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黃金的銀行考慮大幅減持期貨黃金
有報導稱,滙豐、摩根大通等利用黃金期貨對衝現貨黃金風險的銀行再也不願持有大規模的紐約黃金期貨頭寸,可能大幅減持逾七成紐約期金。
銀行是Comex黃金期貨最大的用戶群,約佔所有Comex期貨的三分之一以上。
最大黃金期貨玩家為什麼突然不玩了?
金字塔底端最安全的黃金被瘋搶
當前金融世界的構成:
一個倒三角型:黃金,上面印錢,錢上加政府發債,再加各種貸款,貸款上加衍生品
前段時間由於金融市場的恐慌,外加各大央行的瘋狂印錢,導致大家都開始瘋搶金融世界金字塔底端最安全的黃金。
滙豐銀行黃金套利一天暴虧2億
但大家瘋搶黃金的後果,也給金融世界帶來了連鎖反應,滙豐銀行在最近的黃金風波中,遭受了2億美金一天的損失。
先來說說滙豐銀行2億的損失究竟是怎麼回事?
黃金,和原油一樣有兩個價格:
一個是黃金的現貨價格,由黃金市場的商業銀行,包括德意志、
以及滙豐銀行在內的5大成員每天定價,也就是我們知道的GLD ETF紙質黃金所追蹤的價格。
而另一個價格,則是黃金的期貨價格。
但因為這些像是滙豐,摩根等商業銀行的黃金,都是400盎司的黃金金塊,而不是平時我們這些散戶投資者們會購買的35盎司以內的小金條,這之中需要一個加工切割的過程。
本喵喵呢,也沒見過這400盎司的黃金金塊究竟長什麼樣子,於是我去搜了一下~
這邊這張圖便是400盎司,純度為99.99%的金塊。
而這是散戶投資者們會購買的最大的35盎司的小金條。
所以黃金零售商通常會購買黃金期貨,進貨這些35盎司以內的小金條,再賣給散戶投資者們。
但因為大型的黃金加工切割工廠大多位於歐洲,而歐洲又開始了封城,
同時呢,投資者們又開始瘋狂購買實體黃金,這直接造成了市場中黃金現貨的緊缺。
價格瘋漲, 期貨價格與黃金的現貨價格,在平時只有幾美金的差價
到了3月底,黃金期貨價格卻高於現貨價格55美金,屬於40年以來第一次。
這就帶來了多米諾效應。
套利不成反被套
滙豐等銀行,以前都會選擇在黃金期貨合同到期之前,做空期貨,做多實體黃金,從而取得套利利潤。
這是因為通常來說,期貨價格會比實體黃金價格要高,來反映節省的儲藏成本。而當期貨到期日接近,期貨價格會下跌,靠近現貨的價格,銀行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做多實體黃金,做空期貨從而套利。並且普通情況下,這屬於無風險套利。
但3月底這種期貨價格暴漲,遠遠高於現貨價格,直接就導致滙豐銀行做空期貨爆倉,一天損失2億美金。
滙豐銀行 2020年通報了第一季度的黃金交易,一共損失100萬美金,同時,3月底一天損失的這2億美金,等同於輸掉了過去一整年的利潤。
一個紙黃金的風險必須要知道
滙豐銀行炒黃金期貨的損失,是由於散戶瘋搶小金條,市場失靈。但黃金ETF GLD卻告訴我們一個必須知道的紙黃金投資的風險。
作為有實體黃金支撐的黃金ETF GLD,每10萬股代表1萬盎司的黃金,而滙豐銀行正是GLD背後實體黃金的託管人,看管所對應的實體黃金。
隨著黃金受到投資人追捧,紙黃金GLD也大受哄搶。根據GLD官網上公布的數據,GLD從3月23日相對應的908頓的黃金,到目前的1113頓的黃金,這新增的205噸的黃金,相當於16400塊400盎司的金塊。
通常是從滙豐銀行這樣的商業黃金銀行運到GLD黃金的保險庫。
但當商業銀行本身沒有那麼多黃金時,就會從GLD的亞託管人那裡獲取。但滙豐銀行本身就是作為5個最大黃金玩家之一,這個情況就非常罕見了。在滙豐銀行遞交美國證監局的文件中,直到2020年3月31日,從來都沒有動用亞託管人黃金。然而,就從4月15日開始,滙豐動用了亞託管人英國央行保險庫內45.91頓的黃金,用來應對紙黃金GLD的供不應求。
能讓滙豐動用亞託管人,就已經能夠看出:
1、當今市場實體黃金非常的緊缺
2、紙質黃金涉及第三方風險,在GLD的產品說明中稱:因為無論是受託人還是託管人,都不會監管亞託管人對暫存金塊的行為,直到這些金塊被轉移到滙豐的保險庫中。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亞託管人搞丟了黃金,滙豐是不管的,並且所有的損失會由投資者承擔哦。
(責任編輯:趙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