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外部形勢的風雲變幻,中國與俄羅斯的共同利益愈發重要,兩國間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合作也越來越頻繁。12月22日,中俄兩國空軍為亞太地區組織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方派出了4架轟-6K轟炸機,與俄方2架圖-95轟炸機組成聯合編隊,位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飛行期間,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
不過,儘管中俄轟炸機編隊的航線"很守規矩",但某些周邊國家似乎還是感到了相當程度的不安,進行了"緊急應對"。聯合巡航途中,中俄轟炸機編隊遭遇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的跟蹤拍攝,以及韓國空軍戰鬥機的警戒與監視。為了保證安全,俄空天軍的蘇-35重型戰鬥機為轟炸機編隊提供護航,俄軍蘇-35與解放軍的轟-6K難得來了一次"同框"。
事實上,若仔細觀察一下來自日本的"御用攝影師"拍到的相關照片,我們不難發現一點,即轟-6K轟炸機的翼下掛架"空空如也",既沒有掛載對陸巡航飛彈,也沒有掛任何電子戰吊艙,難得表現得"乾乾淨淨"。對於此事,或許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
一方面,這是為了減輕飛行重量與阻力。我們知道,與俄空天軍出動的圖-95不同,我們的轟-6K並非一款戰略轟炸機,在航程方面遜於圖-95。因此,為了保證編隊巡航的完整性與持久性,轟-6K才沒有攜掛任何裝備,通過減重與減阻來延伸航程。
第二個方面,解放軍此舉或也是對外釋放"無敵意"信號。畢竟,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且不針對第三方。既然是例行性訓練,自然也不需要對外展現出多大的敵意,"懂的人"能看懂就行。
第三,避免相關裝備信息洩露。一次不針對第三方的聯合巡航,中俄兩軍只要達到熟悉航線、熟悉編隊協調,以及實現通訊無障礙等目標,就算是一次成功的訓練,與美國曾用B-52戰略轟炸機對俄沿海目標進行模擬核突擊的演練,性質截然不同。既然如此,出於保密需要,也沒必要把一些"家底"都亮出來。反正轟-6K能發射KD-20遠程巡航飛彈,前不久還曝出了疑似掛載高超音速滑翔彈的照片,這些我們自己心裡有數就行。
其實對於這次中俄轟炸機群聯合巡航,沿途的韓國和日本等國理應感到慶幸才對。原因很簡單,機群中出現的轟-6K轟炸機、圖-95轟炸機、蘇-35戰鬥機和A-50U預警機,無一是隱身飛機。換句話說,中國和俄羅斯也壓根沒有隱藏蹤跡的意思,大大方方地訓練,大大方方地展示。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亮出來"的戰略巡航並不值得過分憂慮,不做虧心事的人,壓根不會感到擔憂。某些反應激烈的國家其實該想想,待未來傳聞已久的中國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成軍後,萬一某天解放軍用"轟20+殲20"的組合飛一圈,這些國家的雷達還能保證發現和實時監控嗎?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帶有實戰威懾味道的戰略巡航。屆時,估計一些國家連害怕的機會都沒有,只有事後中方主動公開照片,它們才會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