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的投降儀式,被美國人精心打造成了日本天皇的脫罪儀式

2020-12-19 藍星小臥底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他的子民們宣讀了那一份經過仔細打磨的《終戰詔書》。在這樣一份投降宣言中,全篇卻沒有出現一個「投降」或者是「戰敗」的字眼。

甚至裕仁天皇還專門向那些「為東亞的解放而與日本合作的國家」表達了深深的歉意,不得不說裕仁天皇理解中的「合作」與現實意義上的合作差別還蠻大的。

精心布置的受降儀式

在裕仁天皇宣讀《終戰詔書》後的兩個星期,未來即將統治日本六年之久的麥克阿瑟來到了這片土地之上,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同盟國佔領軍的第一批先遣隊,其實基本就是美國軍隊。

這位喜歡叼著個大菸斗卻從不點燃的獨斷專橫的同盟國駐日最高司令官,在日後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頭「日本太上皇」。不過麥克阿瑟眼下需要處理的是日本的受降儀式,在這場儀式中麥克阿瑟首先需要展示美國軍隊的強大,另一方面則需要照顧自己未來的「合作夥伴」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天皇。

同盟國在「密蘇裡號」寬大的甲板上接受日方的投降,而「密蘇裡」是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家鄉,往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決定就是杜魯門下達的。而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政策,則是杜魯門深切貫徹了已故前總統羅斯福的遺願。

在密蘇裡號上飄揚著兩面美國國旗,其中的一面是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時懸掛在白宮的國旗。而另一面國旗的歷史則更為久遠,這是一面31顆星的星條旗,這面國旗曾經飄揚在佩裡的旗艦「波瓦坦號」上。

沒錯,正是黑船事件中的美國準將馬修·佩裡,當年正是在佩裡帶來的強大壓力下,日本與美國籤訂了《日美親善條約》而這時日本近代與列國所籤署的第一條不平等條約。

日本人沒想到的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曾經以為日本已經擁有了與美國叫板的資格,結果這次比上次還慘,國土都被對方佔領了,估計1853年的日本人怎麼也沒有想到會事情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

合作演戲的美日雙方

受降儀式中炫耀美國強大的武力只是計劃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是與日本方面合作演一場戲,假裝日本天皇會親自到場籤署投降文件。

日本方面所派來籤署投降文件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日本最後一任參謀總長陸軍大將梅津美治郎,他所代表的是日本軍方;而另一個人則是外務大臣重光葵,他說代表的是日本政府。

當這兩人來到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上代表日本來籤署投降文件時,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的觀察員紛紛表示大吃一驚,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日本天皇,甚至是沒有看到日本皇室成員,沒有一個人代表日本皇室參加投降儀式。

而在此前,那些支持日本皇室的美國官員們,不遺餘力的向外界表達日本天皇會親自在投降文件上簽字。例如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甚至是在日本方面已經知曉美國同意他們的天皇不比參加投降儀式後,這些美國官員依然是一副日本皇室肯定會派皇室宗親來籤署投降文件的模樣。

而美國人同意日本天皇不參加投降儀式甚至是幫忙打掩護的方式,直接向外界表明的他們的態度,美國方面將幫助日本天皇逃脫戰爭的罪責!

任人宰割的日本

當日本方面發現美國人竟然在有意幫助自己的天皇逃脫戰爭的罪責後,不由的對這些勝利者好感大增,但是這依然不能緩解他們心中的忐忑。

總是叼著那個不點燃的大菸斗的麥克阿瑟發表了自己的感言,他表示將會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在麥克阿瑟的描述中這是一個致力於人類尊嚴和滿足人類最寶貴願望自由、寬容、正義的世界,準確來說是這樣的日本。

不管麥克阿瑟將日本的未來描述的再美好,也絲毫無法緩解日本人內心中的挫折感。他們身處美國強大的戰列艦上,而美國方面更是讓400架耀眼的B-29超級轟炸機和1500架海軍戰鬥機升空翱翔,充分展示自己強大的武力。

以便提醒日本人,他們所謂的海軍已經不復存在,剩下的不過是一些「一次性用品」,那是幾千架用來進行自殺式襲擊的飛機,但是日本人連足夠的飛行員都找不到了。

1940年時,日本人還在慶祝「皇紀兩千六百年」從未被其他國家入侵,但是轉眼之間整個日本就被幾十萬的美國軍隊徹底佔據。此時的日本已然成為了美國的殖民地,而美國人對日本的改造也正式開始。

相關焦點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75周年
    日本投降籤字儀式75周年 美國駐華大使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際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投降書的籤署,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收音機,向所有日本人宣布了戰敗的消息。對於當時的普通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五味雜陳」的消息。雖然《終戰詔書》並沒有明確說「投降」或者「戰敗」,但大家都明白「終戰」的意思。除了疑惑、痛苦之外,很多人也開始有了希望——自己在外當兵的家人,將被解除武裝遣送回國。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日本投降代表是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重光葵是日本外相,代表的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參謀總長,代表的是「日本帝國」大本營,也就是日本軍部。
  • 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投降儀式籤字時,一連換了五支筆
    1945年,是我國歷史上具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一個句號。而這一年對於十本來講同樣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的9月2日,日本宣布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而就在籤字之時,被派來代表美國參與投降儀式的美軍上將麥克阿瑟數次更換籤字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真相讓你憤怒!美國和日本的無恥程度令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並且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的受降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艦艇密蘇裡號上舉行,這也標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中國重慶的記者,參加並記錄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日本投降後,受降儀式上我國並不稱其為戰俘,而用一特別名字代替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日本進行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進行投降,戰爭就此落下帷幕!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太久,多少人就此欣喜若狂,多少人就此掩面長泣,喜終於不用再受侵略之苦,泣戰爭中逝去的數以萬計同胞。
  • 美國為何要把日本投降儀式放在密蘇裡號戰艦上?
    1945年8月,二戰進入了尾聲,隨著美國空軍向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性與毀滅性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扯起白旗,正式向盟軍投降。打了十多年的二戰,至此終於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
  • 日本人得知天皇投降什麼反應?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
    據統計,14年抗戰給中國造成了超過4500萬的傷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老百姓歡欣鼓舞、張燈結彩。而得知天皇投降的日本人情緒就比較複雜了,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還有人動起了小心思。
  • 1945年,日本籤字投降之前,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布置現場舊照
    1945年9月2日,日本東京灣外,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的軍艦已經將這裡包圍。這一天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舉辦的日子,為了展示盟軍的武力,美國派遣了一支艦隊前來參與。籤字儀式於上午九點開始,時間緊迫,士兵們正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布置著會場。當然,更多人提前到來主要是為了佔據一個好位置。
  • 何應欽在日本受降儀式上的一個動作,讓美國人嘲笑,讓國人不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9日,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抵南京接受受降儀式。但是,在日軍遞交投降書時,何應欽一個動作卻讓坐在旁邊的美軍代表,美軍作戰部隊司令麥克雷投來了鄙夷的目光。
  • 珍貴老照片: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美國民眾瘋狂慶祝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放棄抵抗,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未予理會。8月6日和9日,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兩座城市瞬間夷為平地,日本人的信心被徹底摧毀。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告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這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
  •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在幹啥?照片不會說謊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從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當時日本7000萬百姓的表情大概都是什麼樣。裕仁天皇下達無條件投降詔書的時間點是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整。主要是通過一些廣播的方式,來讓日本國內的一些民眾和士兵們接受到了不再繼續徵戰和侵略的消息。
  • 日本投降儀式,麥克阿瑟為何換5支鋼筆籤字?日本學者:這是恥辱
    1945年9月2日,上午8時,一艘來自美國的戰艦穩穩停在日本東京灣,這天的天氣不太好,陰沉沉的,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戰艦上人們喜悅的表情,8時30分,戰艦上響起了「海軍上將進行曲」,一群身著各色軍服的代表紛紛上船,他們說著中國話、英國話、法國話、俄國話、荷蘭話,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舉著相機的記者們忙得不亦樂乎。
  •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了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這一消息對於當時歷經二戰折磨的各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事實上,當我們再次回顧這段歷史時卻發現日本並不不是無條件投降
  • 國民黨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的尷尬一幕,竟給日本人這麼高的待遇?
    為什麼我們只知道9.18日軍侵華,而不知道8.15日軍投降的情況?日軍投降書文中多次出現:日本陸海空軍及其輔助部隊向蔣委員長投降,受降落款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莊嚴舉行。對於儀式的安排,最初中國方面為避免威脅感,擬採取酒桌方式。
  • 日本舉手投降,除了熟知的蘑菇雲,到底還有何內幕?
    兩天後同盟國得到情報日本政府決定「默殺」《波茨坦公告》,默殺這個詞翻譯成英文成了「ignore」也就是忽略,無視的意思,而是激怒了同盟國,美國率先出手,原本計劃給日本首都東京來一顆原子彈,待到投放的時候因為東京上空霧太大,之後就退而求其次轉到廣島上空進行投放,投完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如果日本再不投降,將毫不猶豫繼續投放原子彈!」。
  • 二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關於日本二戰投降的五件事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當時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文件,正式結束了多年的血腥戰鬥。在一些國家,二戰結束日被稱為V-J日。然而,一些國家將8月15日作為戰爭結束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日本天皇發表講話宣布投降。
  • 1945年日軍未全部投降:直到2005年,還有2名日本士兵潛伏在叢林
    圖為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的受降儀式 在1945年8月至9月這段時間裡,日本軍隊絕大多數士兵聽從了天皇的命令,放下武器向盟軍投降,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二戰日軍並未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