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你真的看懂了嗎

2021-01-09 家鄉比以前越來越好了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從八個朋友的餐會開始,在一場大停電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秩序都有了驚人的改變,融合科幻、懸疑及室內心理劇等各種類型元素。隨著一顆米勒彗星划過地球,他們的手機失去信號,電腦失去連接甚至電源短路,大家開始討論這一切是否是彗星造成的,這時Em講述了一個很久之前聽過的傳說並坦言她對彗星的到來有著不祥的預感,但朋友們只是一笑而過,直到他們參觀附近的房子時,他們顛覆了對事件的認知。

人物關係圖

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很小,只有5萬美元,但是它新奇而燒腦的劇情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青睞。它沒有複雜多變的場景,雖然只有這些地點的轉換,但是卻不會讓人感覺到煩悶,因為在漸入佳境後,每一分鐘的神經都緊繃著渴望知道真相,即使是鮮少場景的變換,少數幾個演員的配合,也能讓人感受到那種步步緊逼,壓迫性的緊張感。

豆瓣上有這樣的影評:「量子力學的平行多宇宙學說,在交叉小徑的花園裡總會有一條路,讓人們在生命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得到幸福。 在每一次銘心刻骨的選擇裡,總有一個你選對了路 。在茫茫的恆河沙數的宇宙裡,總有一個你,終生幸福。」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留在那一個看似最好的版本,不惜幹掉另一個「我」。

女主角

電影裡面有幾個改變的元素,照片背後的數字,螢光棒的顏色,箱子裡的標誌物。有平行時空、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這些知識性的東西。電影中的每個人似乎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彼此之間都有猜忌,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女主角從剛開始的驚慌害怕,到後來殺死自己,這是她在為她在自己那個平行世界裡的自己做的事情。這有點像《恐怖遊輪》的內容。但不同的是,《彗星來的那一夜》中,當彗星划過後,平行世界被打亂後,又恢復如初了,但昨晚的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而《恐怖遊輪》裡的循環到最後都沒有結束,也不知道真正的重點是在哪裡。

海報

關於電影一開始看似無聊的對話,絮絮叨叨的談話,好像無關緊要似的出現在電影前面,但是試想一下,這不就像是每年大家庭過年過節聚一下時,那種相同的感覺。人物的對話代入日常感,也揭露了角色之間的風起雲湧以及自身的黑暗之處,在彗星未降臨之前,餐桌上的氣氛已經幾乎是一觸即發,每個人揣著心裡的秘密和不能說的話,恨不得狠狠撲上去給上誰一刀,這時恰好黑了燈,氣氛一下達到最緊張的點。在那之後,細節之處的層層抽絲剝繭,埋的伏筆被一一揭開,直到眾人的矛盾被激化至不得不撕破臉皮······

沒有酷炫的場面、外星生物、高科技的展示,只有一群普通人陷入未知的平行世界時所展現的真實人性。絮叨的開場讓我覺得有些沉悶,停電後好戲才漸漸登場,信息量大得讓我有些反應不過來,時間、地點、人物甚至時空的聯繫讓我變得跟故事中的角色一樣神經質,不敢相信任何事物,角色也從一開始的一團和氣變得相互猜忌、互不信任,人性中的陰暗面暴露無遺,女主角最後選擇逃離卻造就了一個意外的結局。

彗星來的那一夜

這種布景很簡單,單靠劇本和表演來撐場面的科學電影本身就很有勇氣。看的時候專門對開場的一些細節做了留意,果然到了後面可以看出許多貓膩。既表現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又在最後女主擊打另一個宇宙中的自己中表現了人性的陰暗。

彗星來的那一夜

這個充滿著幻想的結局還是太過暗黑。至少電影的結局最後悵然若失精神緊繃的只有女主一個人,而這個結局,也是仁者仁智者智了。

相關焦點

  • 90%的文科生都看不懂的科幻懸疑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2013年,由艾米麗·芭爾多尼、莫瑞·史特林、雨果·阿姆斯特朗、伊莉莎白·格瑞斯、亞歷克斯·馬努吉安、勞倫·馬赫、尼古拉斯·布蘭登、勞倫·斯卡法莉婭等人主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長片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大生產,平行空間,我們在做什麼?
    我推薦美國科幻懸疑驚悚片高分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得分8.5,在豆瓣TOP上排名230,250,別小看他的排名!上榜影片均根據「看過」的數量和綜合電影的評級進行篩選,排名前250名,因此他們都是公認的優秀影片,而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的榮獲黑鬱金香獎也不容小覷。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對白撐起的劇情,卻極度燒腦,細節扣的好強,值得反覆回味,是一部值得反覆揣摩反覆觀看思考的好電影。影片的主題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衝突和鬥爭。同是,這部片子使用了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詮釋的設定,將多個平行世界集中在一棟房子處發生相干。
  • 《彗星來的那一夜》燒腦懸疑之作,結局你看懂了嗎?
    作為懸系推理劇的愛好者,小編總是喜歡研究一些比較燒腦的作品,要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智商,高推理能力嗎,其實也不是,小編只是喜歡被智商碾壓的感覺……小編知道《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還是在看網綜的時候知道的,一個推理破案的偵探綜藝當中,無意聽人提到了薛丁格的貓,以及這部電影,所以就打算看一下
  • 《彗星來的那一夜2》,這部劇不火,真的是天理難容!
    《彗星來的那一夜2》是由張雨劍、該劇主要講述了男主林森禾和女主白筱心一起直播潛水,卻因為一場彗星的來臨所造成的藍洞而改變了人生軌跡,在多次時空變幻中碰碰撞撞擦出愛情火花的故事。作為《彗星來的那一夜》的第二季,也是延續了第一季的劇情構思了走向,主講總裁和小透明之間的趣味愛情故事。
  • 電影推薦:10部結局超級大反轉的高分懸疑燒腦電影,你看過幾部?
    一部好電影,結局最後很重要,最後結局可以影響一部電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10部結局超級大反轉的高分懸疑燒腦類電影,不到最後一刻你絕對看不到真相,快看看你看過幾部。1.小三發現老人的兒子就是他們殺的那個年輕人2016反轉神作你認為你所想的就是你所想的嗎?劇情反轉之後再反轉,不難猜測結局,但享受過程很重要!!2.
  • 愛情科幻劇《彗星來的那一夜2》:身穿變魂穿,張雨劍又演霸總?
    由張雨劍、魯照華主演的愛情科幻劇《彗星來的那一夜2之藍洞之戀》7.12/昨日在芒果TV開播,首播夜便突破千萬播放量,這樣的成績相較於同期大多數劇而言也算是不小的成績了。在平行世界中,穿越後的男主在主播面試時驚醒,再遇一本正經一字不落滿嘴大話跑臺詞的女主,男主他還會再次輕易相信女主嗎?第一部VS第二部:從娛樂圈到商業圈雖然這《彗星來的那一夜》一二部皆改編自木童心的網絡愛情科幻小說《不可能的世界》,都是屬於同類愛情科幻劇,但在設定及內容皆是大有不同,而這兩部劇也是兩個獨立的故事。故即使非原班人馬也不會讓人覺得違和出戲。
  • 9部看了很多遍都沒看懂的電影,這些細思恐極你都看明白了嗎?
    這是一部懸疑片,但它的看點並不僅僅在故事的真相上,更在這個過程背後所體現的人性。關於這樁命案,三人各執一詞,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你無法確定誰說的才是真的,或者說三種說法都不是真的,每個人都在美化自己,免去不利於自己的說法,最終徹底掩蓋了真相。而到最後,真相究竟如何呢?已經沒有人去追究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重要。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其實,世界並不完全是你看到的那樣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我覺得這部影片還有一個道理想告訴觀影者:世界並不完全是你看到的那樣。em挑了一個看起來最和諧的房子走了進去,男主愛em,beth跟她關係也融洽,結尾顯示beth的確跟她關係不錯,但是最重要的那個人男主,看起來卻不是很愛em。大家知道嗎?
  • 懸疑電影 | 20部神反轉高分電影,真相往往在最後一刻
    你們還在外面玩嗎?還是宅在家當肥宅呢?那麼今天的文章咱就來點不一樣的~ 和美妝護膚無關,而是為是為電影發燒友們準備的假期電影大清單!!而且是懸疑推理系列,最適合一個人窩在家看啦!!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20部超經典刺激的懸疑推理電影,顏寶親測好看到爆炸!一起來收藏吧!
  • 這些燒腦的循環類電影大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脆弱的小心臟已經經受不住那種太過強烈的刺激了,反而對懸疑片和燒腦電影更感興趣,也經常潛伏在豆瓣,搜尋一些高分的或者比較出眾的佳作。接下來的三篇文章,將分別盤點不同類型的燒腦電影:循環類、反轉類、和人格分裂類。話不多說,今天咱們就盤一盤那些非常值得刷的循環類燒腦電影,不劇透、只推薦,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點。
  • 高分燒腦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解析:人性比平行世界更複雜
    《彗星來的那一夜》主要講述了一個我至今看著都有點懵圈的六個主要演員在互相聯通的平行世界上演的一出「你以為我是我,但我卻是另一個人」的故事。因為彗星的到來,讓一群正在聚會閒聊的各懷心事的朋友們先是手機屏幕裂紋,緊接著又從手機沒了信號到停電。
  • 《彗星來的那一夜2》:意料之外的甜,意料之外的搞笑
    好比《彗星來的那一夜2》,恰好就是隨手一點的意外驚喜。至於為啥說它是意外之喜,下文主要從劇情來闡述。至於人物,僅作為劇情的支撐。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彗星來的那一夜2》是由孫愷凱、祁揚執導,張雨劍、魯照華領銜主演,虞禕傑、黃鍶騏 、秦楚明、何育駿等主演的奇幻愛情劇。
  • 有些科幻片一定要看,《彗星來的那一夜》全面解讀,一起燒腦起來
    此時電影終,這個世界的兩個艾米何去何從,我們不得而知。為了便於理解劇情,我們將電影劃分成三個時間節點。【彗星來之前】 【彗星來了】 【彗星走了】前提:你需要認可平行時空理論,即存在無數相互平行卻又互不幹擾的平行世界。當然,如果你不認可平行時空理論,也沒有關係,結尾處我們可以做另一種解釋。
  • 四部懸疑電影,燒腦與恐怖並存,你看懂了幾部?
    懸疑燒腦類電影相對小眾,但也擁有一眾忠實粉絲。好的懸疑類電影有好的代入感,能夠將觀眾從現實拉進故事之中,進而變成事件的旁觀者。這樣的懸疑電影毫無疑問是吸引人的,用全程無尿點來形容是最貼切的了。以下四部你看過哪些?
  • 電影賞析《彗星來的那一夜》:希望永遠不會有平行世界的交錯
    《完美陌生人》在現實的基礎上,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提醒觀眾不作死就不會死;而《彗星來的那一夜》赤裸裸的將無數個平行世界打亂到你眼前,甚至給了你重新來過的希望,如同那瓶打著純植物幌子的氯胺酮,危險且致命。在彗星來的那一晚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主人公的手機屏幕突然碎掉、聚餐時莫名的停電、還有在影片前半部就埋下的伏筆幾個人在餐桌上談論到1903年彗星來時發生的許多奇怪的事情。
  • 霸總張雨劍領銜,《彗星來的那一夜2》已成爆款
    最近這幾年國產電影發展迅猛,《流浪地球》、《戰狼》等優秀影片讓影迷們看到了中國影視行業的進步,也為人們印象中「粗製濫造」的中國影視行業正了名。儘管如此,國內影視產業短期內想趕上好萊塢的製作水平還是不現實的,拋開電影製作水平不談,國外那些能夠下金蛋的神IP就是國內不具備的優勢。
  • 電影裡的科學知識之《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隻薛丁格的貓?
    最近看了不少不少科幻的電影,發現其中有些電影十分不錯,且蘊含著不少科學知識,今天我們先來講一講個人認為十分經典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涉及到一個目前來說十分前沿的科學知識點——多世界理論。
  • 《彗星來的那一夜》:有些東西比平行世界更複雜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英文原名為《Coherence》,從原名更能搞清這一燒腦科幻片的主題。(Coherence,相干性,是物理學中波與波相互幹涉的現象。)在現在流行的量子力學「平行多宇宙」理論中,你的每一次選擇,都讓你的人生多了一個節點,而這些無數的選擇節點分叉開去,裡面有著各種可能性的你的世界,無數的你在無數的宇宙中生活著,卻彼此不幹擾。導演Byrkit在決定嘗試拍攝一部「沒有工作人員、沒有劇本」的電影後,提出了拍攝《彗星》的想法。他選擇在自己家裡拍攝,並出於需要發展了電影的科幻元素,因為他想「讓客廳感覺比一個單純的客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