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教育孩子從點滴做起,領著孩子出去放風箏,也是有很大學問的

2020-12-14 立哥說教育

教育孩子只做正確的事情。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家長朋友,教育孩子是門學問,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來任由我們的性子來管教孩子。

上一個星期天。我去濱河公園散步。在公園看見有一位媽媽,帶著八九歲大的男孩兒在公園放風箏。媽媽之前先給孩子交代了風箏該怎麼放?告訴孩子當風箏飛到一定高度以後,就不要再跑了。然後緩慢地抖抖繩子,讓風把風箏吹了起來就可以,孩子聽得也很認真。

然後媽媽雙手把風箏高高舉過頭頂。對孩子說:「開始向遠處跑。」孩子立馬像一頭小鹿一樣,歡快地向前奔跑起來。這時風箏搖搖晃晃地升上了天空。借著風勢轉眼間升高到了十多米高處。孩子看風箏飛起來了,非常高興就一直向前跑。這時媽媽跟在後面喊:別跑啦,放繩子。」可是這時候孩子玩兒得正高興。全然忘記了母親的交代。

孩子蹦蹦跳跳地往前跑,到了廣場盡頭。這時候前面已經沒有路了,可是他又不想讓風箏落下來。於是扭頭又往回跑。風向的改變使風箏很快落到地上。然而孩子這時候就一心想讓風箏飛起來,頭也不回在地上拖著風箏一直往回跑。當跑到他母親面前時,孩子額頭上已微微出汗。這位母親見孩子跑回來,厲聲地訓斥道:你怎麼不聽我的話,我之前是怎麼交代你的,你為什麼不放繩子?我交代你那麼多。你為什麼不照著做?風箏都拖到地下你還跑,把風箏拉壞了怎麼辦?

孩子本來跑得都氣喘籲籲,非常高興。聽到母親的訓斥,孩子的興奮勁高興勁兒一下就蕩然無存了。也不知道如何和母親辯解,站在那裡很迷茫地看著母親。

我看到這裡很為孩子叫屈。同時也為這位母親的教育方法感到痛心。

家長教育孩子幫助孩子立一個長遠的大目標。比如成人成才。這可能要10年或者20年的時間。可是平時會有小目標,比如說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出來放風箏。她可能有兩個目標。

一、今天要把風箏放飛起來,讓孩子學會放風箏。如果是這樣子,就應該讓孩子來舉起風箏,母親把風箏放起來以後,再交給孩子。

二、今天就是帶孩子出來開心遊玩兒,增強親子關係。可這位母親的做法卻違背了初衷。

當看見孩子像小鹿一樣在奔跑,在跳跳躍躍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孩子的開心和快樂。這時候,我們帶孩子出來玩的目的就達到了。關於風箏沒有放起來,風箏拖到地上。這位母親大可不必為此大呼小叫的。

如果換做是我。我會等孩子跑回來以後,會誇讚孩子:「好孩子,好樣的!剛才風箏飛得真高。累了吧,咱們歇會兒再接著放」。

通過這個案例,幫助家長分析。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總是對孩子要求太過嚴格。不允許孩子犯一丁點的錯誤。孩子有點兒錯誤,馬上上綱上線對孩子加以指責。如果長期以往,孩子會產生自卑、膽小的性格。以後辦事也會唯唯諾諾的。這對孩子的心理危害相當大。

今天只是說個放風箏的案例。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所有的言行舉止,說話語氣都要為了這個目標服務。而不要發洩自己的情緒。當父母發洩情緒的時候。孩子他不知道怎麼處理,內心會很無助,還會模仿。等到孩子能力強大以後,他也會發洩情緒。這就是很多孩子,進入叛逆期以後脾氣暴躁,不尊重父母的原因之所在。

今天就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還有一定道理。請評論轉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天氣好了帶孩子出去放風箏,這些準備要做好
    進入4月份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的變暖,加上國內疫情的不斷利好,很多家長就開始考慮帶孩子外出了,因為不能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所以出去找個空曠的地方放風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帶孩子外出放風箏之前,這些準備還是要做好的。
  • 7歲男孩放個風箏離奇失蹤,在池州帶孩子放風箏,一定要注意這些
    到達現場後,牛隊長指揮隊員撐船下河利用聲納進行掃描,從孩子放風箏位置向下遊掃描大約10公裡,歷時4個小時,並未發現疑似點。「在孩子丟失的河灘上,一側是黃河,一側是馬路。到底孩子會去哪裡呢?如果掉進河裡,被漩渦衝走,河裡有清泥沙的船,應該會被注意到。」孩子的家屬認為,7歲的帥達被拐走的可能性比較大。
  • 父母帶孩子放風箏時一定要注意
    每年到了三到四月的時候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這個時候的天氣很適宜人們在戶外活動,而且這個時候北方的風特別大,人們往往習慣帶著孩子出來放風箏,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放風箏時一旦疏忽就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那麼放風箏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險,我們做父母的又該怎樣避免這類事故發生呢?
  • 教育小故事:飛得更高的風箏
    星期天,我們全家一起出去放風箏。我們來到一片開闊的田野,爸爸拿出老鷹風箏,自己拿著風箏線,讓我和媽媽兩人舉起風箏,爸爸大聲喊道:「等我跑起來,你們一起鬆開風箏。」爸爸跑起來了,我和媽媽跟了幾步瞬間同時鬆開手,風箏離開我和媽媽的雙手之後慢慢飛起來了。
  • 一個風箏毀了幸福的四口之家,放風箏的這些事故,有娃的都該警惕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隨著氣溫逐漸上升,很多孩子期待的春遊也被安排上了日程,遠的地方不能去,但是陪著孩子放風箏的時間還是有的,可是就在前幾天,吉林德惠市卻因為風箏發生了一場家庭悲劇。
  • 河南兩姐弟出門放風箏,7歲男孩失蹤!家人:我寧願孩子是被拐了
    三月草長鶯飛,正是很多人出遊的時候,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原因,導致更多人想要出去透透風,尤其是一些小孩子們,早已經在家待不住了。他們的父親在蘆崗鄉馬佔村開有一個服裝廠,不上學的時候,帥達總是跟家人在廠裡。馬佔村離黃河很近,因為天氣很暖和,還沒開學的楊帥達還和姐姐到黃河邊上玩耍。楊帥達姐姐說,3月15日下午,因為天氣不錯,弟弟在家比較無聊,一直吵著我要出來放風箏,於是一直疼愛楊帥達的姐姐一起到離家不遠的黃河邊放風箏。當時姐姐因為有些事就一直在看手機,大概也就是3分鐘左右的時間。
  • 孩子放風箏需謹慎,3歲女童被風箏纏裹,飛上20米高空達30秒
    而9月份家長們日常帶孩子進行的活動之一就是放風箏,這個季節風通常會比較大很適合放風箏,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孩子放風箏也可能會造成危險,家長一定要注意一些。臺灣省就曾有一名3歲女童在放風箏時出現意外:當時正是臺灣的風箏集會,很多大型風箏都被人群一放飛,而這個女孩卻被風箏所纏裹,隨著風箏一起飛到了20米的高空中,直到30多秒之後風力減弱,孩子高度降低,才被人們所救下。
  •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以給孩子看這四類繪本,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有給孩子看的繪本啊、童話書啊、漫畫啊之類的,有的單純是為了讓孩子娛樂一下,有的是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有的是因為書中有很多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知識,可以讓孩子根據繪本中的人物學習行為習慣等等。
  • 「外面的世界很大!」教育幫扶讓更多孩子走出了大山……
    近年來,為了幫助更多大涼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樂山市帶著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和誠意攜手大涼山的美姑縣,共同推進教育協同發展。從學校結對共建到教師交流培訓再到學生異地培養,教育幫扶為大山裡更多的孩子插上了知識尋夢的翅膀。
  • 近日發生風箏線「割喉」事件,讓孩子小心這個「空中殺手」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和孩子,外出遊玩時務必小心這個「空中殺手」。謝先生騎著摩託車經過北京某公園附近路段時,突然感覺有東西剮到了頭盔。他趕緊剎車,隨後感到頸部傳來一陣劇痛,一根緊繃的風箏線順著頭盔滑下來,勒在他的脖子上。
  • 1-3歲孩子最需要玩得5類遊戲,對大腦發育很有很大幫助
    家長可以在平時和孩子玩一些簡單的拋接球遊戲,也可以把孩子領出去,讓他跟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耍,跑跳也是很好的運動。這樣不僅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還能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進而提高孩子的情商。精細的動作遊戲就是繪畫、抓握這種能夠鍛鍊手部靈活度的活動,除了通過這些遊戲幫助孩子進行事物探索之外,還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度和耐心,另外繪畫還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創造能力,拓寬孩子的想像力,達到訓練開放性思維的目的。
  • 幫助孩子了解四季的變化
    家長們可以趁此機會,向孩子介紹新年的種種,並概括地介紹中國的風俗習慣與外國有何不同。 在欣賞完漂亮的掛曆後,接下來,按照掛曆的時間順序,記下了瑪蒂娜和讓生活中種種有趣的點滴,例如新年的禮物、雪中餵小鳥、摘櫻桃......家長們除了教孩子仿效這種方法之外,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設計製作一份掛曆,藉此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 9歲男童放風箏掉進深井,雙腿劈叉被卡住,消防員下井營救
    現在正值春天,最近很多地區的天氣很好,很多人會選擇外出遊玩,放風箏是不少人會選擇的一項活動,很多家庭會帶著孩子一起春遊,但是在玩樂的時候可要小心了,在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一名9歲左右的小男孩放風箏沒注意,不小心掉到了深井中,這口井的深度大約有9米,而且裡面還有積水,小男孩自己雙腿呈劈叉的姿勢
  • 寒假來了,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交到家長手中,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好孩子的寒假教育呢?讓孩子過一個充實、快樂而有意義的寒假。第1項:教育孩子增強安全意識做好孩子的寒假教育,首先就得從安全教育做起,學校也會結合一些具體的注意事項,從孩子寒假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滑,防溺水安全,交往安全,飲食安全,居家安全等。也會給家長提出防範措施。
  • 夢見放風箏什麼意思 夢見放風箏是家破人亡的意思麼
    夢見放風箏什麼意思 夢見放風箏是家破人亡的意思麼男性夢見放風箏,表明會破財。女性夢見放風箏,暗示自己喜愛的人老是花心。夢見放風箏,暗示預訂的計劃會落空,生意受大虧。夢見放風箏,表示預訂的計劃會落空,生意受大虧。
  • 春暖花開 童夢飛翔 ——濟南市興濟小學附屬幼兒園組織「放風箏...
    春暖花開 童夢飛翔 ——濟南市興濟小學附屬幼兒園組織「放風箏、追夢想」活動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為提升幼兒動手能力,增加戶外活動鍛鍊的機會,經過精心準備,2017年3月20日晨間,濟南市興濟小學國韻二班的老師們帶領小朋友,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放風箏、追夢想」活動。
  • 《教育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律、自立、自學的孩子?
    這位家長的做法得到了很多家長共鳴,也引發了大家對老師這一職業的聲討,認為現在老師讓家長改作業是失職的表現……其實,在教育追求「高素質、高成績」的今天,無論是家長和老師,壓力都很大,都有這樣崩潰的時刻。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做好教育?怎樣才能做好教學?
  • 建議把放暑假的孩子帶在身邊,去感悟孩子的成長,糾正不良惡習
    農村小孩教育孩子的壞脾氣是怎麼養成的老張家有一個孫女,她的爸爸媽媽都出去務工了,把這個女兒就丟他們二老了。孫女也在讀二年級了,但是說老實話,他們孫女的脾氣真的很差,因為是隔親帶孩子,二老平常都不怎麼捨得打孩子,老是慣著她,想要什麼都給她買,如果得不到就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都有。有時候你訓斥她的時候,這可厲害了她還要跟她奶奶對吼,更甚者都要動手了,怎麼小的孩子,你說將來長大可怎麼辦。
  • 風箏掛上高壓線,夫妻取風箏雙雙受電擊被截肢!
    4月2號,家住德惠市天台鎮的一對夫妻陪著兩個孩子放風箏,然而風箏卻掛在了高壓線上,孩子哭鬧不止,夫妻倆無奈用木桿子去取風箏。結果兩人都被高壓電擊傷,經過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雙雙被截肢。我國《電力設施保護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架空電力線路導線兩側各300米的區域內放風箏。
  • 孩子的壞習慣是看動畫片學的?用「快樂方式」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即肯又否的,動畫片裡有容易讓孩子養成壞習慣的東西,那我們就尋找能夠克制這些壞習慣的東西,來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老話常說細節可以決定成敗,而習慣又會決定未來,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