國藝術巡展。其作品被收藏於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藝術委員會,中國馬會,國家汗血寶馬中心,美國、韓國、日本馬會,以及香港賽馬會博物館和俄羅斯國際馬科學與藝術博物館等,俄羅斯《汗血馬》雜誌專刊稱其為「中國畫馬藝術的珍珠」。
  • 弘揚中華美德 做節儉好少年
    弘揚中華美德 做節儉好少年——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英華校區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英華校區秋季開學典禮現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左春燕 李春秋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31日訊(通訊員 李行)8月31日,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英華校區舉行了以「弘揚中華美德 做節儉好少年」為主題的秋季開學典禮。以嶄新的面貌迎來了2020年秋季學期的開學。活動在莊嚴的升旗儀式和國歌聲中拉開序幕,伴隨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師生莊嚴肅立,用最美的姿態迎接新學期的開始。
  • 從小學勞模,爭做好少年!110名「新時代嶽麓好少年」受表彰
    從小學勞模,爭做好少年! 聆聽全國勞模故事,誦讀勞動主題經典,情景演繹光碟行動……12月23日,「從小學勞模 爭做好少年」嶽麓區未成年人主題教育暨2020年「新時代嶽麓好少年」表彰活動在博才洋湖小學舉行。
  • 崇左:重視人才培養 傳承弘揚花山民族文化
    CMCPlayer: 4.8.14.20200309媒體信息切換為flash播放器崇左:重視人才培養 傳承弘揚花山民族文化為進一步提高演員專業技能,激發藝術創作動力,挖掘優秀藝術人才,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崇左市花山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創作中心開展演員專業技能考核工作。
  • 光明日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本報曲阜11月26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馮帆)11月2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山東省曲阜市舉行,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
  • 福州倉山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打造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品牌
    參加活動領導嘉賓參觀各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項目展區 倉山區委文明辦供圖 為了進一步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創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幫助廣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全區各中小學展示各校濃墨重彩的鄉村學校少年宮成果,弘揚和展示當地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 「黎氏八駿」祖輩文化淵源揭秘,黎氏家族優秀人才群體湧現,並非偶然!
    文/大象名人故居所承載的文化信息,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人普通百姓一枚,無力豪言保護名人故居,只是盡力留下他們的影像,留下他們的故事。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敬請-訂閱-關注-!【黎氏八駿故居揭秘系列2】湘潭黎氏,屬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的丈夫軑侯黎朱芲的後裔。湘潭黎氏的宗祠在湘潭老城泗洲庵。近代以來的湘潭黎氏,最著名的有曉霞山、茶園鋪、觀湘門三支。湘潭黎氏家族深受湖湘經世文化影響,累有湖湘名人問世。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湘潭曉霞山黎家,當代最著名的就是「黎氏八兄弟」。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習傳統文化 做新時代好少年~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習傳統文化 做新時代好少年~ 2020-12-21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德故事 少年傳承中華文化——修文縣第四小學開展「講故事...
    「所以,『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近日,修文縣第四小學舉行了主題為「弘揚中華傳統 爭做美德少年」講故事比賽,來自一年級9個班的18名小選手參與角逐,包括全校師生、部分學生家長在內的近
  • 東僑開展少年兒童百人樂舞展演活動 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寧德文明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賴祺湦)近日,由東僑開發區社會事務局主辦、東僑開發區舞蹈協會承辦、寧德星星舞蹈協辦的「揚尚武精神.做崇文少年」百人樂舞展演活動在寧德市體育中心舉行,約有500名少年兒童參加活動。
  • 弘揚傳統文化 情暖幸福冬至 ——玉泉區西菜園小學二十四節氣之...
    一年一度的冬至如期來臨,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傳統文化習俗,了解冬至節氣,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12月18日,玉泉區西菜園小學開展了以「弘揚傳統文化 情暖幸福冬至」為主題的二十四節氣之冬至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冬至實踐活動。
  • 駐馬店市第十二小學組織觀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景閣 通訊員 徐慧娟)為了培養學生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寶貴品格和樹立遠大志向、為實現中國夢時刻準備著的擔當精神,2020年11月21日,駐馬店市第十二小學組織全體師生準時收看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
  • 通州馬駒橋鎮黨員、社工、志願者24小時值守防線
    馬駒橋鎮堅守一線的黨員幹部、社工、志願者們沒有人退縮,沒有人遲疑,他們不辭日夜的奮戰,只為守護更多人的健康,更多家庭的平安!大雪或許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但卻抵擋不住疫情防控的腳步!香雪蘭溪社區、瑞晶苑社區、二街村、後銀子村、姚辛莊村、西田陽村、西馬各莊村、西店村、大杜社村、前堰上村、三街村、史村、西后街村、小周易村、大周易村、神駒村、北門口村、柏福村、郭村、大葛莊村、馬村、小杜社村、後堰上村、楊秀店村、陳各莊村、古莊村……馬駒橋鎮各村、社區的黨員幹部、社工、志願者們24小時在風雪中站崗值守,用責任和擔當為群眾築牢一道安全防線!
  • 滕州市鮑溝鎮中心小學開展甲骨文文化進校園活動
    為弘揚漢字文化,普及甲骨文知識,近日,鮑溝鎮中心小學開展了甲骨文文化進校園活動。鮑溝鎮中心小學把甲骨文引進課堂,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學校進一步將甲骨文文化融入全學科教學中:語文識字教學甲骨文淵源,書法教學甲骨刻寫,美術學科繪畫甲骨。 此次活動的開展全面普及了甲骨文文化,傳遞了博大精深漢字文化,倡導師生以漢字文化為自信,傳承好中國文化。
  • 零陵:譜好「向日葵工程」三部曲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紅網時刻永州10月29日訊(通訊員 卿豔軍 唐高翔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黨史、知黨情、聽黨話、跟黨走」的下一代,2017年以來,零陵區立足現在著眼未來,認真譜好「童心向黨」「經典傳承」「未來夢想」三部曲,著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向日葵工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