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11:10:01
魁山腳下,凱江河畔,「黃繼光紀念館」即坐落在四川省中江縣縣城中。
走進紀念館,高臺上屹立的這座雕塑展現了英雄撲向敵人機槍口一剎那間的英姿,把一名偉大戰士的瞬間刻鑿成了永恆。1952年10月20日,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機槍口,用生命為戰友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21歲,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黃繼光侄子 黃擁軍
中江縣1962年組建新館的時候,就由我奶奶通過四川省一位畫家對他的畫像進行了進一步的確認。當時奶奶還拿著鉛筆對這個像,哪個地方不對,眉毛這裡還有點細,補粗一點,然後臉旁這邊稍微向上一點,窩下面稍微窄一點,等等一系列,對臉的各方面進行了最後的確認。這個畫像也經過了幾次修改,一次修改,二次修改,三次修改,第三次修改後就是由奶奶親自修改,前面就坐著我的父親黃繼恕,也就是黃繼光的親弟弟,以這個模版來進行最後的定稿。奶奶最後也是飽含熱淚,畫出來以後,她就捧著這幅像說,太像了,太像了,這就是我的光兒。
作為「黃繼光紀念館」的一名工作人員,黃擁軍在這裡主要負責陳列布展,希望代代相傳,讓黃繼光的英雄事跡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激勵後人。
黃繼光侄子 黃擁軍
我現在主要在黃繼光紀念館從事陳列布展工作,當然這份工作我感到非常地榮耀,每一張照片、每一件物品我都會把它擺放好,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更好的傳承,讓更多的觀眾來館以後,學習精神,學習英雄,學習黃繼光。
「黃繼光紀念館」分為5個陳列室,通過500餘件實物、圖片、組畫和模型展出黃繼光的生平、事跡、遺物,全面展現了黃繼光從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成長為特級英雄的光輝歷程,從飽含深情的書信到千瘡百孔的棉衣,無不展現英雄的家國情懷。
黃繼光紀念館解說員 曾欣
我們可以看到展櫃中有一封當年黃繼光烈士寄給他母親的家書,由於年代久遠,字跡比較模糊了,但是看得最清楚、也是最令人動容的一句話就是不立功不下戰場。由於當年黃繼光烈士家境貧寒,他們一家人都是不識字的,黃繼光烈士寄回來的這封家書是黃繼光烈士的戰友給他代筆而來的這封家書。
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參觀者來到這裡重溫英雄的事跡,感悟不怕犧牲、爭取勝利的偉大精神。
參觀者 劉異
是第一次到黃繼光紀念館來,黃繼光的英雄主義精神確實在抗美援朝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對我們現在來說,鼓勵作用,(參與)我們祖國的建設,走向更加美好。
在新時代,英雄精神更迸發出無窮的力量。2011年,四川省中江中學校高2012級8班被命名為「黃繼光班」,延續至今。黃繼光的一座雕塑屹立校園,目睹著家鄉的變遷,更見證著新生力量的成長。
四川省中江中學校教師 鄒紅軍
學習黃繼光的感人事跡,大家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走近英雄,體悟英雄的平凡與非凡,更加珍愛今天的幸福生活,踏著先輩的足跡,讓繼光精神代代相傳。我們也不斷地通過各種活動努力地學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英雄故裡增光添彩。
四川省中江中學校「黃繼光班」學生 吳金垚
作為黃繼光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驕傲,黃繼光精神是一種不怕犧牲、為國奉獻的英雄主義精神。我將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弘揚並踐行黃繼光精神。
新華社記者楊華、劉海四川德陽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