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川,從古絲綢之路上的通衢要道,到今日煤電連襟的甘肅省重要能源工業基地,自新石器時代開始,歷經五千多年,文明在這裡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近年來,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檢察院吸取先人遺韻,傳承工匠精神,積極開展「多彩平川、正義平檢」主題文化建設活動,結合地域特色打造多彩檢察文化,繪就了一幅亮麗多彩的正義畫卷。
紅色文化提振精氣神
紅色是革命的血脈傳承。1932年的「靖遠兵變」,打響了甘肅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第一槍。1936年10月,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在此會師。紅色基因深植平川人民血脈中,平川檢察人傳承學習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將紅色文化作為幹警堅定政治理想信念教育的抓手,推動檢察事業不斷發展進步。
該院於2016年提出文化優先戰略,秉持「文化育檢、文明建院」宗旨,制定了《檢察文化建設三年發展規劃》,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見效果,三年創品牌」的工作思路,以紅色文化立德、制度文化立業、環境文化立形、行為文化立身,追求檢察工作品質化發展。比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紅軍長徵會師精神,提煉出「惟民惟法,為實為先」的平檢精神,使之成為幹警內心的自我行為準則。
黃河文化樹立家園理念
黃河逶迤平川境內32公裡,母親般哺育著兩岸兒女。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岸邊的先民便燒制出素有「彩陶之冠」美譽的馬家窯文化類型陶瓷。深受黃河哺育的平川檢察人,把這種「家園」理念引入檢察文化建設,推行文化惠警措施,大力提升幹警歸屬感。
該院將愛警體現在細節,將惠警付諸行動:對原有辦公場所、樓道走廊、服務窗口以及閒置樓層進行合理的設計,科學規劃出「榮譽展示、閱讀長廊、休閒娛樂」等不同功能區域,建起主題雕刻、文化長廊、圖書館、文化活動室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場所12個,為全體幹警營建了一個溫馨舒適又昂揚向上的「幹警之家」;大力弘揚「家園文化」,黨組成員分工開展對幹警的結婚賀喜、生病探望、喪葬撫慰、困難撫慰;定期組織幹警體檢,建立幹警健康檔案,開展趣味運動會、踏春健步行、萬米長跑、素質拓展等活動。
工業文化促進規範養成
平川以工業立區,煤、電、陶瓷等行業領域在長期發展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工業文化成果,如「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精細化管理」等。將工業文化引入檢察制度建設,為權責明晰、制約有力、運行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提供了充分借鑑。
為更好地體會工業文化先進理念,該院組織全體幹警赴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靖遠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就隊伍精細化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進行參觀學習,邀請全國勞動模範來院作「堅守與奉獻」先進事跡報告。同時,該院汲取企業管理經驗,引入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規範和素養為內容的6S管理模式,讓幹警通過整理、清掃使辦公物品擺放有序,文件材料歸納整齊,形成自覺按規範辦事的習慣。
檢察藍創一流業績
藍色,是檢察工作永恆的主色調。平川區檢察院緊緊圍繞最高檢、省市院檢察改革的要求,選定刑事檢察降低「案-件比」,民事檢察提高監督精準性,行政檢察強化「線索意識」,公益訴訟檢察開展「等」外探索四個方面樹立亮點品牌,創新工作方式回應社會需求,讓人民群眾在檢察機關參與創造的安全穩定社會環境、公平正義法治環境中更有獲得感和安全感。
該院建成省內首家12309檢察服務中心,安裝遠程提訊視頻系統,辦理了全省首例財產刑執行監督案件,開展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其控申接訪大廳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派駐看守所檢察室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派駐監管場所一級規範化檢察室」。正義的理想要用忠誠去鐫刻,理想的實現要靠實幹去獲得,平川檢察人用檢察藍為這幅正義畫卷填上一抹濃厚的底色。
「黑煤」精神引領擔當奉獻
平川境內有省屬大型企業靖煤集團,全區煤炭產量超過1000萬噸,隴上精品——晶虹煤更是暢銷中外。「鑿開餛飩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煤炭是黑色的,卻蘊藏了無盡之熱力,正像我們深藏的情義。」據該院副檢察長高興明介紹,平川區檢察院將「黑煤」精神植入檢察文化建設,積極打造幹警成長成才平臺:組織「道德講堂」「經典誦讀」「我是文化建設講解員」等活動,讓幹警演說交流體悟,提升其綜合能力;以領導幹部上講臺、公訴微講堂等形式,創造學習交流平臺,在全院形成以講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開展學唱院歌、自編自演文化情景劇、參加鍋莊舞大賽等文體活動,提高幹警職業榮譽感,增強隊伍凝聚力。(檢察日報 顏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