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騰訊智慧峰會9月12日在北京舉辦,貓眼電影CEO鄭志昊在峰會主題演講中分享了貓眼電影與嘉映影業合作,成功協助《使徒行者》成為暑期檔最強黑馬片的故事。
《使徒行者》原本是一部2014年TVB年度熱播劇,當這部影片改編成電影版的時候,也面臨各種挑戰。業內從業者與觀眾對這部影片上映後票房預期普遍持觀望態度。儘管《使徒行者》出品方和主發行方嘉映影業對這部影片的質量非常有信心,但對這部片的票房預期一開始也在3億左右。
貓眼作為《使徒行者》的聯合發行方,承擔了這部影片的一大部分宣發工作。通過貓眼大數據分析,貓眼為這部影片繪製出用戶畫像,該片目標觀眾應該主要是21-30歲男性人群;其中,就用戶的職業分布情況來看,從事商業服務、建築地產、工程製造業從業者偏好指數列居前三;同時,對這部影片的熱度分析,貓眼發現在佛山、東莞、廣州、深圳等東南部地區城市對這類香港動作警匪片的熱度非常高,北方城市則熱度較低。
因此,根據基於大數據平臺的用戶分析和地區熱度分析,貓眼為《使徒行者》提供營銷建議,制定了針對不同受眾的個性化營銷方案:針對原TVB劇版粉絲,應該主打故事升級,突出劇情反轉和燒腦特色;針對年輕男性觀眾,應該突出美女臥底、顏值擔當特徵;針對古天樂和張家輝的明星粉絲,則突出偶像正反派大PK、兄弟情義等特徵;有效協助片方展開營銷策略的制訂。
在《使徒行者》定檔後,貓眼充分利用其作為千禧一代最喜愛的電影消費和媒體信息平臺的優勢,通過媒體採編團隊的PGC內容和用戶UGC影評,來強化這部影片的賣點,刺激觀眾觀影動機,直接提升購票轉化率。在影片上映期間貓眼平臺上推出一系列主題內容報導,單篇閱讀量高達5~7萬,引發了用戶密切互動和熱烈討論。不少看過電影的影迷,更是在貓眼電影影片評論區積極留言、參與討論,使評論區成為影片口碑擴散的重要發源地,引爆觀影潮流,帶來首周末超過30%的上座率。
在電影發行過程中,貓眼根據大數據分析得出的影片熱度區域分布,與金逸、橫店、CGV等十餘條院線以及數百家單體影城合作,重點在西南部區域城市進行了集中的宣發資源投放,進行針對性的地面宣傳。同時在這些地區,積極為《使徒行者》爭取排片空間,最終使得影片上映首日就超出嘉映影業的排片預期,達到了近30%的排片率,並且在上映後一周內持續保持20%以上的排片率,這為《使徒行者》後續票房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終,在貓眼和嘉映、華夏等幾家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下,《使徒行者》自上映之日起連續12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上映28天票房累計超過6億,成為暑期檔最亮眼的一匹黑馬。
鄭志昊在演講中指出,貓眼現在擁有億級用戶量、幾十億訪問量、億級訂單量,沉澱了海量的大數據,貓眼可以基於1.2億用戶購票行為的用戶數據去做用戶畫像分析,對用戶年齡、性別、消費偏好、觀影傾向、地域屬性等數據作出分析,得出千人千面的用戶畫像,可以做到精確的用戶識別,幫助片方實現精準營銷。
大數據可以應用在電影營銷全流程,如試映、營銷計劃制訂、點映、路演、宣傳、排片等各個環節,更進一步提升電影宣發效率,幫助片方和優秀影片取得票房成功。
今年暑期檔貓眼電影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共5部,均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成績,其中《大魚海棠》票房6.03億、《寒戰2》票房6.78億、《使徒行者》票房6億、《賞金獵人》票房2.13億、《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票房1.03億,票房共計22億,平均單片票房產值達4.4億,是業內最高的。鄭志昊表示,只有幫助影片和片方取得成功,貓眼才有價值。
貓眼現在服務1.2億購票用戶、覆蓋接近40%市場份額、並在業內率先盈利,鄭志昊認為,能做到這一點根本上是由於貓眼敢于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敢于堅持深入到產業鏈裡面做一些苦逼的事情,積極為行業創造價值。他相信,只有成就行業、成就合作夥伴,才能成就貓眼自己。
(原標題:貓眼CEO鄭志昊:《使徒行者》如何從黑馬成為爆款)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