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司馬出門
手工耿於12月25日,看到哈爾濱發了個招聘信,招聘雪球設計官。
搞設計,這是他的強項啊,他一下心癢難耐,立刻行動起來,果然在招聘截止日期前,製作出來一款37斤重八爪大錘雪球夾。
隨後他就拿著這37斤重的雪球夾,乘飛機直達哈爾濱檢驗效果。
果不其然,他製作一個雪球,別人早已製作了許多個,手工耿除了被雪球砸,就是被雪球砸。
至於應聘結果,只有兩個字:落選。
難怪手工耿老媽急得發話:不是沒用,他是真沒用!
01
先來看看他發明的「無用良品」吧。
腦瓜崩輔助器,又叫友誼去世器。彈指間、灰飛煙滅。
物理美顏大眼神器。不用動手術,小眼李誕秒變大眼萌仔。
玄鐵菜刀梳,硬漢的標配。一梳沒有頭皮屑,二梳沒有頭皮肉,三梳沒有頭蓋骨……
菜刀手機殼。提著它出門你就是整條gai最靚的仔,隨便掃碼加好友,沒有人會拒絕你。
地震吃麵神器,可以於十級地震中穩穩吃好人生最後一口面。
硬核童年三件套:奪命大風車、震耳大力金剛撥浪鼓、千裡取人頭鐵飛機。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玩具不耐用了,只需要擔心孩子耐不耐用。
像這樣沙雕的發明不勝枚舉,讓人捧腹大笑之餘,迫切想知道,是誰擁有著這女媧難補的腦洞?
他就是手工耿,真名耿帥,國慶熱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那個鬼馬天才的農民發明家黃大寶的現實原型。
02
耿帥出生於河北農家,從小愛捯飭手工。
今天拆卸個鐘錶,明天玩廢個收音機,經常被母親提著掃帚滿村追打。
疼嗎?疼。還造嗎?造。
很多年後的今天,耿帥製作了一款鋼絲掃帚致敬童年:媽媽再打我一次。
初中畢業後,耿帥背井離鄉,搬過磚、和過泥、搭過廠棚、裝過暖氣管,做過車工、鉗工、焊工。
打工生涯賦予他十八般手藝,唯獨給不了內心的寧靜。
融不進的城市,離不開的故鄉。
夜深人靜時,他常常問自己,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幹什麼?
他決定回鄉創業。
無用之人行無用之事。
機緣巧合之下,他做了個無用的管鉗螞蚱,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售賣,竟然火了。不過都是來瞧熱鬧的,並沒有人買。
但也是個好兆頭。趁熱打鐵,他又上傳更多沙雕無用的發明視頻。
比如鋼鐵領帶,商務人士再也不用煩心領帶皺褶問題,就是需要注意,坐下時不小心會「斷子絕孫」。
比如紅酒直飲杯。網友:「辛苦作此杯,何不對瓶吹?」耿哥:「為顯人中貴,甘願受此累。」
比如全自動倒立洗頭機。真可謂別(sang)開(xin)生(bing)面(kuang),洗頭洗掉半條命,用起來跟上刑沒什麼區別,難怪叫「刑部尚書」。
這些沙雕視頻都有著腦洞大開的想像力,超強的動手能力,配合無釐頭的冷幽默,給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荒誕感。
也許幾百萬年以後,考古學家挖掘出了鋼絲掃帚,菜刀梳子,鐵風車、鋼鐵領帶……會不會由此得出結論:這裡曾經生活著一群變形金剛。
這些乍看好厲害,細想沒啥用的發明,讓耿帥火到國際。美國《華盛頓記者報》長篇報導,稱他「廢柴愛迪生」,圈粉無數。
03
耿哥出品,必屬廢品。
這些無用的發明,成為大家的歡樂源泉。
一位廣東的網友說,耿帥的視頻治好了自己的抑鬱症;更多的人則是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用這些視頻給自己解壓。
由於太過喜歡,粉絲甚至威脅:
敢發明有用的東西,就取關你。
這或許是對「無用」的最大褒揚。
雖然是「發明界的泥石流」,但是比起那些裝瘋賣傻的鄉村視頻主播,耿帥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他讓我們開懷大笑;他提供了很多產品上的可能性;他對生活、對家人也是充滿正能量:這才是一個「網紅」該有的樣子。
他很享受純粹製作鐵器的過程,每天忙著敲敲打打,為每一個看似奇葩的想法注入生命,傾注對生活的全部熱愛。
他說,以前只有身邊人笑話我,我是瘋子;現在有幾百萬人一起笑話我,我成了網紅。
對自己的這些發明,耿帥認為是否有用,要看實用性和趣味性。
有趣,就有用。
04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玩世不恭也好,超脫另類也罷,那份對工藝的執著追求和對創新的痴迷,那些來源於生活又完美避開生活的「無用良品」,是他區別於我們的有趣存在。
正是有了耿帥和耿帥這樣的人,世界才變得更加多元、有趣、可愛了。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這個愈發機械化數據化的今天,被條條框框束縛,循規蹈矩、安於現狀,變成毫無生氣的齒輪。
所以,才會那麼喜歡和羨慕手工耿吧,他活成了我們年少時曾經渴望成為的人的模樣:
做一個有趣的人,做一份自己喜歡的事,並且因此獲得物質和精神的富足,越過越好。
2021年開始了,希望在這新的一年裡,你我都越來越有趣,每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