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體編碼+智能檢測 實現數字孿生價值

2020-12-14 橋梁雜誌

本文介紹的特大型裝配式市政項目位於鄭州市主城區外圍,承擔城市外圍組團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轉換功能,由大河路、東四環、南四環及西四環組成閉合環線,路線全長約90公裡。現狀斷面為主線雙八+雙四輻路組成,改造後斷面主線升級為地面雙八+高架雙六形式,地面左右兩邊各增設35米寬綠化系統,外加雙四的輔路系統。項目需改建地面道路86.3km,新建地面道路7km,新建高架59.2km,共66.3km的高架。沿途節點共涉及27座立交橋,39對上下匝道出入口,地面平交口151處,跨河橋21座,涉鐵節點12處,隧道13座。

最大單體市政項目的裝配化施工

該項目無論從建設規模,到設計體量,都堪稱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單體市政項目。設計圖紙數量達到400萬餘張,連起來可以從鄭州鋪到海南。如此高的設計體量,使得設計圖紙的分類、歸檔,設計信息的提取,都存在極大困難。

此外,該項目擁有全國第一、世界級都市高架系統稱號,其中全線80%的大規模裝配式橋梁技術應用,更是世界首例,因此該項目有著極高的行業影響力及社會關注度,同時也對設計與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通過以上難點,設計者提出採用工業化3.0時代的建設標準,對設計與施工全面推行標準化實施要求,目的要為項目建設期間的綠色、環保、節約均能起到積極作用。

在組建項目團隊到現場調研以及後續的BIM設計和應用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利用BIM模型的數據流轉,以打通從設計到生產再到施工的工程信息有效的傳遞和利用。讓BIM模型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工程價值,也在短時間內,為工程建設的推進提供最佳條件。

團隊架構方面,根據以往項目整合期間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的情況,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除項目負責人負責整體協調、資源調度、總體把關外,還增設模型負責人和應用負責人兩個角色。模型負責人分階段通過對模型進行整合,階段成果進行校對,在推進過程中保證項目質量。應用負責人除安排後續應用工作外,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對模型創建形式、拆分原則等提出前提條件,模型負責人根據實際情況也可反提條件,二者為相輔相成配合發展的形式。

60天的時間裡,兵分兩路踏勘與調研,一部分人員對現場95平方公裡範圍進行無人機傾斜攝影,另一部分人員分別加入到設計聯合體、梁場生產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從一線現場搜集項目的真實需求出發,相互探討和學習,目的是能夠得以把握項目核心,基於真實數據進行建模,模型需符合項目實際需求,從而保障應用落地。

圖紙數位化

通過無人機傾斜攝影,先後264架次的有效飛行,沿途布設520個高精度像控點,共拍攝34萬張照片,並以之生成95平方公裡的高精度、具有真實空間三維坐標信息的實景模型。作為三維設計的基礎資料,設計師可查看周邊地勘地貌,同時將地標性建築物從傾斜攝影模型中提取分離,確保每個地標建築物可作為一個獨立Z模型對象與工程規劃、建設、現狀等要素關聯融合。

通過參數化設計創建了全線共160公裡(地面+地上)的道路與橋梁的真實設計模型,每一個箱室都做到參數化變動,通過建立模型進行參數化修改,直接生成不同的斷面。比如,自主開發、創建了19種樹種構件,並成功將其導入Bentley系列軟體當中,豐富了屬於單位自主的植物庫同時也提高了景觀設計的便捷性。這些便是BIM設計的好處之一。

BIM為項目帶來的實際價值

僅完成三維設計是無法滿足該項目的定位與要求,而是應用BIM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為項目帶來實際價值。

淨空分析、碰撞檢查、承擔埋深校核

首先是橋梁淨空碰撞檢查,通過將道路與橋梁的淨空範圍進行模擬創建,運用BIM軟體自身的碰撞檢查功能進行模擬碰撞。通過軟體篩選,可以自動生成具有實現碰撞節點的報告,點擊報告即可自動定位到模型中發生碰撞的位置。

同時,對於橋梁承臺的埋深進行自測,該環節是為橋梁設計人員利用BIM軟體快速完成對承臺埋深是否合理情況的自校。

BIM出圖

關於出圖,經過探索與總結形成了三維出圖操作手冊,通過對BIM軟體的剖切,生成橋梁施工圖紙。軟體的檢索功能可以自動識別所出具的相關圖紙,並生成實時的修改目錄。通過對工作空間的部署與調配,可以將建模人員的工作信息與模型和圖紙實時關聯,便於管理及溯源。

在同一圖面,除傳統二維圖面表達外,還可增加三維模型實體展示,該方式將成為新一代設計成果交付的主流模式。

無人機交通流量分析

利用無人機搭載專業相機,以深度學習的視覺識別技術為核心,開發了專屬的交通量統計平臺。對行駛的機動車輛進行拍攝、識別,將獲取的照片上傳至專業平臺提取數據,再整合,可完成無人機自動統計交通量的工作,大量節省了設計師現場作業時間。所統計的交通量數據可通過專業仿真軟體進行仿真模擬,其結果可導入相關軟體中與BIM模型相匹配,做到真正的三維設計與仿真。

梁體編碼

梁體編碼是通過打通設計、生產、施工全過程信息數據流轉,讓BIM可以真正對各參建方都存在適用性,以打造體系化的工作模式為最終目的。

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每一片梁體進行實體編碼,相當於對每一片虛擬的梁賦予專屬ID。通過專屬ID對每一片梁從設計到生產加工和現場施工,再到後期的養護運維都可以精準的定位與管理。這種定位不僅僅限於建成後的快速查找,還包括將建成後的梁體與設計模型或圖紙建立快速對應的聯繫。同時管理也不僅限於對建成後梁體的養護,而是對每一片梁的設計信息、生產信息、安裝信息、後期養護信息都可以快捷全面地取得聯繫。管理的價值不應僅是對眼前的物體,還有更多虛擬的行為與信息。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從設計開始就賦予每一片梁體一個永久的ID,是該環節的核心。

通過前期對梁場單位的調研,針對梁場生產時所需的必要數據進行結構化的提取和整合,確保兩點之間僅傳送有效數據,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發生和垃圾數據的傳遞。

梁場單位需專屬的數位化生產體系,根據梁體編碼及設計信息,對每一片梁的生產計劃到儲存運輸進行管理。同時通過添加二維碼,實現將每一片梁的設計信息及生產信息附加至其對應的每一片梁體之上。

施工組織模擬

根據施工現場收集的施工組織計劃,利用施工模擬軟體(Synchro4D)進行真實的施工模擬動畫,實現數位化設計到生產再到施工一體化管理方式,提高效率,減少工期,同時也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管理難度。

可視化施工交底

在實施過程中,利用AR技術將完成配筋的三維模型與設計圖紙相關聯,並通過移動端在現場進行動態、立體展示,通過可視化的施工交底,將設計模型帶入施工現場。

數據流轉

設計——生產——施工的全過程數據傳遞。

總的來說,該項目中貫徹以工程數據全過程流轉為基本目標,創建一種將複雜事項「切豆腐」式分解至若干「豆腐塊」,再直接發給買豆腐的人的工作方法,信息傳遞是下遊的需求供給,再通過連續歸納和整理之後形成獨有的工作模式。

利用這種工作模式,實現對物理資產、工藝流程的數位化表達,同時幫助所有參建人員了解和描述所需的工程信息,進而實現資產可視化。查詢其狀態並分析,形成資產定位,即數據的樞紐。通過為工程數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平臺,進而接近於實現數字孿生。

對比傳統設計,該項目的BIM技術應用除提高生產效率等傳統優勢外,更高的價值在於管理層面。通過對梁體編碼和智能檢測手段的結合,第一次實現對全線如此巨大規模的裝配式橋梁的精細化管理。可以精確地得知每一片梁從設計到加工再到現場安裝的過程中全部動態,避免了因技術原因引起的工期和成本浪費,這是傳統設計手段無法達到的,也是數字孿生概念的價值所在。

本文刊載 / 《橋梁·BIM視界》雜誌 2020年 第3期 總第14期

作者 / 何瑩 呂健

作者單位 / 深圳市政院BIM設計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數字孿生體概念和術語體系(徵求意見稿)
    根據數字孿生體和數字孿生系統的邏輯結構,本標準將數字孿生體的概念和術語體系分成以下四個大類:數字孿生體相關、數字線程相關、實體相關和分類框架相關。5.1.3 同步性 synchronism數字孿生體按照適當的速率實現與對應所關注實體狀態同步的性質。註:同步性是數字孿生體的本質特徵。
  • 「區塊鏈+數字孿生」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計算機系統內不只需要汽車的獨立孿生體,也需要相關的路況、天氣、實時動態等多方面信息,甚至需要獲取其他汽車的駕駛動態。而這些顯然是目前數字孿生的技術盲區。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建立數字孿生體之間的聯繫,在虛擬系統內建立一個與現實世界運行基本一致的鏡像世界,並從智能物聯、市民碼、智慧城市這三個應用場景分析「區塊鏈+數字孿生」的應用價值。
  • 專欄l 利用數字孿生和創成設計實現單色器狹縫組件的正向設計
    真實機構誤差來源於加工誤差和裝配誤差,低成本加工可實現的普通加工精度±0.1mm。創成式設計工具中,可以通過公差範圍內的隨機數模擬加工和裝配誤差,建立真實機構的抽象模型,從而分析系統誤差範圍。圖10 真實機構的數字孿生體抽象模型。來源:安世亞太圖11 真實機構的數字孿生體誤差模型。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今年以來,英、美兩國加大對數字孿生城市的重視,分別將數字孿生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積極推進, 2020 年 4 月,英國重磅發布《英國國家數字孿生體原則》,講述構建國家級數字孿生體的價值、標準、原則及路線圖。 2020 年 5 月,美國組建數字孿生聯盟,聯盟成員跨多個行業進行協作,相互學習,並開發各類應用。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10、 全球重要經濟體積極推進數字孿生建設美、英等國將數字孿生從局部探索提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以來,英、美兩國加大對數字孿生城市的重視,分別將數字孿生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積極推進, 2020 年 4 月,英國重磅發布《英國國家數字孿生體原則》,講述構建國家級數字孿生體的價值、標準、原則及路線圖。
  • 數字孿生技術熱點、行業動態和未來趨勢
    數字孿生系統和智能供應鏈不是從技術層面,更多的是從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轉型,為企業找到新的價值模式層面,發揮現實作用 。貫通工業生產信息孤島,釋放數據價值 。當前工業生產已經發展到高度自動化與信息化階段,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信息。但由於信息的多源異構、異地分散特徵易形成信息孤島,在工業生產中沒有發揮出應有價值。
  • 光輝城市發布數字孿生新品 賦能行業共建智慧城市
    基於強大的底層支撐,光輝城市打造了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完成數字孿生創作套件、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智能仿真決策系統、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的構建。數字可視化分析系統,通過大規模網絡模型運算,運用時空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測各類城市問題,最終實現「可視化分析系統」的實現實時、動態管控。智能仿真決策系統,具備研發、儲備各類面向城市級、項目級精細化治理算法模型的能力,並嵌入到CIM模型/VR場景中,實現基於城市場景、事件模擬推演的應用解決方案。
  • 海爾對話 Unity:作為數字轉型的高階形態,數字孿生發展前景不可逆
    此外,數字孿生還與各種新興技術關係密切,包括人機互動技術、VR、MR 以及人工智慧技術,這些技術的加入,讓數字孿生變得更加智能。 需要指出的是,數字孿生除了是各種技術的組合之外,Unity 更加強調數字孿生是一個貫穿於整個產品和生命周期的數據聚合體。
  • 樹根互聯:數字孿生,如何為三一集團創造價值?
    數字孿生通過在一個設備或系統的基礎上,創造一個數字版的「克隆體」,來幫助企業更透徹的了解設備或系統,更快速發現和解決問題,尤其是提升趨勢感知和決策力。行業龍頭三一集團,作為一家傳統工程機械製造商,結合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數位化轉型。
  • 51WORLD李熠: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僅被開發了不到1%
    AES2021發布——平臺級數字孿生產品AES(全要素場景)2021,是發布會期間51WORLD的「大招」。它具備五大重要價值:超大規模實時渲染、海量資源動態調度、數字資產並行生成、視覺及物理真實、空間編碼高擴展。
  • 從新興走向主流:地球克隆計劃4展現數字孿生廣闊應用前景
    它具備五大重要價值:  1、超⼤規模實時渲染  2、海量資源動態調度  3、數字資產並行生成  4、視覺及物理真實  5、空間編碼高擴展  李熠用三個詞總結AES 2021數字孿生平臺——「更大」、「更精」與「更活」。
  • 光輝城市發布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
    光輝城市打造了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完成數字孿生創作套件、數字孿生大數據管理平臺、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智能仿真決策系統、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的構建。「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具備面向城市級、項目級的數字孿生能力體系,推動政府或企業實現智慧化規劃、運行與管理。」宋曉宇通過多個案例,詳細介紹了光輝城市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賦能民生服務、城市治理、城市建設、政府管理、生態宜居、產業融合等,並展示了數字孿生公園、生態區等重點數字孿生解決方案。
  • 一文看懂數字孿生,工信部權威白皮書!拆解6大應用背後萬億市場
    數字孿生系統和智能供應鏈不是從技術層面,更多的是從為企業創造價值,為企業轉型,為企業找到新的價值模式層面,發揮現實作用。貫通工業生產信息孤島,釋放數據價值。當前工業生產已經發展到高度自動化與信息化階段,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信息。但由於信息的多源異構、異地分散特徵易形成信息孤島,在工業生產中沒有發揮出應有價值。
  • 「北鬥+高分」融合或可推動數字孿生地球從理念到實踐
    什麼是數字孿生地球,數字孿生地球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如何構建數字孿生地球,從數字孿生地球理念到產品落地和實踐需要突破哪些關鍵性技術……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上,與會專家就此進行了討論。
  • 影譜科技推出數字孿生引擎ADT,構建下一代3D數字資產
    近日,影譜科技推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數字孿生引擎MADT(Moviebook Auto Digital Twin),這是繼其旗艦平臺智能影像引擎AGC之後又一AI生成引擎,是國內首款融合
  • 數字孿生:如何撐起一個萬億市場的產業變革?
    如果我們有一套整個空間站的數字孿生系統,太空人就可以模擬出一個和現實狀況一樣的虛擬環境,進行反覆試驗,直到找出最好的操作方式和流程,甚至最終可以直接將這套方案輸入太空機器人的程序中,交給機器人用精確無誤的方式完成艙外修復任務,避免人為試錯的巨大風險。如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數字孿生的實現特點和重要價值了。
  • AI獨角獸影譜科技推出數字孿生引擎 ADT,助力產業數位化升級
    國內首款融合AI+5G的3D數字孿生引擎誕生!近日,影譜科技重磅推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數字孿生引擎MADT(Moviebook Auto Digital Twin),這是繼其旗艦平臺智能影像引擎AGC之後又一AI生成引擎。
  • 光輝城市宋曉宇:「數字孿生·重慶」在做踐行的先驅者
    會上,光輝城市與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首次亮相,展示了光輝城市在數字孿生領域的初步戰略布局,DoNews也有幸採訪到了光輝城市創始人兼CEO宋曉宇先生。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數字孿生行業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應用...
    其中,在企業方面,許多企業積極關注並開展數字孿生實踐,將數字孿生技術付諸實現的研發方,提供數字孿生相關技術諮詢的平臺方和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方。但由於信息的多源異構、異地分散特徵易形成信息孤島,在工業生產中沒有發揮出應有價值。而數字攣生為工業產生的物理對象創建了虛擬空間,並將物理設備的各種屬性映射到虛擬空間中。
  • 武平幻境科技數字孿生,浙江國自機器人有了數字雙胞胎
    Digital Twin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幻境科技與國自機器人首次合作,開發了數字孿生電站巡檢系統,在現場指揮室,工程師正坐在電腦前,使用仿真可視化系統進行遠程遙控,實現了電廠的數字孿生,電腦屏幕上顯示需處置地點的實時三維模型畫面,精確的場景做到了零誤差還原,工程師只需要動動滑鼠,在變電站巡檢的機器人就根據他的操作一模一樣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