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 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發布

2021-01-07 人民網環保

原標題: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 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發布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態基因組學中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吳孔明院士團隊,聯合英國蘭開斯特大學、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等,首度發布了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從基因組層面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群體的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對此種「么蛾子」的科學防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BioRxiv。

  該項跨國聯合研究通過一系列高通量測序技術,構建了一套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這是目前為止組裝質量最好的草地貪夜蛾基因組序列。進一步對我國16個省份的105份樣品進行了重測序,揭示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為一種以玉米型遺傳背景為主導的「雜交型」;抗性相關基因掃描檢測發現,入侵我國群體對傳統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基因變異頻率,而沒有檢測到對新型醯胺類農藥和Bt毒素抗性基因變異位點,預示其對相關傳統農藥抗性風險很高。生測結果也證實,其對有機磷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具有較高的抗性,而對新型醯胺類農藥和Bt毒素比較敏感。

  該項研究表明,有機磷類、有機氯類和擬除蟲菊酯類等傳統農藥目前不宜用於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治,而醯胺類農藥、Bt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瞿劍)

(責編:朱傳戈、杜燕飛)

相關焦點

  • 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 跟蝗蟲對比威力幾何?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原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我國,主要發生在西南和華南,經全力防控,實際危害面積在240萬畝左右,蟲害地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 2020年初,在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疫」之際,蝗蟲走到了大家視野當中,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蟲口奪糧」
    唐華俊表示,發布《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交流研討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草地貪夜蛾科學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為『蟲口奪糧』保豐收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其中提到,今年我國草地貪夜蛾發生形勢嚴峻,防控任務艱巨,要按照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推進草地貪夜蛾防治,有效遏制大面積暴發成災,努力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在此之前一天的2月20日,財政部預撥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4億元,支持各地做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相關工作。
  • 綠會GBIF平臺更新最新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數據
    25日,綠會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更新最新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數據,以提醒各地重視草地貪夜蛾的監測與防控工作。草地貪夜蛾最新記錄:8月19日,經北京市植保站及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測報處確認,北京市順義區張鎮賈家窪子村監測點發現草地貪夜蛾雄成蟲,累計誘蛾1頭,為2020年北京市首次見蟲。周邊玉米田排查,未發現卵、幼蟲及為害狀。與去年相比,2020年北京市草地貪夜蛾首次見蛾日期提早10天。
  • ...用大數據預測遷飛害蟲 嚴防死守應對物種入侵 智鬥草地貪夜蛾|...
    這兩年,最牽動胡高教授神經的,就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了。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生物物種入侵。草地貪夜蛾,這個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害昆蟲已經席捲了非洲、歐洲,越過印度,甚至到達了我國的山西、甘肅等北方乾旱寒冷地區。   今年夏天,胡高教授的行程排得滿滿當當,他分別前往雲南、河南等地,調研農作物的受災情況和蟲害的發生規律。
  • 草地貪夜蛾要「自行毀滅」了?這種「么蛾子」DNA已被破解
    草地貪夜蛾(秋粘蟲)是全球最具破壞性的農作物害蟲之一,它會攻擊玉米、小麥、高粱、甘蔗、棉花等80多種農作物。近年來,它已從誕生地美洲蔓延至非洲、亞洲等44個國家,嚴重威脅到數億自給自足農民的糧食安全。
  • 全市草地貪夜蛾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技術培訓班順利舉辦
    為切實做好全市草地貪夜蛾、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工作,提高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水平,保障全市糧食生產安全,近日,市農技中心在無為市舉辦了全市草地貪夜蛾等外來入侵生物防控技術培訓,各縣(市)、區植保站、環保站技術人員及種糧大戶等60餘人參會。
  • 三創四建|孟村農業農村局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培訓
    為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確保秋糧安全生產,7月24日,孟村農業農村局舉辦了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培訓會,各業務科室負責人
  • 【便民服務】植保專家提醒:要注意草地貪夜蛾監測與防控
    【便民服務】植保專家提醒:要注意草地貪夜蛾監測與防控 2020-08-11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自然》雜誌10月21日發布,美國Broad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致病基因變異。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 首次從基因層面找到弱點了日前,入侵中國的草地貪夜蛾,其生物型遺傳背景和抗藥性特徵首次被揭示,這意味著,蔓延多省的草地貪夜蛾,將得到有效遏制。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雷神山機器人上崗,Facebook員工確診,草地貪夜蛾...
    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且今年基數大3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西南、華南適宜生存。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的時間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 農業農村部:加強對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等防治
    封面新聞記者8月5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針對近期東北地區氣象變化和春玉米生育進程,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了2020年東北春玉米後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一是抗旱排澇促生長。根據天氣變化,做好土壤墒情監測。針對出現旱情的地塊,及時灌溉或人工增雨,落實抗旱保苗措施,避免因旱嚴重減產。
  • 農業農村部:草地貪夜蛾目前沒有造成大的危害
    新京報快訊 農業農村部於8月2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糧食市場運行和生產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受南方洪澇的影響,糧食問題非常受關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 潘文博:吃飯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糧食生產是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又遭遇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農業自然災害偏重發生的特殊情況下展開的。黨中央、國務院對抓好今年的糧食生產高度重視,格外關心,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應該說是多年少有的。
  • 【中標結果】蚌埠市淮上區農業綜合服務站採購草地貪夜蛾農藥招標...
    蚌埠市淮上區農業綜合服務站採購草地貪夜蛾農藥於2020年12月21日上午10點在市農技推廣中心四樓進行公開開標。在市農技推廣中心紀檢部門的監督下,經評標委員會評審,安徽省金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標文件報價函響應表沒有加蓋公章,作為廢標處理,其餘四家單位投標文件內容和格式均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經評標委員會評審,江蘇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可用畝數量最多,報價為5萬元,提供產品為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蟲醯肼,可用畝數為11363.63畝,提供數量為455瓶(每瓶500克,每畝用量20克),一致同意推薦為中標人
  • 農業農村部:沙漠蝗入侵我國機率很小 中華鱉、烏龜、牛蛙可養殖食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天(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就現階段如何不誤農時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及沙漠蝗入侵形式的研判與應對回答媒體提問。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當前農時緊、農事重。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我以為網友們也有足夠的分辨能力,能分清段子和事實,但是這幾年此類言論更加甚囂塵上,我才發現,很多網民居然將段子信以為真了,還到處去宣揚。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