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諾島,義大利語中叫Burano,在威尼斯的東北部,是個寧靜安詳的漁港,島上的房子都被刷成了鮮豔的彩色。
據說,島上的地方政府要求當地居民每年刷一次房子的外牆,所以居民們用五顏六色的顏色來粉刷他們小巧精緻的房子。色島的每個相鄰的房子都有不同的顏色。這些五彩繽紛的房子一個個形成了彩虹般的小巷,在清澈的河曲中延伸。同樣顏色鮮豔的船靜靜地停在河邊。因此,這個島更有名:彩色島。
像童話版的威尼斯一樣,布裡亞諾比威尼斯更簡單、更和平、更快樂。
布拉諾島是瀉湖群島中最美麗的一座,教堂塔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分辨出來。島上人口稠密,水路兩旁都有彩繪房屋,包括著名的北皮大廈。在整個島上,巴爾達薩萊加魯皮大街被命名為紀念著名作曲家布拉諾。這條街上有一個歷史悠久的魚市。露天攤位出售各種魚類。
島上的人們似乎有一種悠閒的心情。他們精心布置了面向太陽的小地方,簡單到白色窗臺上的花盆,海風中飄動的窗簾,五顏六色的木門上掛著的裝飾品,都是自己做的,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島民是漁民的後代。當地的手工蕾絲和紡紗產品,如穆拉諾穆拉諾的彩繪玻璃,都是威尼斯的手工藝品。
色彩賦予布拉諾耀眼的美感,蕾絲則使布拉諾擁有柔美的情懷,布拉諾有一個更具詩意的名字——蕾絲島。
布拉諾有一個關於蕾絲的美麗故事。島上的漁民每次出海捕魚,都會想念丈夫的妻子。他們很無聊。他們來圍坐,模仿漁網。他們用棉線編織相似的織物,並在衣服的邊上裝飾。他們希望一直與丈夫有精神上的聯繫。因為編織的每一針每一根線都承載著思念,粗糙的漁網演變成了華麗的蕾絲。
技術代代相傳。數百年的技術造就了布拉諾獨特的立體編織眼花邊。到了16世紀,布拉諾蕾絲已經成為歐洲王室的皇室物品:路易十五、維多利亞女王、瑪麗皇后等,他們都把蕾絲當作中國服裝上的重要裝飾。當時,島上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織花邊。因為蕾絲,小布拉諾會在歐洲出名。
從此,以蕾絲織品為主的手工產品逐漸成為蕾絲島居民收入的來源,也逐漸打破了布拉諾單純靠漁業維生的局面。慢慢地,布拉諾的手工蕾絲就與穆拉諾島的彩繪玻璃一樣,共同造就了手工之城威尼斯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